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肉瘤
子宫肉瘤(uterine sarcoma)少见,恶性程度高,占子宫恶性肿瘤2%~4%,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1%。来源于子宫肌层、肌层内结缔组织和内膜间质,也可继发于子宫平滑肌瘤。多见于40~60岁以上妇女。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1.症状 无特异性。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下列表现:(1)阴道不规则流血:最常见,量多少不等。(2)腹痛:肉瘤生长快,子宫迅速增大或瘤内出血、坏死、子宫肌壁破裂引起急性腹痛。(3)腹部包块:患者常诉下腹部包块迅速增大。(4)压迫症状及其他:可压迫膀胱或直肠,出现尿频、尿急、尿潴留、大便困难等症状。晚期患者全身消瘦、贫血、低热或出现肺、脑转移相应症状。宫颈肉瘤或肿瘤自宫腔脱出至阴道内,常有大量恶臭分泌物。2.体征 子宫增大,外形不规则。宫颈口有息肉或肌瘤样肿块,呈紫红色,极易出血。继发感染后有坏死及脓性分泌物。晚期肉瘤可累及骨盆侧壁,子宫固定不活动,可转移至肠管及腹腔,但腹腔积液少见。"
疾病检查:
因子宫肉瘤临床表现与子宫肌瘤及其他恶性肿瘤相似,术前诊断较困难。对绝经后妇女及幼女的宫颈赘生物、迅速长大伴疼痛的子宫肌瘤,均应考虑有无子宫肉瘤可能。辅助诊断可选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性刮宫等。确诊依据为组织病理学检查。
疾病治疗:
治疗原则以手术为主。Ⅰ期和Ⅱ期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癌肉瘤还应行淋巴结切除。子宫平滑肌肉瘤因淋巴转移率低,是否切除淋巴结尚存争议。根据期别和病理类型,术后化疗或放疗有可能提高疗效。Ⅲ期及Ⅳ期应考虑手术、放疗和化疗综合治疗。目前对肉瘤化疗效果较好的药物有顺铂、多柔比星、异环磷酰胺等,常用联合方案。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含雌孕激素受体,孕激素治疗有一定效果。
预防预后:
子宫肉瘤病因概要: 子宫肉瘤的病因主要分为:根据不同的组织发生来源,可将子宫肉瘤分为平滑肌肉瘤、间质肉瘤、中胚叶混合瘤。平滑肌肉瘤最多见,约占45%。来自子宫肌层或子宫血管壁平滑肌纤维,也可来自子宫肌瘤肉瘤变。 子宫肉瘤详细解析: 子宫肉瘤的组织发生及病理: 根据不同的组织发生来源,主要有平滑肌肉瘤、间质肉瘤、中胚叶混合瘤。 1.子宫平滑肌肉瘤 最多见,约占45%。来自子宫肌层或子宫血管壁平滑肌纤维,也可来自子宫肌瘤肉瘤变。易发生盆腔血管、淋巴结及肺转移。巨检见肉瘤呈弥漫性生长,与子宫肌层无明显界限。若为肌瘤肉瘤变常从中心开始向周围播散。剖面失去漩涡状结构,常呈均匀一片或鱼肉状。色灰黄或黄红相间,半数以上见出血坏死。镜下见平滑肌细胞增生,细胞大小不一,排列紊乱,核异型性,染色质多、深染且分布不均,核仁明显,有多核巨细胞,核分裂相>5/10 HP。许多学者认为核分裂相越多者预后越差(生存率:5~10/10 HP为42%,>10/10 HP为15%)。 2.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来自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两类。 (1)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少见。有子宫旁组织转移倾向,较少发生淋巴、肺转移。巨检见子宫球状增大,有多发性颗粒样、小团状突起,质如橡皮,富弹性,用镊夹起后能回缩,似拉橡皮筋感觉。剖面见子宫内膜层有息肉状肿块,黄色,表面光滑,切面均匀,无漩涡状排列。镜下见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侵入肌层肌束间,细胞质少,细胞异型少,核分裂相少(<10/10 HP),细胞周围有网状纤维围绕。很少出血坏死。 (2)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少见。恶性程度较高。巨检见肿瘤向宫腔内突起呈息肉状,质软,切面灰黄色,鱼肉状,局部有出血坏死,向肌层浸润。镜下见内膜间质细胞高度增生,腺体减少、消失。瘤细胞致密,圆形或纺锤状,核大,分裂相多(>10/10 Hp),细胞异型程度不一。 3.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 不少见。肿瘤含肉瘤和癌两种成分,又称癌肉瘤。巨检见肿瘤从子宫内膜长出,向宫腔突出呈息肉样,多发性或分叶状,底部较宽或形成蒂状。晚期浸润周围组织。肿瘤质软,表面光滑。切面见小囊腔,内充满黏液,呈灰白或灰黄色。镜下见癌和肉瘤两种成分,并可见过渡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