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胃(中医)
什么是反胃(中医)
?
反胃又称‘胃反’、‘翻胃’,指谷食入胃,停而不化,终至反出的症状。其表现或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或食入一、二时而吐,或积至一昼夜而吐。(内经)尚未有反胃之名,然其在有关呕、吐、哕、膈等病症的论述中,即包括反胃一症。如“饮食入而还出”,“食啐时乃出”((灵枢·上膈));“盛满而上逆”((素问·脉解))等。(金匮要略)首载“胃反”症名。其后,历代医籍或称反胃,或称翻胃,名异实同。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鉴别】 常见证候 脾胃虚寒反胃:食入而反出,朝食鲁吐或善食朝吐,吐出不消化食物,脘腹胀满冷痛,食少便溏,体倦乏力,四肢欠温,少气懒言,面色咣白,舌淡苔白润。脉象浮涩或虚缓无力。 命门火衰反胃:朝食暮吐,甚则食下一日反出,完谷不化,饮食不下,泛吐清涎,澄沏清冷,形寒畏冷,腰膝冷痛。面浮足肿,腹胀飧泄,阳痿尿频,甚或二便不行,神疲欲寐,面色淡白,舌淡苔滑,脉微细沉迟。 寒饮内停反胃:胃反吐出宿谷及清水痰涎,或泛吐涎辣,脘痞少食,心悸头眩。或喘咳气逆,苔白滑腻,脉象弦滑。 痰气互结反胃:反胃吐出饮食痰涎。情志抑郁,烦躁喜怒,失眠多梦,胸膈痞满,脘腹胀满。呃逆暖气,大便不爽,舌苔白腻,脉象沉弦。 酒积湿热反胃:心中懊侬而热,愠愠欲吐。反胃吐出宿谷酸臭,头重身困。胸脘痞闷,口干而渴。小便黄赤,舌苔黄厚而腻,脉象滑数或满数。 瘀血阻滞反胃:食入格阻不化而反出,胸脘刺痛拒接。痛有定处,甚则吐血、便黑,大便结滞不爽,口燥咽干而渴,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象弦涩。 阴虚血燥反胃:食下涩滞,久而反出,口干心烦,心悸少寐,头晕目眩,腰痠耳鸣,形体赢瘦,肌肤枯燥,骨蒸盗汗,面色无华,大便燥结。舌红少苔。脉象细数。 气阴两虚反胃:食入反出,食欲不振,大便干结,心悸自汗,手足如灼,短气倦怠,唇干口燥。舌红无苔,或舌苔花剥,脉象虚细而数。 虫积反胃:反胃而心烦不宁,时作时止,食则吐蚘,甚则发生虫痛厥逆,面有虫斑,舌有大红点,脉乍大乍小。 鉴别分析 脾胃虚寒反胃与命门火衰反胃:二者皆属阳虚为患,然前者责之中焦脾胃,后者咎在下焦命门。脾胃虚寒反胃得之以生活调摄失慎,或忧思劳倦,或误行汗下等。损伤脾胃阳气。致使胃中虚冷,运化迟缓。水各停留不化,宿积盛满,上逆反出。故其辨证要点在于: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以吐出宿谷为快。并兼见脘腹满闷,食少便溏,面色咣白,体倦乏力,手足不温等症。舌淡苔白润,脉浮涩或虚缓无力,也属中气虚寒之象。治当温中健脾,和胃降逆,方用补气健运汤。命门火衰反胃,多由高年阳衰,或久病不复,脾肾阳虚所致。命门真火乃三焦气化之原,故命火衰微,必然以温煦生化作用不及为其病机之主导。釜底无薪,谷入不化,久而反出,甚则食下一昼夜而吐出,吐出物澄沏清冷。阳衰则阴盛,故兼见形寒畏冷,腰膝冷痛,面足浮肿。或飧泄尿频,或二便不行等症。神疲欲寐,脉微细沉迟,舌淡苔滑,亦属阳虚阴盛之征。病责肾阳虚衰,治当补火以生土,温阳以助运,方用六味回阳饮,或金匮肾气丸。 脾胃虚寒反胃与命门火衰反胃,皆属虚寒之证。然二者相较,前者病较轻浅而责在中阳不振,后者病较深重而在命门火衰。