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中医)
什么是艾滋病(中医)?
中医学认为艾滋病属于“疫毒”范畴,但与传统意义上的“疫毒”除了均有较强的传染性外,在其他性质方面还有很大区别。该“疫毒”首先损伤脾脏,导致脾气亏虚,继而引起五脏气血阴阳俱虚,艾滋病无症状时多以正虚为主。或兼有邪气,而当症状明显时则多以邪实为主,或虚实兼杂。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临床分证】 (一)体虚外感 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多表现为虚体感冒特点 1.阴虚痰凝外感发热(先有阴虚痰凝,新感风邪表证) 平素周身乏力,手足心热,腰膝酸软,遗精早泄,心悸少寐,盗汗,颈后、腋下驶腹股沟等处淋巴结肿大,恶风或恶寒发热,口渴,咽痛,咳嗽咽痒.咳痰量少,胸痛,舌红少苔,脉浮细数。属阴虚痰凝体质状况下的新感风邪,治当养阴解表,加减蔬蕤汤加味,急则治其标, 2.气虚外感发热(先有气虚,新感风邪表证) 临床表现:极度无力,自汗,语声低微,神疲倦怠,周身不适,动则心悸气短,劳累则发热加重,微恶风寒,咳嗽少痰。面白。或有淋巴结肿大,舌淡苔薄白,脉浮无力。属气虚外感。治当益气解表。玉屏风散加味主之。 3.少阳感冒 外感风邪,在表失解,邪入半表半里,出现寒热往来,口苦,咽干,默默不欲饮食,舌苔薄黄.脉细弦。治当和解少阳枢机。小柴胡汤化裁。 4.气虚阳明热盛发热 高热,汗出热不退,口渴,烦躁不安,咳嗽。胸痛大便干;素体气虚倦怠乏力,背微恶寒;舌质红。苔黄,脉数虚大。属气虚体质状态.外感风寒,在表失于疏解,入里化热,热人阳明气分。治当清泄阳明气分之实热.佐以益气。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5.卫气同病证 发热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纳差,咽痛,腹泻.脉浮滑数,舌苔薄白腻。属艾滋病初起阶段,其临床表现属卫气同病,可用银翘散合藿补夏苓汤或加甘露消毒丹。 (二)病在营血证 持续发热不退.头晕头痛,烦躁或嗜睡,脉弦数,舌绛,苔黄糙或灰黑,大便溏泻或便秘。症属气营或气血两燔(或见出血倾向等)。治以气营双清或凉血解毒。可用清官汤或清瘟败毒饮加减,或可加用牛黄丸、紫雪丹。 (三)邪陷营血证 壮热不退,神昏谵语,惊厥抽搐,痴呆癫痫,麻木呆顿,皮肤黏膜出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脉洪大弦数,舌绛苔焦黄或灰黑。邪陷营血,病情危笃,急于清营凉血,泻热解毒为主,佐以开窍熄风,兼顾救阴复脉。方用清瘟螋毒饮、羚羊钩藤饮或加安宫牛黄丸、羚羊角粉、牛黄粉等。 (四)脾虚血亏证 面色觥白无华,乏力神萎,纳差,腹泻不止,恶心呕吐,消瘦,舌淡胖,苔薄白,脉细弱。拟补气健脾养血。用归脾汤、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加减。 (五)气阴两虚证 发热咳嗽,气短或干咳无痰,或咯痰黏稠,脉细。苔薄质淡红。治拟气阴双补。生脉饮加减。 (六)肾精亏损证 持续低热不退,咳嗽,形体消瘦甚至骨瘦如柴,恶病质,脉沉细,舌质淡,苔薄白。治以填补肾精,可用参茸固本丸合河车丸加减。 (七)肾明不足证 潮热起伏,纳差。倦怠神疲.咳嗽,脉弦细数,舌质红苔少。拟滋补肾阴佐以泻火。知柏八味丸合秦艽鳖甲汤加减。 (八)肺肾阴虚证 潮热,盗汗,乏力倦怠,咳嗽气喘,咽喉疼痛,进行性消瘦,口干舌燥,咳痰带血或咯血,脉弦细,舌质红苔少。治以救阴滋液,补虚润燥,同时兼以清营补血解毒。以丈补阴丸合犀角地黄汤,牛黄解毒丸加减。 (九)中气亏虚证 长期发热,时轻时重,神疲乏力,短气懒言,舌淡,苔薄白,脉虚数无力。治以补中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十)上实下虚证 咳喘短气,痰涎壅盛,苔自滑或白腻.脉沉滑。治以降气化痰,纳气平喘。方用苏子降气汤。 (十一)瘦凝血瘀证 肋下痞块。瘰疬。面色暗黄,肝脾大或内脏肿瘤,舌质紫斑,脉细涩。治以祛痰消瘰、软坚化瘀。方以桃仁四物汤化裁。
疾病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艾滋病临床病程可分为三个阶段:①无症状期:病人体内携带病毒,血清内可测到HIV一1的抗体或HIV-1,而无症状。②艾滋病相关综合征:病人有全身性淋巴结肿大、持续发热、恶心、呕吐、慢性腹泻、咽喉肿痛及口腔炎、血小板减低、出血倾向等,并伴有免疫功能异常。③典型艾滋病:有明显的免疫缺陷,出现机会性感染(以片发卡氏肺囊虫肺炎较为常见)及Kaposi肉瘤等。 1.诊断 (1)流行病学:①患有性病或有性病史;②有不安全性生活史(包括与同性和异性性接触);③有共用注射器吸毒史;④有医源性感染史;⑤有职业暴露史;⑥HIV感染者或艾漱病患者的配偶或性伴侣;⑦HIV感染母子所生子女。 (2)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可以概括为①急性HIV感染综合征;②持续性全身性淋巴腺病;③HIV感染中后期临床表现。 艾滋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①持续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盗汗、头痛,乏力和体重减轻。②消化道症状:长期腹泻、恶心、呕吐及乏吞咽疼痛及口腔炎等。③肺部感染:咳嗽,气喘,短气,呼吸困难或咳痰、咯血。④皮肤疱疹、带状疱疹。或皮肤黏膜出血、紫斑,及着色性干皮病等。⑤全身淋巴结肿大,肝大,或淋巴系统和其他系统肿瘤,如卡波西肉瘤等,有的发展成为霍奇金病。⑥神经系统感染:脑炎、脑脓肿、脑膜炎等。 (3)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免疫学检查(T4减少、T4与T8小于1)、艾滋病病毒检测、艾滋病抗体检测(包括筛查试验、确证试验)及条件致病性感染病源体的检查。 2.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①皮质类同醇、化疗、放疗或已存在的恶性肿瘤等引起的继发性免疫缺陷病。②原发性免疫性缺陪病。③血液病。④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
疾病治疗:
