肛痈
什么是肛痈?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医称为肛痈。因发病部位不同,名称各异,如生于直肠末端称为脏毒;生于尾骨前长强穴处称为涌泉疽。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起病急骤、肛门烧灼痛或跳痛,疼痛剧烈,排便或行走时加重,少数有排尿困难。可伴有发冷、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肛门周围有硬结或肿块,局部温度增高、压痛或有波动。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以20~40岁居多,婴幼儿也时有发生,男性多于女性。
疾病检查:
诊断 一、肛门旁皮下脓肿:发于肛门周围的皮下组织内,局部红肿热痛明显,成脓后按之应指,全身症状较轻。溃脓后易形成皮下肛瘘或低位瘘。 二、坐骨直肠窝脓肿:位于坐骨直肠窝内,初起觉肛门部坠胀微痛,逐渐全身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肛门胀痛加剧或跳痛,坐卧不安,患侧肛周皮肤微红肿,肛门指检患侧直肠壁饱满,压痛明显,可有波动感。 三、骨盆直肠间隙脓肿:位于提肛肌以上,腹膜反折以下,位置较深,局部症状不典型,仅觉肛门胀痛,全身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肛周皮肤多无明显红肿,肛们指检患侧直肠壁饱满、压痛及波动感,溃脓后多形成高位肛瘘。 四、直肠后间隙脓肿:部位较深,表现为直肠内坠胀痛,逐渐加重,全身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肛周皮肤无明显改变,肛门指检直肠后壁饱满,压痛或波动感。 鉴别诊断 肛周毛囊炎、疖肿病变在肛周皮肤或皮下,多由局部皮肤破损染毒所致,与肛窦无病理性联系,局部红肿热痛,肛门指检无异常发现,溃后不形成肛瘘。
疾病治疗: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治疗:明·薛已校注的《外科精要》中提出了治悬痈的原则和方法,即初起予以消散,成脓期予以托毒。明代以后许多医家作了多方面的探索,关于本病名称记载很多。明末清初用外治法治疗本病有三个特色,一是切开时十分重视保护肛门皮肉及功能,如清《辨证录》说:“肛门之肉,不比他处之肉,肛门之皮,不比他处之皮;此处之皮有纵有横,最难生合,况大便不时出入。”认为手术切开要审情而行,“刀针挂线切勿轻用。”二是指出了切开排脓的具体方法,如《医门补要·外症用刀针法》中记有“用响铜打的铍刀”和“火针”排脓的方法。三是广泛应用外用药,如《医门补要》说铍刀切开和火针烙开后,内插药捻,外贴膏药。
预防预后: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病因:早在《灵枢·痈疽》就有记载:“痈疽发于尻,名日锐疽,其状赤坚大,急治之,不治三十日死矣。”其后至宋·窦汉卿《疮疡全书》载有:“脏毒者,生于大肠尽处肛门是也,其势凶恶,皆喜怒不测,饮食不节,阴阳不调,脏腑不和,或房劳太过,或饮酽戾之酒或食五辛炙煿等味。蓄毒在内,流积为痈。”南宋末期,陈自明在《外科精要》(1263年)中记有:“谷道前后生痈,谓之悬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