故(景岳全书·反胃)日:“虚在下焦而朝食兽吐或食入久而反出者,其贵在阴,非补命门以扶脾土之母,则火无以化,终无济也。” 寒饮内停匣胃与痰气互结反胃:二者皆以痰饮为患。然前者病起于阳不化水而津留为饮;后者病机在于气郁不行而液凝为痰。寒饮内停,困遏中阳,水谷不运,脘痞少食,胃反而吐出宿谷痰涎;饮耶中阻,冲激上逆,故有头眩、心悸、喘逆等兼症;饮为阴浊之邪,故舌苔白腻,脉象弦滑。治遵(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法,选用茯苓泽泻汤加减。痰气交阻反胃。病由郁怒难舒,气机郁滞,液凝为痰,痰气搏结,滞塞中道而成。其症吐出宿谷痰涎,胸膈痞满,呃逆暖气,大便不爽,其脉沉弦,舌苔白腻或滑为其辨证要点。痰气互结,气郁为本,故临床常表现出情怀舒畅则诸症转轻,优思恚怒则诸证加重的特点。治当以解郁化痰为法,方选香砂宽中丸。 酒积湿热反胃与瘀血留滞反胃、二者皆属实证。酒积湿热反胃,乃由酗酒无度,湿浊内生,蕴郁化热,困遏中焦,浊热熏蒸上逆所致,吐出宿谷酸臭为其主症特点。湿热郁蒸于内,胃失和降,故兼见心中懊侬而热,口干而渴,小便黄赤,胸脘痞满,身困头重,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湿热为病的重要特征。予清热利湿,解酒和胃为治,宜葛花解醒汤加减。瘀血反胃之本在于瘀阻胸脘,滞塞和降之机,食入不化,反胃吐出,甚则吐血、便血。瘀血留滞,故胸脘刺痛拒按,且有得暖稍缓,得寒加剧的特点。阴血不营,津不上承,故口咽干燥而渴,或但欲漱水不欲咽;血瘀肠燥,传导不利,故大便干燥而滞涩;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象弦涩,皆瘀血证的重要特征。治以活血化瘀,行气降逆为法,常选用桃核承气汤,韭汁为丸与服。 阴虚血燥反胃与气阴两虚反胃:皆属虚热证,为反胃重证。阴虚血燥反胃,病在下焦肝肾,多由房劳虚竭或恣食烈味,或忧思郁怒而至精血枯涸,谷道不润,食入不化,而致胃反,其主症特点为食下涩滞,久而反出,并兼见头晕目眩,口干心烦,心悸少寐,形体赢瘦。肌肤枯樯,大便燥结等阴血虚损、枯槁不荣的症状。阴血亏则热内生。故舌绛少苔,脉细数。临证辨治务在抓住引起阴血枯涸的病因、病机,干涩枯槁的病证特点,于泽枯润槁之治,常用通幽汤。气阴两虚胃反,多由热病之后。或久吐不愈,或误服温热燥烈药物,伤肺胃而耗气阴所致。胃液不足,犹釜中无水,难以熟谷,故令食入而反,食欲不振。气阴两虚,气不化液。故兼唇干口燥,大便干结,短气自汗,心悸少寐,舌红少苔或舌苔花剥,脉象虚细而数等症。治以益气养阴,降逆止呕,方用大半夏汤。 虫积反胃:虫于人体之中,固寒侵火迫则不安其位,蠢动上扰,胃失和降,食入反出,甚则吐蚘。心烦懊憹,时作时止,甚则发生虫痛而厥。(张氏医通·反胃)曰:“反胃而胸中嘈杂不宁,或作或止,其人懊憹,面上有白点者,作虫积治之。”常选用连梅安蛔汤或乌梅丸。 反胃、呕吐、噎膈三症,皆有吐出食物的症状,应予鉴别。反胃多属阳虚有寒,饮食不化,其主症特点为食尚能入而经久反出,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噎膈多系结气不舒,阴虚血燥,其圭症特点在于吞咽困难。饮食难下,随食随吐或食后徐徐吐出。反胃之治可补可温,其治犹易。噎膈之症。其治颇难。呕吐病在上脘,责之胃不受纳;反胃病在下脘。贵之脾不磨化。呕吐之症。实证居多,病发急暴,食入则吐。反胃之症,虚寒为主,病多缠绵。
疾病治疗:
