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槽症
什么是干槽症
?
干槽症(dry socket)又称牙槽炎(alvcol。itis)、局限性骨炎(localized osteitis)、局限性骨髓炎(localized osteomyetitis)、纤维溶解性牙槽炎(fibrinolytic alveolitis)等等。实质上是拔牙后的骨创感染,主要发生在下颌智齿拔除术后。其发生率依次为:下颌智齿、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其他牙齿少见。组织病理学的主要表现为牙槽窝骨壁的骨炎或轻微的局限性骨髓炎。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诊断要点 1,牙拔除后3~4 d出现拔牙处持续性疼痛,并可放射至同侧耳颞头部。 2,检查见拔牙窝空虚,可探及粗糙骨面,窝内多存有腐败、恶臭的分泌物。 鉴别诊断 (一)拔牙术后反应性疼痛 下颌阻生智齿的拔除往往比较困难,多需切开粘骨膜、去骨、劈牙等创伤较大的操作,故术后反应性疼痛较多见,多出现在术后当天或术后1~2 d内,使用止痛药有效,随时间推移症状逐渐减轻,检查时也无拔牙窝空虚、无腐败性分泌物及臭味,可与干槽症相鉴别。 (二)第二磨牙急性牙髓炎 由于阻生智齿的存在,常引起邻牙的龋坏,有时患牙的龋洞已接近穿髓,智齿拔除后龋洞直接暴露于口腔,受食物、温度变化等刺激,可引起急性牙髓炎发作。此时牙齿疼痛剧烈,且夜间痛、冷热刺激痛明显,检查可见第二磨牙远中有深龋洞,牙髓活力异常,冷热诊可激发疼痛。此症往往在第二磨牙开髓引流后,疼痛即缓解。 (三)咽颊前间隙感染 多在阻生智齿拔除后,发生于下颌磨牙后舌侧的感染,主要症状为开口受限及吞咽疼痛,检查可见拔牙创的舌侧黏膜红肿及压痛,下颌角前内侧有明显压痛。 (四)颞下颌关节损伤 由于下颌智齿拔除术操作复杂,张几时间长,加之劈牙、去骨等操作,易对颞下颌关节造成损伤。患者主要表现为耳前区疼痛,开闭口运动时疼痛加重,开口受限明显。咬牙合时关节疼痛明显,但与干槽症疼痛性质不同。
疾病治疗:
治疗原则与方案 1,外科治疗 清除牙槽窝内坏死组织,用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牙槽窝,擦干,填入碘仿纱条并固定7~10 d,达到隔离外界刺激,减轻疼痛,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的目的。为了减轻患者疼痛,上述操作应在阻滞麻醉下进行。 2,抗感染治疗 口服或肌注抗生素,使用止痛药及漱口液。
预防预后:
病因 (一)感染学说认为干槽症实质上为骨创感染,拔牙前口腔内有感染灶的患者,如有冠周炎、牙周炎等,拔牙后干槽症的发生率增加。多数学者认为干槽症是一种混合感染,厌氧菌起重要作用。 (二)创伤学说 有报道,拔牙困难者发生于槽症为23,5%,拔牙容易者几乎不发生于槽症。其发生机制为:创伤挤压牙槽骨壁,使受压处骨内血管血栓形成,导致牙槽窝内血凝块形成障碍;创伤使骨组织易发生继发感染;创伤产生的组织胺影响创口愈合;创伤使组织活化剂释放,导致血凝块中的纤维蛋白溶解等。 (三)解剖因素学说 下颌阻生齿拔除后,一般骨腔较大,血凝块不易充满、附着,因而增加了干槽症发生的机会。 (四)纤维蛋白溶解学说 拔牙时的创伤和感染,引起骨髓的局部炎症,使组织活化剂释放,导致血凝块中的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溶酶,使血凝块之纤维蛋白溶解并产生激肽,从而产生牙槽窝的剧烈疼痛。 (五)其他 当患有全身慢性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疲劳、月经期时,由于抗感染力低,干槽症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