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反流性性胃炎(中医)
什么是胆汁反流性性胃炎(中医)?
中医学虽无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名,但早有相似之记载:如《灵枢·四时气》日:“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苦,胃气逆则呕苦:”本病多归属中医的”胃脘痛”、“呕吐”、“胃反”、“呕逆”等病范畴,与《内经》所述“呕胆”、“胆瘅”相似。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临床常分以下六型治疗。 (一)肝胃不和型 1.临床表现右胁胀痛,脘痛,厌油,纳呆,恶心,口苦,嗳气,反酸。苔白,脉弦。 2.病机分析情志抑郁或恼怒,使肝气不舒,克犯胃土,致胃气失和。肝经不利,故右胁胀痛;胃气不和,故胃脘痛;胃失和降,胆气上逆,故见恶心、口苦、嗳气、反酸、纳呆、厌油;脉弦为肝胃不和之征。此型多为较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伴慢性胆囊炎。 (二)肝胆湿热型 1.临床表现右胁胀痛或绞痛,胃脘闷痛,厌油,纳呆,口苦,泛恶,大便干,尿短赤。苔黄腻,脉弦数。 2.病机分析饮食不节,使脾失健运,生湿化热,熏蒸肝胆,故右胁胀痛或绞痛;湿热内停,故胃脘闷痛,纳呆,厌油,口苦;热盛伤津,肠道失润,故大便于;湿热下注,故尿短赤;苔黄腻,脉弦数为肝胆湿热之征。此型多伴有较明显的胆系感染。 (三)肝胃郁热型 1.临床表现右胁胀痛,胃脘灼痛,嘈杂,纳呆,口苦或呕苦,口臭,便干尿赤。苔燥,脉弦。 2.病机分析肝气郁结,排胆不利,郁而化热,克犯胃土。肝气郁结,故胁胀痛;胃腑郁热,故胃脘灼痛、纳呆、嘈杂、口臭;胆气上逆,则口苦或呕苦;热盛伤津,故便干、尿赤;苔燥,脉弦为胆胃郁热之征。此型多为胆汁反流较重而胆道炎症较轻者。 (四)气滞血瘀型 1.临床表现胃脘刺痛拒按,入夜尤甚,食后加重,口苦口涩。舌黯红或有瘀斑,苔薄,脉弦涩。 2.病机分析胃痛反复发作,久病人络,或胃部术后幽门功能受损,胆汁反流入胃,胆气逆,故口苦口涩;瘀血有形,故痛而拒按,血属阴故入夜尤甚;病属实,故食后加重。舌黯、瘀斑,脉弦涩为气滞血瘀之征象。本型多为胃痛日久,因幽门功能受损而后有胆汁反流之胃病。 (五)肝郁脾虚型 1.临床表现右胁胀痛,厌油纳呆,脘痞或隐痛,便溏。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细。 2..病机分析肝性喜条达而恶抑郁,为藏血之脏,体阴而用阳。若情志不畅,肝木不能条达,则肝体失于柔和,以致肝气郁结,故右胁胀痛;肝木为病易于传土,脾胃虚弱故见纳呆、便溏、脘痞,甚者脘痛。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细为肝郁脾虚之征。此型多为病程较久,消化功能减弱明显,其中萎缩性胃炎亦较多见。 (六)肝胃阴虚型 1.临床表现右胁胀痛,胃脘隐隐作痛,纳呆口苦,恶心呕逆,口干便秘。舌红少苔,脉细弱。 2.病机分析素体阴虚或久病伤阴,肝阴亏虚,肝失所养,则肝气郁而胆气逆,故见右胁胀痛而口苦;胃阴不足,纳运失常,故见纳呆、呕恶,胃脘隐痛;阴亏液耗,津不上承,故见口干;液不下行,肠道失润,故见大便干燥;舌红少苔,脉细弱为阴亏之象。本型中亦常见萎缩性胃炎,多为病程较久反复发作之患者。
疾病检查:
可借助西医的胃镜和B超检查区分六型 (一)肝胃不和型 (1)胃镜:黏膜充血、水肿较轻,可见少量十二指肠反流液。 (2)B超:胆囊壁稍毛糙,胆汁透声略差或基本正常。 (二)肝胆湿热型 (1)胃镜检查:有胃黏膜炎症表现及胆汁反流。 (2)B超:胆囊略增大,张力增高,胆汁透声欠佳。 (三)肝胃郁热型 (1)胃镜:胃黏膜充血、水肿明显,可见大量含胆汁的反流液。 (2)B超:胆囊壁稍毛糙,胆汁透声欠佳或尚可。 (四)气滞血瘀型 (1)胃镜:胃黏膜呈黯红色,有陈旧的出血斑点,幽门因瘢痕而变形,可见胆汁反流。 (2)B超:胆系可无异常发现,也可伴有慢性炎症征象。 (五)肝郁脾虚型 (1)胃镜:可见黏膜充血、水肿,或伴部分黏膜层变薄,黏膜皱襞平坦甚或消失,胆汁反流较轻。 (2)B超:胆囊张力低,充盈欠佳,或呈细长形,脂餐试验胆囊收缩率低。 (3)实验室检查:可有贫血。 (六)肝胃阴虚型 (1)胃镜:黏膜水肿或充血,或伴部分黏膜层变薄,皱襞平坦甚或消失,或同时兼见肠上皮化生,胆汁反流较轻。 (2)B超:无明显特征。