【证治方药】 (一)脾胃虚寒 1,临床表现:食后脘腹胀满,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及清稀水液,吐尽始觉舒适,食少便溏,体倦乏力,四肢不温,少气懒言,面色苍白。舌淡,苔白滑,脉沉细无力。 2,病因病机:脾胃虚寒,胃中无火,失于腐熟通降之职,不能消化与排空,致成反胃。 3,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4,方剂:理中汤(《伤寒沦》)合香砂六君子汤(《时方歌括》)加减。 药物:党参10~15g,干姜5~10g,白术l0~15g,茯苓15g,姜半夏10g,陈皮5g,甘草5g,砂仁3~5g(后下),木香3~5g,丁香3g,白蔻仁3~5g(后下)。 方义:党参、千姜、白术、茯苓、甘草温中健脾,半夏、陈皮和胃,砂仁、木香理气,丁香、蔻仁降逆。 加减:呕吐甚者,加旋覆花、代赭石、块龙肝煎汤代水,降逆止呕;脘腹胀满疼痛者,加枳实、厚朴理气除满;呕吐清水稀涎,加吴茱萸、生姜降逆止呕。 5,变通法;亦可用丁香透膈散(《局方》),即丁香、木香,香附、砂仁、白蔻仁、人参、白术、麦芽、神曲,甘草,理气化湿、消食导滞为主,佐健脾益气。 (二)痰饮中阻 l,临床表现:经常脘腹胀满,食后尤甚,上腹或有积块,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并有痰涎水饮,或吐白津,眩晕,心下悸。舌苔白滑,脉弦滑。 2,病因病机:痰饮阻于中焦,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故胃气上逆而反胃。 3,治法:涤痰化饮,和中降逆。 4,方剂;茯苓泽泻汤(《金匮要略》)加枳术汤(《金匮要略》)加减。 药物:茯苓15~30g,泽泻10~15g,白术15g,枳实10g,桂枝10g,生姜5~10g,甘草5g,姜半夏15g。 方义:茯苓、白术、佳枝、甘草温中化饮;半夏、生姜和胃降逆;积实、白术为《金匮要略》治“心下坚。大如盘”。水饮所作之方,散结健脾。 加减:胃气虚者加党参。心下痞结者加砂仁、自蔻仁,吐涎沫者加吴萸。吐出痰涎如鸡蛋清者加党参,益智仁,偏寒者加干姜、细辛,偏热者加黄连,竹茹。 5,变通法:亦可用涤痰汤(《济生方》),即半夏、胆星、陈皮、枳实、茯苓、甘草等,以理气化痰为主,温中化饮作用不如上方。 (三)胃中积热 l,临床表现:食后脘腹胀满,朝食暮牡、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及混浊酸臭之稠液,便秘尿黄,心烦口渴。舌红于,苔黄,脉滑数。 2,病因病机: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胃中积热,浊气上逆,故吐出混浊酸臭之物。 3,治法:清热和胃,降逆止呕。 4,方剂:竹茹汤(《本事方》)加减。 药物:姜半夏l0~15g,陈皮5~10g,竹茹l0~15g,枇杷叶10g(去毛,包),炒山栀5~10g,枳实5g,厚朴5g,芦根30g。 方义:竹茹、山栀清胃热,半夏、陈皮和胃气,枳实、厚朴除痞满,枇杷叶、芦根有降逆作用。 加减: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后下)通下导浊;苔浊腻,脘痞者,加白蔻仁、槟榔理气导浊;口苦、舌红苔黄者,加黄连、黄芩泄胃热;舌红脉细数口干,阴亏者加麦冬、石斛养胃阴。 5,变通法:久吐伤津耗气,气阴两虚,可合大半夏汤(《金匮要略》),药用半夏、人参、白蜜。