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内流脓
什么是耳内流脓
?
耳内流脓,指耳膜穿孔、耳内流出脓液,色黄稠或清稀的临床表现。《肘后方》称为聘耳,后世又有脓耳、耳精、风耳、束耳、震耳等名称,是根据脓汁色质不同而不同的称谓。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实证以风热犯肺、肝胆温热所致,耳胀痛,鼓膜充血,脓黄量多。可见发热、头痛、鼻塞、流涕、面红目赤、口干苦等实热证象,应予疏风消热、清肝泻火。虚证以脾虚湿困、肾气不足而成,流脓清稀不止,鼓膜淡红,多无耳痛,可见头晕、耳鸣、疲乏、面色无华等虚象,应予以健脾利湿,补肾清热。
疾病治疗:
【证治方药】 (一)风热犯肺 1,临床表现:耳内疼痛胀闷,跳痛或锥刺状痛,耳鸣呈风声或隆隆声,听力减遇,鼓膜充血肿胀,向外膨隆或穿孔,流出粘稠样分泌物色黄。可伴头痛,鼻塞、流涕,咳嗽。舌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数。 2,病因病机:风热外侵,肺气失宣,循肺络上扰耳窍而致。 3、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开窍。 4,方剂:苍耳子散(《济生方》)合桑菊饮(《温病条辨》),加减。 药物;苍耳子10g,白芷10g,薄荷6g(后下),辛夷10g,桑叶10g,菊花10g,桔梗10g,连翘10g。 方义:桑叶、菊花、薄荷、连翘疏风清热,苍耳子、白芷、桔梗通窍止痛。 加减:热象重加山栀、银花、黄芩,发热加石膏、知母清热。鼓膜红肿膨隆,脓欲外出者,加丹皮、僵蚕、车前草,凉血祛风利湿。 5,变通法:可用辛夷清肺饮(《医宗金鉴》),用石膏、知母、黄芩、山栀、升麻、辛夷清热通窍。 (二)肝胆湿热 1,临床表现:耳中跳痛,流脓血或黄脓量多,时臭味,耳鸣声响,听力减退,鼓膜充血、穿孔。发热、头痛,烦躁,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2,病因病机:湿热循经上扰,搏结化腐成脓,流出耳道。 3,治法:清利湿热。 4,方剂: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加减。 药物:龙胆草10g,黄芩15g,山栀10g,木通10g,泽泻15g,连翘15g,野菊花10g,车前子10g(包)。 方义:龙胆草、连翘、黄芩、山栀、野菊花清热解毒泻火,木通、泽泻、车前子渗利祛湿。 加减:耳膜穿孔小,以鼓膜红肿为主者,加丹皮、赤芍、僵蚕凉血消肿。脓液多而湿胜则加茯苓、猪苓、苍术、白术化湿渗利之品。 (三)脾虚湿困 1,临床表现:耳内流脓缠绵不止,反复发作,脓汁稀薄而量多,无臭味,耳膜穿孔多见中央性大穿孔,听力减退。倦怠乏力,纳少腹脓,便溏。舌淡洞,苔白腻,脉濡, 2,病因病机:脾气虚弱,湿浊停滞,清阳不升,耳窍失养。 3、治法:健脾利湿,排脓。 4,方剂:六君子汤(《医学正传》)合五苓散(《伤寒论》)加减。 药物: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5g,猪苓15g,泽泻15g,法半夏10g,陈皮6g,生黄芪1Sg,甘草10g,桔梗10g,车前子10g(包),石菖蒲10g。木通10g, 方义:党参、黄芪、白术健脾益气,半夏、陈皮和胃,猪苓、茯苓、泽泻、车前子、木通利湿,黄芪益气托毒,桔梗、甘草排脓,石菖蒲通窍。 加减:脓呈黄色时,加银花,连翘、鱼腥草、败酱草清热解毒排脓。 5,变通法:可用参莓白术散(《局方》)加减,健脾利湿。若日久不愈,中气下陷,清阳不升,浊阴久居,可用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菖蒲、木通等,补中益气,升阳通窍。气血不足,脓汁日久不止则用托里消毒散(《外科正宗》)。即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银花、白芷、皂角刺、桔梗。益气和血、托毒排脓。 (四)肾虚火旺 l、临床表现:耳内流脓,量少污秽成块状,听力明显减退。耳膜穿孔多在边缘部或松弛部。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失眠多梦,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数。 2,病因病机:耳为肾之窍,久病肾虚,阴虚火旺,耳窍失养。 3,治法:滋肾降火,利湿排脓。 4,方剂:知柏地黄汤(《医宗金鉴》)加减。 药物:知母10g,黄柏10g,生地10~15g,山萸肉10g,熟地10g,山药15g,丹皮10g,茯苓15g,泽泻15g,本通10g,车前子10g(包)。 方义:知母、黄柏、生地、丹皮降火凉血;山萸肉、山药、熟地补肾滋阴,茯苓、泽泻、木通、车前子利湿排脓。 