【临床分证】 (一)体虑外感 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多表现为虚体感冒特点 1.阴虚痰凝外感发热(先有阴虚痰凝,新感风邪表证) (1)临床表现:平素周身乏力,手足心热,腰膝酸软,遗精早泄,心悸少寐,盗汗,颈后、腋下驶腹股沟等处淋巴结肿大,恶风或恶寒发热,口渴,咽痛,咳嗽咽痒.咳痰量少,胸痛,舌红少苔,脉浮细数。属阴虚痰凝体质状况下的新感风邪,治当养阴解表,加减蔬蕤汤加味,急则治其标, (2)处方;玉竹12g,苦桔梗6g,生甘草6g.薄荷6g.淡豆豉6g,全瓜蒌12g,蝉蜕6g,天花粉9g。 禁用养阴恋邪之品如玄参、麦冬、生地黄之属;慎用板蓝根、大青叶、集白皮之属,引表邪入气、入营。软坚化痰消瘀之品暂缓用.急当治标,待阴复表解之后,再图痰凝,以免分散兵力, 2.气虚外感发热(先有气虚,新感风邪表证) (1)临床表现:极度无力,自汗,语声低微,神疲倦怠,周身不适,动则心悸气短,劳累则发热加重,微恶风寒,咳嗽少痰。面白。或有淋巴结肿大,舌淡苔薄白,脉浮无力。属气虚外感。治当益气解表。玉屏风散加味主之。 (2)处方:黄芪9g,防风9g,白术6g,人参6g,荆芥6g,桔梗6g,生甘草6g,葛根9g.桑枝30g,蜂胶3g(兑服)。 外感风寒,酌加苏紫叶9g;外感风热,金银花9g,连翘9g,桑叶9g。 3.少阳感冒 (1)临床表现:外感风邪,在表失解,邪入半表半里,出现寒热往来,口苦,咽干,默默不欲饮食,舌苔薄黄.脉细弦。治当和解少阳枢机。小柴胡汤化裁。 (2)处方:柴胡6g,黄苓9g,法半夏9g,人参6g.生姜3片,大枣4枚,生甘草9g,苦桔梗6g,生麦芽9g一天花粉9g,生桑枝30g。 注意若挟湿则邪伏募原,用小柴胡汤与达原饮合方化裁,往往取效甚捷。有湿者不用天花粉,以防助湿。 4.气虚阳明热盛发热 (1)临床表现:高热,汗出热不退,口渴,烦躁不安,咳嗽。胸痛大便干;素体气虚倦怠乏力,背微恶寒;舌质红。苔黄,脉数虚大。属气虚体质状态.外感风寒,在表失于疏解,入里化热,热人阳明气分。治当清泄阳明气分之实热.佐以益气。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处方:生石膏18g,知母9g,粳米9g,天花粉9g,生甘草9g,人参9g。 5.卫气同病证 (1)临床表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纳差,咽痛,腹泻.脉浮滑数,舌苔薄白腻。属艾滋病初起阶段,其临床表现属卫气同病,可用银翘散合藿补夏苓汤或加甘露消毒丹。 (2)处方:金银花15g,连翘壳10g,荆芥穗9g,广藿香9g,姜半夏9g,光杏仁9g,生薏苡仁12g。川厚朴9g,玉桔梗6g,竹叶心9g.淡豆鼓10g,白蔻仁 9g,生甘草9g。甘露消毒丹9g,分2次早晚吞服。 (二)病在营血证 (1)临床表现:持续发热不退.头晕头痛,烦躁或嗜睡,脉弦数,舌绛,苔黄糙或灰黑,大便溏泻或便秘。症属气营或气血两燔(或见出血倾向等)。治以气营双清或凉血解毒。可用清官汤或清瘟败毒饮加减,或可加用牛黄丸、紫雪丹。 (2)处方:大青叶12g.生石膏120g,连翘心12g.肥知母9g,天花粉9g,鲜竹叶12g,紫草9g,牡丹皮10g,焦山栀子9g,川雅连6g,京玄参10g,或加牛黄清心丸、紫雪丹冲服。 (三)邪陷营血证 (1)临床表现:壮热不退,神昏谵语,惊厥抽搐,痴呆癫痫,麻木呆顿,皮肤黏膜出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脉洪大弦数,舌绛苔焦黄或灰黑。邪陷营血,病情危笃,急于清营凉血,泻热解毒为主,佐以开窍熄风,兼顾救阴复脉。