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疼痛
什么是直肠疼痛
?
直肠疼痛指肛门直肠区域的不适感,是肛门直肠疾病的常见症状。尽管内括约肌将肛管与直肠下段分开,但患者仍认为肛门区域的疼痛为直肠痛。因为肛管的皮肤、黏膜边界及肛周的皮肤含有神经纤维,故此区域的损伤疼痛比较强烈。当腹泻、便秘或大便干燥时疼痛会加剧。当有剧烈瘙痒感觉或排泄物为黏液、血液并伴有持续瘙痒时疼痛会加重,因为所排物质刺痛了皮肤及神经末梢。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病史及体格检查 如果患者自诉有直肠疼痛的话,检查有无出血,有无脓液等异常排泄物,有无皮肤破损及痔疮,有无炎症及其他损伤。直肠指诊是很有必要的。 查体后,应完善病史。要求患者形容疼痛,锐痛还是钝痛,烧灼痛还是割样疼痛。多久出现一次。捧便中或排便结束瞬间疼痛是否加重。患者是否有因害怕疼痛而故意避免排便的情况。什么情况下疼痛可减轻。 明确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伴随症状及体征。例如,患者感到疼痛时是否伴有出血。如果有,明确发生的频率,明确是在手纸上、排泄物表面还是便池里发现血液,是鲜红色还是暗红色。询问患者是否注意排泄物里含有黏液或脓液,近期是否有便秘或腹泻病史。明确最后一次排便时间,并询问饮食情况。
疾病治疗:
注意事项 需要时,可使用镇痛药膏或栓剂,并防止大便干燥。如果直肠疼痛是由痔疮下垂引起的,可使用冷刺激帮助下垂物回缩,以防止血栓形成并减轻疼痛。如果患者的条件允许,使患者处于截石位,抬高臀部以减轻疼痛。 还应让患者进行直肠乙状结肠镜等检查以明确直肠疼痛的原因。有时需要患者提供粪便标本。一股患者会对直肠部位的治疗或诊断检查感到尴尬,检查者应给予情感支持并尊重隐私。 特殊人群 (一)儿科指南 观察儿童直肠疼痛患者是否伴有出血及感染的体征(发热及烦躁)。儿童急性肛裂通常会引起直肠疼痛及出血,因患儿害怕排便时疼痛会导致便秘。如发现婴儿在排便时有疼痛可能,应检查是否有先天性直肠缺陷。任何自诉直肠疼痛的儿童均应考虑性虐待的可能性。 (二)老年人指南 因老年人通常会低估自己的症状,且患有肿瘤性疾病的风险较大,故应定期体检。 患者忠告 教患者如何进行热敷,如何使用坐浴疗法以缓解大多数肛门直肠疾病伴随的括约肌痉挛引起的不适感。并告知患者合理饮食、大量饮水,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可缓解排便疼痛。
预防预后:
病因 (一)直肠脓肿 直肠脓肿可发生于直肠或肛门的任何区域,并引起肛周疼痛。浅表脓肿可引起典型的持续性局部抽痛,并于坐位或行走时加重。深部脓肿引起的疼痛通常不明显,位于直肠上端或近下腹部,有时可伴有坚硬的肛门肿块。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乏力、肛门水肿及炎症、脓便、局部压痛等相关症状及体征。 (二)前列腺脓肿 此病有时会引起直肠疼痛。通常症状有尿不尽及尿频、排尿困难、发热。肛门指诊可触及前列腺压痛。 (三)肛裂 沿着肛线的细长裂口可于排便时引起直肠锐痛。典型症状为排便时烧灼感及剧烈疼痛,可持续至排便后4小时。对排便时疼痛的惧怕会引起急性便秘。患者还会出现肛门瘙痒及压痛,有时在排便后会在手纸上发现血滴。 (四)肛门直肠瘘 当肛管与皮肤之间的腔道被暂时性覆盖时会引起疼痛。疼痛会持续至排泄物清空。其他主要症状有瘙痒感,排泄物中含脓、血或黏液。 (五)隐窝炎 此病为少量粪便残存于肛门皱褶处腐烂引起感染造成的,会出现肛门钝痛、不适感及瘙痒。 (六)痔疮 痔疮造成的栓子或下垂会引起直肠疼痛,排便时加重,便后缓解。患者对疼痛的惧怕会引起便秘。通常伴有严重的瘙痒。内痔会引起间断的少量出血,通常于手纸或粪便表面发现。外痔于肛门括约肌外肉眼可视。 (七)痉挛性肛痛 此病时,直肠与骨盆底的肌肉痉挛会造成突然的严重的直肠疼痛,持续数分钟后可消失。患者通常自诉被疼痛惊醒,并伴有压力感或焦虑,进食或饮水可缓解。 (八)直肠癌 直肠疼痛、出血,里急后重感,质硬的无压痛肿块为直肠癌的典型表现。此种癌变较少见。 (九)其他病因 肛门性交 会引起炎症、黏膜层撕裂及不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