因酒食伤脾而反胃者,用葛花解醒汤(《兰室秘藏》),药用葛花、砂仁、白蔻仁、青陈皮、猪茯苓、泽泻、干姜、白术、木香、人参等。胃中湿热交阻,湿多于热,可用半夏泻心汤(《伤寒论》)加减,辛开苦泄,化湿清热,药用半夏、黄连、枳宴、竹茹、干姜、茯苓、黄芩等。 (四)痰瘀互结 1,临床表现:经常脘腹胀满,食后尤甚,上腹积块,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或吐黄水、褐色浊液,或吐血、便血,上腹胀满疼痛拒接,腹中包块坚硬,推之不移。舌质黯红,边尖有瘀点(斑),脉弦涩。 2,病因病机:痰湿久而不去,气机不畅,经脉不通,瘀血阻滞,痰瘀互结于上腹。 3,治法:活血化瘀,和胃降浊。 4,方剂;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台二陈汤(《局方》)。 药物:当归10g,川芎5~10g,桃仁10g,红花5~l0g,五灵脂10g,延胡索10g,赤芍10~15g,乌药10g,香附10g,枳壳5g,姜半夏10~15g。陈皮5~10g。 方义:川芎、当归、赤芍活血,桃仁、红花、五灵脂、延胡索化瘀止痛,乌药、香附、枳壳理气除满,半夏、陈皮和胃降浊。 加减:吐黄水、褐色浊液,或吐血、便血者,加降香、三七粉(冲)理气活血;上腹痛甚,加乳番、没药活血止痛;包块坚硬者,加三棱、莪术。逐瘀消瘸。 5,变通法:亦可用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两方相近。 (五)气阴两虚 1,临床表现:食欲不振,食入反出。手足灼热,心烦烘热,口干舌燥,短气倦怠,大便干,面色无华,舌红苔剥,脉细弱而数。 2,病因病机:久吐而耗气伤阴,气阴两虚。 3,治法:益气养阴,和胃降逆。 4、方剂:麦门冬汤(《金匮要略》)合旋覆代赭石汤(《伤寒论》)加减。 药物:旋覆花10g,代赭石10g,麦冬15~20g,北沙参15~20g,党参15g,姜半夏10~15g,生姜3~5g,甘草5g,大枣10枚,粳米1撮。 方义:麦冬、沙参养阴,党参益气,旋覆花、代赭石、半夏、生姜和胃降逆,甘草、大枣、粳米调中。 加减:有痰者加竹茹、竹沥(冲)清热止呕。口渴者加石斛、花粉养阴润燥,食入反出者加黄连、芦根清热生津。 5,变通法:亦可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合新订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 (六)脾肾阳虚 1,临床表现:食后脘腹胀满,饮食不下,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完谷不化,或泛吐清稀水液,神疲乏力,形寒肢冷,四肢不温,腰膝冷痛,面浮肢肿,大便溏,甚则二便不行。舌淡,苔滑,脉沉迟、微细。 2,病因病机;脾病及肾,火不生土,脾肾阳虚,阴寒内盛。 3,治法:温中益肾,补火生土。 4,方剂: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合理中丸(《伤寒论》)加减。 药物:淡附子5~10g,内桂3~5g,熟地10g,党参10~15g,干姜3~5g,白术10~15g,茯苓15g,泽泻10~15g,山萸肉10g。 方义:附子、肉桂补火温阳,熟地,萸肉益肾滋阴,党参、干姜、白术温中健脾,茯苓、泽泻利水消肿。 加减:泄泻者。