方用清瘟螋毒饮、羚羊钩藤饮或加安宫牛黄丸、羚羊角粉、牛黄粉等。 (2)处方:大青叶20g,板蓝根15g,天花粉9g,鲜生地黄30g,牡丹皮10g,京赤芍10g.金银花15g,连翘心15g,京玄参12g,知母9g.紫草10g.生石膏120g,川雅连9g,淡黄芩10g,龙胆草10g。鲜竹叶20g,大地龙20g,另安宫牛黄丸2粒日3次,羚羊角粉lg 日 3次。 (四)脾虚血亏证 (1)临床表现:面色觥白无华,乏力神萎,纳差,腹泻不止,恶心呕吐,消瘦,舌淡胖,苔薄白,脉细弱。拟补气健脾养血。用归脾汤、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加减。 (2)处方:干晒参9g,北黄芪15g,云茯苓12g,炒白术9g,白归身10g,炒白芍12g,淮山药12g,南芡实15g,炒扁豆10g。姜半夏9g,生甘草6g,大枣9枚。 (五)气阴两虚证 (1)临床表现:发热咳嗽,气短或干咳无痰,或咯痰黏稠,脉细。苔薄质淡红。治拟气阴双补。生脉饮加减。 (2)处方:人参9g,大麦冬12g.五味子9g,天花粉10g,光杏仁9g,大生地12g,阿胶珠12g,炙甘草9g。 (六)肾精亏损证 (1)临床表现;持续低热不退,咳嗽,形体消瘦甚至骨瘦如柴,恶病质,脉沉细,舌质淡,苔薄白。治以填补肾精,可用参茸固本丸合河车丸加减。 (2)处方:鹿茸3g,紫河车粉3g(冲服),熟地黄12g,山茱萸10g,枸杞子12g.厚杜仲10g,五味子9g.菟丝子10g.肉苁蓉9g,巴戟天10g,大麦冬10g,肥知母9g,炙鳖甲10g,福泽泻9g。 (七)肾明不足证 (1)临床表现:潮热起伏,纳差。倦怠神疲.咳嗽,脉弦细数,舌质红苔少。拟滋补肾阴佐以泻火。知柏八味丸合秦艽鳖甲汤加减。 (2)处方:大生地10g,山茱萸9g,淮山药9g,川黄柏9g。肥知母9g,天花粉9g,炙鳖甲12g,左秦艽9g,云茯苓9g,福泽泻9g,女贞子10g.京玄参12g。 (八)肺肾阴虚证 (1)临床表现:潮热,盗汗,乏力倦怠,咳嗽气喘,咽喉疼痛,进行性消瘦,口干舌燥,咳痰带血或咯血,脉弦细,舌质红苔少。治以救阴滋液,补虚润燥,同时兼以清营补血解毒。以丈补阴丸合犀角地黄汤,牛黄解毒丸加减。 (2)处方:生地黄、熟地黄各12g,大麦冬10g。京玄参12g,败龟甲20g,天花粉9g,牛鳖甲10g,煅牡蛎l5g,五味子9g,西洋参9g,寒水石20g,川黄柏9g,炒白芍9g,紫石英1 5g,藏红花3g,京赤芍6g,粉牡丹皮9g。参三七粉3g每日3次冲服,牛黄粉1.5g每日3次冲服。 (九)中气亏虚证 (1)临床表现:长期发热,时轻时重,神疲乏力,短气懒言,舌淡,苔薄白,脉虚数无力。治以补中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2)处方: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5g,升麻10g,柴胡10g,陈皮10g,丹参25g。当归15g,炙甘草6g,蜂胶3g(兑服), (十)上实下虚证 (1)临床表现;咳喘短气,痰涎壅盛,苔自滑或白腻.脉沉滑。治以降气化痰,纳气平喘。方用苏子降气汤。 (2)处方:紫苏子12g,半夏12g,陈皮5g,厚朴10g,前胡15g,当归10g,肉桂3g,炙甘草5g。沉香末3g(分冲),鹅管石(钟乳石)6g。 (十一)瘦凝血瘀证 (1)临床表现:肋下痞块。瘰疬。