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痒(中医)
什么是耳痒(中医)
?
耳郭、外耳道瘙痒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者,为耳痒。可发生于双侧耳郭或外耳道,亦有单侧发生者。本症的发生,可由肝胆风火燥热循经上扰,或血虚风燥、肾阴虚火而致,治宜分别予以清利湿热或养血祛风,同时配合外治、针灸,一般预后良好。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常见证候 风热湿毒耳痒:耳部作痒难忍,痒甚则耳廓周围皮肤发红灼热,时流黄水,甚则经久不愈,搔痒不止而出血,疼痛。小儿多有发热、烦躁等症状,舌苔黄腻,脉数有力。 血虚风燥耳痒:耳廓皮肤增厚,干裂,粗糙。作痒不止,有干痂和脱屑,伴见面黄肌瘦,食欲不振,身倦乏力,舌淡,脉虚细等。甚者可蔓延至外耳道。 脾虚湿浊耳痒:耳部湿痒,时轻时重,日久不愈,流水较多,伴面黄倦怠,食少便溏,舌边有齿痕,脉细弱。 肾虚火旺耳痒:外耳遭奇痒难忍,但耳廓可不痒。或流黄水,或如风吹,并时兼耳痛。着加搔抓刺激,则耳中结痂,粗糙干厚。常伴腰痠乏力,耳鸣眩晕。脉细数,舌质红。 鉴别分析 风热湿毒耳痒:因风热湿毒外邪蕴结于耳,气血郁滞不通所致。风盛则作痒不止,湿热甚则耳道潮湿、红热,时流黄水;火毒盛则发热、烦躁。治以祛风清热,除湿解毒,方用龙胆泻肝汤加防风、苍耳草、地肤子、白鲜皮。 血虚风燥耳痒;多由风热湿毒耳痒经久不已而致。风热湿毒久蕴,伤及气血脏腑,气虚血少,风燥自生,耳窍肌肤失养,局部干厚发裂粗糙,作痒不止,并有干痂脱屑。湿邪久困,影响脾胃功能。运化失司,生化无源,呵见面黄肌瘦,食欲不振,乏力,舌淡,脉虚细诸虚证。治以养血祛风,健脾和胃,方用四物汤合六君子汤加蝉衣、防风、地肤子等。 上述二证尚须采用外治法,前者以三黄洗剂或蒲公英煎水外搽,后者以三石散、碧玉散外搽为宜。 脾虚湿浊耳痒:由脾气虚弱,运化失健,清浊不分,湿浊之邪上犯耳窍,表现为日久不愈,湿烂明显。流水不易干燥。气虚不适故倦怠,食少,清气不升故便溏。治以益气健脾,利湿止痒。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肾虚火旺耳痒:由先天肾亏或劳伤肾元所致。肾开窍于耳,肾精虚亏,元气不足,阴虚火旺上抗干耳,故见耳内作痒不止。且火盛可致痛、流水,肾虚则腰酸乏力、耳鸣、眩晕、脉细数、舌红。治以补肾降火,方用六味地黄汤加麦冬、五味子、肉桂。 耳痒,多属风、火之证。风热湿毒为病则属实证,血虚风燥、脾虚湿浊、肾虚火旺所致者为虚证,或虚实挟杂。风热湿毒证除耳痒外,多见耳道潮湿、红热,局部症状较剧,且时发热烦群,脉数,苔黄腻,兼湿热之象。血虚风燥者则不然,其耳窍局部以干痂脱屑、皮肤干糙发裂为特征,见燥证表现,并有脾虚血少之虚象。脾虚湿浊以湿痒日久,水多清稀为特点,并兼气虚之征。肾虚火旺耳痒,一般耳廓局部外症表现不突出,除耳痒外。以肾虚火旺表现如腰膝乏力,脉细数,舌红等比较明显。
疾病治疗:
【证治方药】 (一)肝胆湿热 1,临床表现:耳郭瘙痒,周围皮肤发红,抓搔渗血而仍然瘙痒不止,耳多耵聍。心烦易怒,大便干,小便黄,口苦。舌红苜黄,脉弦数或精数。 2,病因病机:少阳之经循于耳,肝胆湿热部火循经上扰于耳,发为耳痒。 3,治法:清利肝胆湿热,祛风止痒。 4,方剂:龙胆泻肝场(《医宗金鉴》)加减。 药物:龙胆草10g,生地15g,黄芩15g,木通10g,泽泻10g,车前子10g(包),当归10g,柴胡5g,白鲜皮10g,苍耳草10g,菖蒲10g。 方义:龙胆草、黄芩清利肝胆,生地、当归和血凉血,木通、泽泻、车前子利湿泄热,白鲜皮、苍耳草祛风止痒,柴胡引经,菖蒲通窍。 加减:瘙痒难忍,渗血流水,血热甚者加丹皮、赤芍凉血;瘙痒不已加防风、荆芥穗祛风止痒。 5,变通法;若以风热燥火上扰为主,见耳痒、烦躁、咽痛、牙痛、脉浮数者,可见翘荷扬(《温病条辨》)合桑菊饮(《温病条辨》)加减,药用连翘、薄荷、山栀、桔梗、苦丁茶、夏枯草、白蒺藜、牛蒡子、菊花、桑叶、白鲜皮、荆芥等,疏风清热泻火。 (二)血虚风燥 1,临床表现:耳部瘙痒,经久不已,入夜尤甚,局部皮肤增厚、干燥皲裂,粗糙脱屑。舌淡红,脉虚数。 2,病因病机:耳痒日久,血虚生风,爆热内生而局部皮肤增厚脱屑。 3,治法:养血祛风,润燥清热。 4,方剂:四物汤(《局方》)合消风散(《外科正宗》)加减。 药物:生地15g。当归10g,川芎6g,赤芍15g,防风10g,蝉衣10g,荆芥10g,木通10g,白鲜皮10g,石菖蒲10g, 方义;生地、当归、川芎、赤芍养血凉血,防风、蝉衣、荆芥、白鲜皮接风止痒,术通、石菖蒲通耳开窍。 加减:湿热者加知母、黄柏、苦参、龙胆草清热燥湿。血热者加丹皮、紫草凉血。 5,变通法:若瘀血风燥者。用活血润燥生津汤(《医方集解》),药如生熟地、当归、白芍、天麦冬、瓜萎、红花、桃仁等。 (三)肾虚火旺 1,临床表现,外耳道奇痒难忍,但外耳郭不痒,局部结痂、粗糙、干燥增厚。腰酸乏力,耳鸣、耳痛。舌红,脉细数。 2,病因病机:肾开窍于耳。肾阴不足,虚火上炎,上扰于耳而致。 3,治法:滋肾阴,降虚火。 4,方剂:知柏地黄汤(《医宗金鉴》)加碱。 药物:知母10g,黄柏6~10g,生地15g,山萸肉10g,丹皮6~10g,茯苓10~15g。泽泻10g,木通6g,菖蒲10g。 方义:知母、黄柏、丹皮降虚火,生地、山萸滋肾阴,茯苓、泽泻利湿,木通、菖蒲通窍。 加减:痒甚者加白蒺藜、白鲜皮祛风利湿,耳鸣者加磁石、蝉衣重镇通窍。 5,变通法:可用大补阴丸(《丹溪心法》)合滋肾通关丸(《丹溪心法》)加减,药用知母、黄柏,生熟地、龟甲、肉桂等,方内有肉桂引火归原,龟甲滋阴潜阳,对虚火上越者更佳。 【针灸治疗】 (一)毫针法 取穴:翳风、耳九、风池为主,肝胆湿热加行间、侠溪,血虚风燥加曲池、血海,肾阴虚火加太溪、复溜。 方法:主穴毫针平补平泻,太溪、复溜用补法,行间、侠溪用泻法,曲池、血海平补平泻或泻法,留针30分钟。 疗程:日1次,5~7执为1疗程。 (二)耳穴埋丸法 取穴:神门、外耳,血虚风燥加耳尖、风溪,肝胆湿热加肝、胆。肾阴虚火加肾、内分泌。 方法:王不留行子敷贴固定,每日自行按压3次,每穴每次半分钟。 疗程;3天1次,5次为l疗程。 【外治法】 用三黄洗剂或蒲公英适量煎水,外搽局部。或炉甘石、煅石膏、赤石脂各l5g研末,甘油5ml,蒸馏水200ml,瓶中摇匀外用。 【评述】 本症与耳内流脓、耳部疼痛不同,仅有耳痒而无中耳、内耳病变。局部红肿瘙痒出血者,以湿热、风火而致者为实,治以清利湿热、疏风清热为主。若慢性反复不已,局部干糙粗厚或无外症可见者,大多以血虚、肾虚为主,当予养血、凉血或滋肾降火。但其中通耳窍之引经药和止痒药不可少。
预防预后:
耳痒是外耳道皮肤感觉神经受到轻微刺激发生的感觉。耳痒是外耳道皮肤病的主要症状,最多见于外耳湿疹。湿疹是由于受到由于化学物质、点耳药物或耳疖肿及中耳炎脓汗的刺激引起的,也和身体过敏反应有关。 (证治汇补)“寻常耳痒,有吼有火,易于调治。甚有耳痒不歇,挑剔出血,不能住手,此肾脏风毒上攻于耳,宜透水丹治之,并戒酒色膏梁厚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