加补骨脂、煨肉果、昊茱萸,或赤石脂、乌梅、五味子涩肠止泻;大便不行者,加肉苁蓉、当归润肠通便;脘腹胀满者,加砂仁、白蔻仁、草果理气除满, 5,变通法:可仿张景岳法,用六味回阳饮(《景岳全书》),药用人参、附子、炮姜、熟地、当归、甘草,温中益肾。 【医家经验】 金贵年用润下降逆法治幽门梗阻 处方:桃仁45g,杏仁、松子仁、当归、生赭石各30g,柏子仁、旋覆花、党参、半夏各15g,郁李仁10g,火麻仁60g,甘草6g,生姜3片,大枣3枚。 加减:气虚阳微者去党参,加红参或白参15g,黄芪30g;大便燥结如羊尿且色黑,十余日不下者,加熟大黄30g,芒硝10g,红花15g;气滞者加柴胡、沉香各l0g。 上方用水煎成200ml,每日分3次口服,日进1剂。服后一、二天内患者出现腹痛肠鸣,相继排便,第一次排出羊尿样粪便,第二排出稀粥样粪便,且量多有腐臭味,便后胃脘部轻松。继服上方减半量至吐止,便软时再进调理方。本症如反复发作,上方加减剂量可服2个月。[金贵年,润下降逆法治疗幽门梗阻的临床观察,中医杂志,1986,27(6):431] 【评述】 反胃一症,相当于幽门不全梗阻,以消化性溃疡引起者为多。常见有上腹部痞胀、胃痛、呕吐、宿食不化等。上腹部痞胀,以食后为甚,自觉进食后食物停滞,不向下行,早餐尚可,午餐后严重,晚餐后饱闷难忍。痞胀是胃内食物郁结发酵所致,为浊气阻滞而生。呕吐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为特征,多发生于晚餐之后,亦可发生于进食后1~2小时,呕吐量多,为积存在胃内的食物与胃液,甚而有隔宿食物残渣,呈腐臭气味,一般不含苦味胆汁,吐后舒适,应分析为脾胃虚寒、升降失司所致。宿食不化,表现为暧腐吞酸,暧气作馊腐味,认为是脾阳不振、痰湿交阻引起的症状。 中医药治疗幽门不全梗阻,可解除局部充血、水肿、痉挛,对幽门形成的瘢痕组织也能使其软化,达到开幽通结效果。根据传统方药经验,结合具体病理变化,可提高临床疗效。如局部炎症用黄连、蒲公英,水肿加茯苓、泽泻,痉挛用芍药、甘草。局部狭窄肿块加化瘀散结,如桃仁、红花、三棱、莪术、昆布、海藻等。如由肿瘤而引起者,常配伍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蜀羊泉等。 一般而言,反胃初期见单纯脾胃虚寒、痰饮中阻、胃中积热,治疗相对较为容易。若日久而虚实错杂、痰瘀互结,呈有形积块,则较难用中医药治愈,当根据具体情况,配合西医治疗或手术切除。
预防预后:
反胃的主要原因是脾胃虚寒,所谓“食久反出,是无火也”(《圣济总录·治反胃呕吐诸方》)。而气滞、血瘀、痰凝、热积又是常见的标实证型。久病脾胃,及于肾阳,火不生土,也是反胃的必然结果。近今医家通过大量临床证实,幽门不全梗阻相当于中医所谓的反胃,在治疗上已取得较显著的效果。 根据反胃的临床表现,以病程、症状、舌脉为依据,辨别正虚、邪盛的变化过程。凡病程较短、症状较轻,初期见脘腹痞满,以食后为甚,局部胀痛,暖腐吞酸,呕吐痰涎,苔薄腻,脉弦,全身情况佳,症状时轻时重的,多为邪盛而正气不衰的证候。凡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不愈,症状重,出现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不能食,形瘦面萎,乏力,口干,舌淡脉弱者,则为正气已衰、邪气尚盛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