面色暗黄,肝脾大或内脏肿瘤,舌质紫斑,脉细涩。治以祛痰消瘰、软坚化瘀。方以桃仁四物汤化裁。 (2)处方:桃仁9g,赤芍9g,川芎9g,胆南星9g,法半夏9g,山慈菇12g,夏枯草9g,乳香9g。没药9g,牡蛎30g,贝母9g,党参9g,蜈蚣1条,桔梗6g,白芥子6g,竹茹6~9g。 如体质虚弱者,可结合补气,滋阴、养血之品。 (十二)中国中医科学院危剑安将艾滋病临床治疗分为12个证型,进行辨证论治 风热型,风寒型,气血两虚型,肝郁气滞火旺型,痰热内扰型,热毒内蕴、痰热壅肺型,气阴两虚型,气虚血瘀、邪毒壅滞型。肝经风火、湿毒蕴结型,气郁痰阻、瘀血内停型,脾肾与虚、湿邪阻滞型,元气虚衰、肾阴亏涸型。 上述分型,均是从临床实际出发,反映了艾滋病治疗的复杂性、多样性,是从临床实际总结出的治疗典范。一些,将艾滋病按初期、潜伏期、发病期等简单化分期作法,推出中医方药与单味药、针灸穴位等,不加任何辨证,机械照搬的作法.有失中医辨证治疗特色,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丧失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是不可取的。 【辨证使用某些中药】 (一)促进干扰素诱生的中药 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许多中药具有促进干扰素诱生的作用。干扰索具有抗病毒繁殖、抗细胞分裂、酒节免疫反应等多种生物活性。因此许多单味中药或中药合剂在临床上已证实对艾滋病有治疗作用,可能与其具有提高机体诱生干扰素的能力有关。根据中药对T、B细胞和单核细胞的作用,经临床和实验已证实的以下中药可能具有促进干扰素的诱生作用: 1.α干扰素诱生作用类 具有促进单核细胞吞噬功能的中药,如党参、灵芝、香菇、青黛、白术、怀山药、茯苓多糖。猪苓多糖、当归、地黄、蝮蛇、淫羊藿,补骨脂、刺五加、杜仲等,都可能具有促进β或α干扰素诱生的作用。 2.β干扰素诱生作用类 能促进抗体形成,促进IgM、IgG,IgA产生.对B细胞有激发作用的中药,如黄芪,人参、茯苓、香菇、何首乌、紫河车、地黄、淫羊藿、蝮蛇,补阳方、养阴方、参苓白术汤等,都可能具有促进β或α干扰素诱生的作用。 3.γ干扰素谤生作用类 能激活T淋巴细胞功能,提高淋巴母细胞转化率的中药.如黄芩、黄连、生地黄、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甜瓜蒂、五昧子、芍药、菟丝子、淫羊霍、巴戟天、玉竹,女贞子、何首乌、山药、枸杞子、人参、黄芪、灵芝、甘草、黄精、茯苓、猪苓、薏苡仁、阿胶等均可能诱生γ干扰素。 经实验已证实有较强促进干扰素诱生作用的中药有:香菇、甘草、人参、黄芪、刺五加、板蓝根、参三七、知母、茵栀黄注射液(南茵陈、山栀、黄芩组成)、清瘟合剂(由大青叶、金银花、大黄、青蒿、白茅根组成)、中华弥猴桃注射渡、天麻多糖等。 具有较强促进干扰素诱生作用的中药可分为曲大类,一类为清热解毒药,一类为扶正祛邪药,而这两类中药都是临床上治疗艾滋病必用的。若结合中医辨证观点,从有较强诱生干扰素作用的中药中选用于治疗艾滋病的临床,对艾滋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抑制、杀灭艾滋病毒的中药 1.清热解毒类 金银花、蒲公英、板监根、贯众、薏苡二、七叶一枝花、大豆、穿心莲、紫草、大蒜、黄连、菊花、牛蒡子、甘草。