加减:脓汁污秽有臭味时,加鱼腥草、夏枯草、连翘、银花清热解毒。 5,变通法:耳病日久,耳脓量少,气阴两虚,用六味地黄汤(《小儿药证直诀》)加黄芪、党参益气养阴。 (五)气滞血瘀 1,临床表现:耳内流脓,脓血分泌物呈豆渣样,有臭味。听力减退,鼓膜晕松弛状穿孔。头晕,头痛,痛有定处,胸胁胀满,舌黯紫,脉弦、涩。 2,病因病机:邪毒久屠,气血不畅,气滞血瘀,浊腐不击,清窍不通。 3,治法:活血化瘀,通窍祛腐。 4,方剂: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合通气散(《医林改错》)加减, 药物:桃仁l0g,红花10g,川芎10g,当归15g,赤芍15g,木通10g,香附15g,柴龌10g,石菖蒲10g,皂角刺10g。炮甲片10g(先煎)。 方义: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当归活血化瘀,皂角刺、炮甲片透脓祛腐,木通、香附、柴胡、石菖蒲理气通窍。 加减:可加入鱼腥草、夏枯草、车前草清热利湿。 5,变通法:可用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加减。 【医家经验】 谭敬书脓耳外治四法三方 l,清洁法:常规的外耳道、鼓室清洁。为以下三法的第一步骤。 2,敛湿祛邪法:氯冰散适于鼓膜穿孔或乳突手术后脓液未净者(鼓膜穿孔小于2ml及胆脂瘤型除外)。药用氯霉素粉10g、冰片1g,研末和匀,以喷粉器吹耳,日1次。 3,解毒燥湿法:用上法无效者。七叶一支花15g,黄连、五倍子、苦参、黄柏、大黄各10g,冰片3g,白酒400ml浸2周去渣,以酒滴耳并浸泡30分钟后擦干,再吹以上述氯冰散。日1次。 4,祛腐散结法:用于鼓室肉芽、息肉、外耳道息肉。枯矾、雄黄各l0g,轻粉2g,研粉和匀,先以喷粉器吹入耳内,再吹一层氯冰散,日1次,不宜久用。如肉芽、息肉较大者应先去除之。[李凡成,谭敬书脓耳外治四法三方,湖南中医杂志,1990,6(5):11~13] 【简易方药】 1,银花15g,夏枯草、蒲公英、连翘各12g,龙胆草、栀子、当归、僵蚕、车前草各10g,柴胡、泽泻各8g,滑石20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服。 2,冰片半份,儿茶、硼砂、芒硝、芦荟、枯矾各1份,血竭1/3份,共研末,再取大田螺数枚,将药末适量填入螺壳内竖立2小时,倒出浸出药液。贮于瓶内备用。日3~10次外滴患耳。 3,猪苦胆数个,将胆汁倒入消毒杯,用文火焙干压粉,加等量明矾粉,拌匀。洗净外耳道分泌物后,将之均匀喷入鼓膜穿孔处,日1次。量勿过多。用于慢性者。 【外治法】 1,处方;青吹口散膏。 用法:以棉条蘸药塞入耳道。 2,处方:黄连滴耳液滴耳。 用法:每次2~3滴,滴后加压耳屏,使药液深入中耳腔和咽鼓管。 【评述】 耳内流脓之症多见于西医之化脓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为化脓病菌侵入鼓室所发生的中耳黏膜(甚至骨膜、骨质)化脓性炎症,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其特点为耳内流脓、鼓膜穿孔伴听力减退。按病理分肴单纯型、骨疡型和胆脂瘤型等,单纯型可用中医药治疗,骨疡型和胆脂瘤型二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本症除中药汤剂治疗外,目前大多提倡用外治法。急性、穿孔小,多用滴剂。慢性、穿孔大,脓流不止,可用粉剂吹唼。如脓液长期刺激而形成肉芽、息肉,如妨碍脓液引流者,可将其清除之。用鸦胆子油、纯碳酸、硝酸银、三氯醋酸等烧灼,或手术摘除。
预防预后:
耳朵流脓,可见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发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乳突炎、鼓膜破裂、外耳恶性肿瘤等。如果耳朵流脓,同时全身不适、烦躁不安、内耳剧烈疼痛、听力衰退等,则说明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如果是出现耳朵流液,并伴有严重耳痛,且在咀嚼、张口或打呵欠时疼痛加重,则有可能是外耳道发炎所致。如果听力衰退、耳内长期或间歇流脓及鼓膜穿孔等,则说明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如果耳后皮肤潮红、轻度肿胀、压痛、耳朵流脓等,则说明是急性乳突炎。如果耳呜、耳疼,外耳流出少量血液,听力衰退,则说明是鼓膜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