疾病治疗:
胆汁反流性性胃炎的治疗概要: 胆汁反流性性胃炎肝胃不和型治疗宜疏肝和胃,清热利胆。肝胆湿热型治疗宜疏肝利胆,清利湿热。肝胃郁热型治疗宜清热利胆,养阴和胃。气滞血瘀型治疗宜活血化瘀,理气和中。肝郁脾虚型治疗宜疏肝利胆,健脾和胃。肝胃阴虚型治疗宜益胃养肝,行气和胃。 胆汁反流性性胃炎的详细治疗: 中医论治 (一)肝胃不和型:治疗宜疏肝和胃,清热利胆。 (1)中药汤剂: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方解:柴胡疏肝解郁,香附理气止痛,并助柴胡解肝郁;川芎行气活血而止痛,枳壳散结消胀而调中;陈皮理气健脾,降逆止呕;芍药、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共奏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功。 加减:大便稀者,加茯苓、白术;呕逆明显,加半夏;纳呆者,加鸡内金;口苦苔黄,加栀子;气滞明显,加青皮。亦可选用疏肝和胃丸改汤剂加减治疗。 (2)其他药物:①胃力康,每次1包,每日3次,冲服。②逍遥丸,每服9g,每日2次。 (3)针灸:取期门、肝俞、足三里以疏肝利胆、理气活血、健脾和胃。每次留针20分钟。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 (4)耳穴贴压:取肝、胃、皮质下、交感、十二指肠、耳迷根以疏肝利胆、理气解郁、和胃益脾、解痉止痛、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先压一耳,每次每穴揉按15秒左右,每天按揉3~5次,3天后换另一耳,15天为1疗程。 (二)肝胆湿热型:治疗宜疏肝利胆,清利湿热。 (1)中药汤剂:常用大柴胡汤加减。 方解:柴胡配黄芩和解清热,以除少阳之邪;大黄配枳实通腑消痞,以泻阳明热结;芍药柔肝,缓急止痛,兼制柴胡伤阴之弊;半夏燥湿,消痰散结,和胃降逆以治呕恶。 加减:若右胁胀痛明显,可加青陈皮、郁金以理气疏肝;若纳呆明显,可乱鸡内金、砂仁以健胃消食;若湿热征象明显,可加茵陈、金钱草、蒲公英以清热利湿。亦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之。 (2)其他药物:①胃力康,每次12包,每日3次,冲服。②利胆止痛片,每次6片,每日3次。 (3)针灸:取阳陵泉、足三里、章门以疏肝利胆、泻热利湿、消积化滞、健脾和胃。每次留针15分钟,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 (4)耳穴贴压:取胰胆、肝、脾、胃、皮质下、交感以疏肝利胆、清热利湿、解痉止痛、调节胃肠功能。先压一耳,用较强之揉按,每次每穴按压15秒钟左右,每日3~5次,3天后换另一耳,15天为1疗程。 (三)肝胃郁热型:治疗宜清热利胆,养阴和胃。 (1)中药汤剂:常用丹栀逍遥散合沙参麦冬汤加减。 方解:柴胡疏肝解郁,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当归养血和血,三药合用,补肝体而助肝用;白术、茯苓、白扁豆、甘草健脾益气以防木病克土;丹皮、栀子清热利胆;沙参、麦冬、花粉、玉竹养阴清热和胃。两方合用,共奏清热利胆、养阴和胃之功。 加减:若肝郁气滞较甚,加香附、陈皮、牡蛎以平横逆之木气而护胃;口干口苦,加黄连、公英。 (2)其他药物:①胃力康,每服1包,每日3次。②丹栀逍遥丸,每服9g,每日2次。 (3)针灸:取肝俞、行间、阳陵泉以疏肝利胆、泻热和胃、理气止痛。每次留针15分钟,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 (4)耳穴贴压:取肝、胃、口、贲门、十二指肠、皮质下以疏肝利胆、泻热通便、降逆止呕、活络止痛。先压一耳,每次每穴揉按15秒钟左右,每天揉按3~5次,3天后换另一耳,15天为1疗程。 (四)气滞血瘀型:治疗宜活血化瘀,理气和中。 (1)中药汤剂:用丹参饮合失笑散加减。 方解:重用丹参活血化瘀,配五灵脂、蒲黄以增强活血止痛之效;檀香、砂仁理气和中,加赤芍、穿山甲活血通络散结以促进幽门功能之恢复。 加减:纳少者加山楂、鸡内金以化瘀消食;口苦甚加黄芩、半夏、生牡蛎以清热降逆。亦可选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 (2)其他药物:①胃力康,每次1包,每日3次。②金佛止痛丸,每次6g,每日3次。 (3)针灸及耳穴贴压疗法参见肝胃不和型。 (五)肝郁脾虚型:治疗宜疏肝利胆,健脾和胃。 (1)中药汤剂:常用逍遥散加减。 方解: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条达;当归、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柴芍合用,补肝体而助肝用,使血和而肝和,血充而肝柔。茯苓、白术健脾益气,非但实土以抑木,且使营血化生有源。 加减:脾虚明显,加太子参或党参;便溏,去当归;湿邪较重,可加半夏、陈皮;热象明显,可加金钱草、蒲公英。亦可选用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之。 (2)其他药物:①人参健脾丸,每服9g,每日3次。②丹桂香,对合并萎缩性胃炎者,每服1包,每日3次。 (3)针灸:取期门、脾俞、足三里、三阴交以疏肝利胆、健脾化湿、和气血、助运化。每次留针20分钟,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 (4)耳穴贴压:取肝、脾、胃、腹、质下、交感以疏肝利胆、健脾和胃、补中气、调脏腑、调节大脑皮质和自主神经功能。先压一耳,轻轻揉按,每次每穴揉按15秒钟左右,每日3~5次,3天后换另一耳,15天为1疗程。 (六)肝胃阴虚型:治疗宜益胃养肝,行气和胃。 (1)中药汤剂:常用一贯煎加减 方解:重用生地以滋阴养血,补益肝阴;沙参、麦冬、当归、枸杞,益阴养血,柔肝滋胃,育阴而涵阳;佐以少量川楝子,疏肝泻热,理气止痛,以遂肝木条达之性。 加减:如热象较显,可加百合、知母;睡眠欠佳,可加炒枣仁;如纳呆明显,可加鸡内金、山楂。 亦可选用沙参麦门冬汤、益胃汤加减治疗。 (2)针灸:取三阴交、足三里、胆俞以疏肝利胆、养阴清热、调气血、益肝肾。每次留针20分钟,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 (3)耳穴贴压:取肝、交感、皮质下、贲门、胃、十二指肠以疏肝利胆、滋阴潜阳、解痉镇痛、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先压一耳,轻轻揉按,每次每穴揉按15秒钟左右,每日3-5次,3天后换另一耳,15天为1疗程。
预防预后:
【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情志不舒、饮食劳倦和手术损伤所致,其关键为胃失和降,是以脾胃为本、肝胆为标的本虚或本虚标实之证。 1.肝气郁结情志不舒,则肝气郁结,疏泄失常,致胆汁上逆犯胃而呕胆。胆为中精之腑,性宜通降泄下,胆气的疏泄宣发有利于脾胃之气的畅达。《医学求是》指出:“肝木不升则克脾土,胆木不降则克胃土。”另外,饮食不节或情志不舒、肝失条达,可使脾胃气机逆乱,胆汁上逆于胃而发病。 2.脾胃虚弱正如《医学求是》所云:“肝木赖脾土之升,胆木赖胃土之降。”若长期饮食不节,或寒温不适,劳倦过度,或手术损伤,使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则可致胆气不降,逆而犯胃,出现胆汁反流之症。黄元御在《长沙药鲜·卷一》中亦日:“甲木之升缘于胃气上逆,胃气上逆缘于中气之虚。” 3.气滞血瘀胃部手术后发生本病,或因手术后脾胃虚弱而致土虚木郁,升降失常;或因组织充血、水肿,甚至粘连而致气滞血瘀,气滞则胃气不降、胆气不舒,气血壅滞则幽门“水泵”功能受损,胆汁无所制约,当降不降而逆流入胃。 4.肝胆湿热饮食积滞,滞而化热,湿热壅遏,熏蒸肝胆,木气横逆,克犯胃腑而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