适用于热毒壅盛的艾滋病毒阳性患者。在诸多清热解毒药中加人甘草、薏苡仁、大豆、大蒜等,既能抑制艾滋病毒,又可反佐清热解毒类药性苦寒碍脾伤胃之弊,有利于长期用药。 2.活血化瘀类 紫草,黄连、牡丹皮、赤芍、地黄,川芎、桃仁、红花、天花粉、虎杖、甘草。适用于艾滋病毒阳性表现为血脉瘀滞者。方剂以桃红四物汤为基础,加天花粉透毒。紫草疏理血分热毒,黄连清热解毒,甘草既能抑制艾滋病毒。又调和诸药。 3.攻补兼施类 人参、白术、茯苓、地黄、川芎、薏苡仁、贯众、板蓝根、天花粉、柴胡、白头翁、黄柏、牛蒡子、甘草等。适用于体虚赢弱、气短王力的艾滋病毒阳性者。方以四君子汤为主,地黄、川芎、柴胡辅之,共奏扶正祛邪之功。 (三)免疫促进剂 1.防治AIDS的免疫促进类单味中药 (1)能增加白细胞数量的有:人参、党参、黄芪、灵芝、阿胶、紫河车、鸡血藤、女贞子、山茱萸、补骨脂、刺五加、菟丝子等。 (2)增强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有:人参、山药、甘草、白术等。 (3)增强T细胞数量的有:人参、菜豆、白术、薏苡仁、当归、地黄、天冬、女贞子、淫羊藿、灵芝、香菇等。 2.益气类免症增强剂 人参、白术、茯苓、黄芪、当归、地黄、白芍、川芎,柴胡、陈皮、桂枝或肉桂等,适用于艾滋病免疫功能低下者,T细胞数量减少者,临床主要表现为气虚、乏力、喘促等。方以四君子汤、四物汤、补中益气汤、保元汤,合方化裁。 3.补肾类免疫增强剂 山茱萸、山药、菟丝子、女贞子、茯苓、泽泻、地黄、淫羊藿、仙茅、肉桂、附子、黄柏、车前子、麦冬、五味子等。 4.健脾类免疫增强剂 人参、白术、秩苓、木香、砂仁、向扁豆、大枣、陈皮、山药、莲子、惹苡仁等。用于脾胃虚弱.食少赢弱。 5、滋阴类免疫增强剂 何首乌、黄精、阿胶、地黄、女贞子、墨早莲、玄参等。 6.蜂胶 性昧微甘,性平。是蜜蜂从胶原植物的新生枝叶或花蕾趾、树皮或茎干伤口处采集来的黏性树脂类物质,掺入其上腭及腊腺分泌物。经蜜蜂反复加工而形成的一种胶状物质。性状呈棕黄色或黄褐色固体块状,遇热变软具粘性,特有芳香气味。蜂胶是蜜蜂用于维持整个群体健康的有效物质,一个5万~6万只的蜂群,一年只能生产蜂胶100g左右,被誉为“紫色黄金”。是一种稀有的、珍贵的蜂产品。科学工作者已基本搞清蜂胶的组成成分,并可以人工合成,遗憾的是人工合成的蜂胶,并没有蜂胶的多种生物活性及不可替代的保健功效。市售品有国产蜂胶和进口蜂胶(主要以巴西蜂胶、美国蜂腔为主)。需鉴别真伪。伪品多接入树脂,或用杨树芽为原料加工提取制成树胶,再添加槲皮素和芦丁等化工原料,用来提高“总黄酮”含量(国家标准规定:总黄酮含量是植测蚌胶的一项重要指标)。 蜂胶保健功效广泛,其抗肿瘤、增强免疫、对虚体易感冒、口腔溃疡、疱疹、疲劳等保健功效,适用于艾滋病患者有特殊需要者。 (四)免疫调节剂 1.活血化瘀类免疫调节剂 地黄、赤芍、川芎、当归、丹参、红花、紫草、虎杖、犀角(代),鸡血藤等,宜于免疫功能低下.表现为瘀血、出血者。 2.清燕解毒类免疫调节剂 鱼腥草、大青叶、一见喜、贯众、半枝莲、金银花,菜豆、薏苡仁、黄柏等。用于免疫功能相对亢进.表现为热毒实证。 (五)昊伯平认为并提出 1.能增强白细胞的中药 人参、党参、黄芪、灵芝,绿豆、阿胶、紫河车、鸡血藤、女贞子、山茱萸、补骨脂、刺五加、肉桂等。 2.能增强中性白细胞吞噬功能的中药 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山药等。 3.能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中药 茯苓、香菇、甘草等。 4.能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中药 黄芪、人参、白术、灵芝、猪苓、香菇、当归、地黄、蝮蛇、淫羊藿,补骨脂,刺五加、杜仲等。 5.能增加T细胞数量的中药 人参、灵芝、茯苓、香菇、绿豆、白术、薏苡仁、黄精、天冬、女贞子等, 6、促进淋巴母细胞转化的中药 黄芪、人参、党参、白术、灵芝、茯苓、猪苓、薏苡仁、何首乌、当归、黄精、阿腔、地黄,女贞子、五味子、淫羊藿。 7.有诱生干扰素作用的中药 黄芪、植物凝集索(PHA)。 8.对抗体产生有捉进作用的中药黄苠、人参、茯苓、香菇、何首乌,紫河车、地黄、淫羊藿等。 9.对抗体产生有抑制作用的中药 甘草、大枣、当归、补骨脂等。 10.促进免疫球蛋白的中药 IgA;香菇、黄芪、参苓白术汤;IgG:胎盘、地黄、黄苠、灵芝、何首乌,淫羊藿等;IgM:黄苠、茯苓等;IgE:黄芪等。 11.抑制免疰球蛋白的中药 补骨脂等。 12.能抑制I型(过敏型)变态反应的 中药 灵芝、茯苓、紫河车、补骨脂、淫羊藿、甘草、当归、山茱萸、肉桂、人参等。13.能缓解E型(溶细胞型)变态反应的中药 甘草、阿胶、猪皮腔、地黄、人参、党参、刺五加等。 14.能兴奋垂体一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中药 人参、党参、白术、灵芝、薏苡仁、紫柯车、五味子、刺五加、淫羊藿、杜仲、附子、蝗蛇等。 15.能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中药 地黄、甘草等。
预防预后: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艾滋病的病因应届“疫毒”范畴,但艾滋病的“疫毒”与传统意义上的“疫毒”除了均有较强的传染性外,在其他性质方面却有很大区别。该“疫毒”首先损伤脾脏,导致脾气亏虚,继而引起五脏气血阴阳俱虚,这是艾滋病的主要病机。 (1)由性行为途径,感染疫毒,疫毒通过糟窍或皮毛黏膜内侵,由气伏营入血,或因接受输血、静脉注射,疫毒直入血分,累及脏腑。正虚毒盛,阴阳失调。脏气衰败。 (2)湿热疫毒,伤气伏营入血,在正气不足、卫外抗邪不力之时,疫毒邪气乘虚而入,首伤人之气分,迅而内伏营分,此时毒力不盛,正气尚可,病情一般不重;若疫毒邪气内伏营分。可耗伤营明或壅遏营血。如疫毒太盛,可耗血动血,或毒火攻心,心神被扰。 (3)正不胜邪,内脏虚衰,正气衰弱,疫毒内侵,更伤气血,致内脏虚衰,气血津液亏耗,虽终导致五脏衰败。 (4)脏气不调.内生痰浊瘀血,疫毒内伤,脏腑气血亏虚,功能失调,常致痰浊内聚,瘀血内停,产生恶核、瘰疬、瘀积等。最后五脏虚极、气血津液耗竭,阴阳不能维系,则阴阳离决而死亡。 本病之病机为止气不足和感染疫毒。正气不足、脏气亏虚是其根本原因.故虚贯穿在本病的全过程。但初起多为实,继而疫毒伤脏,以虚为主。当出现病理产物时则又虚实夹杂。其虚当辨清气血阴阳脏腑,其“实”也当辨清寒热燥湿,属痰属瘀。艾滋病可伤五脏,但主要涉及脾、肾、肺三脏,兼夹症出现时,亦涉及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