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角膜炎
什么是真菌性角膜炎?
真菌性角膜炎(fungal keratitis)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感染性角膜病变,致盲率极高。多发生于温热潮湿气候环境,尤其在我国南方、收割季节多见。常见致病菌为曲霉菌属、镰刀菌属、念珠菌属、青霉菌属和酵母菌属等。临床上较难诊断,容易误诊,常因治疗不当而造成失明。在我国,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病情况是,南方多于北方,多见于青壮年、老年及农民。全年散发,高峰在10~12月份。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表现: 1.起病缓慢、病程长,常在伤后数天内出现角膜溃疡,病程可持续达2~3个月。刺激症状较轻。 2.眼部有轻中度疼痛、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和视力下降。 3.前房积脓,特别是在早期,常为本病的特征之一。早期积脓呈白色,发展至严重阶段时,则呈淡黄色,质地黏稠不易移动,很难分清溃疡、脓肿或积脓,脓液内常含真菌。角膜后沉降物常为棕灰色粉末状、颗粒状或淡黄色浆糊状。 4.角膜溃疡因致病菌种不同,其形态不一致。早期溃疡为浅在性,表层有点状结节样浸润,呈灰白色或乳白色混浊;形状不规则,表面粗糙不平,与健康角膜界限清楚。坏死组织无黏性,易取掉。深在型溃疡,除自觉症状较重外,表现形似”匐行性角膜溃疡”,溃疡面平而粗糙,呈“舌苔”或“牙膏”状,高起于角膜表面。基质有菌丝繁殖,浸润较为致密。在溃疡向深部发展时,坏死组织脱落,角膜穿孔,或出现“露水”现象,可推测前房已消失。 5.病灶表面物质易于刮除。 6.严重者角膜变薄、穿孔,也可发生真菌性眼内炎。
疾病检查:
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 有农业性眼外伤史,典型的临床表现,是诊断的主要依据。可根据角膜植物损伤后的感染史,结合角膜病灶的特征,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实验室检查。角膜刮片GraIn染色和Giemsa染色,是早期诊断真菌常用的方法。还可使用10%~20%氢氧化钾湿片法、PAS染色和Gomori六胺银染色。真菌的培养可使用血琼脂培养基、巧克力培养基和Sabouraud培养基等。当角膜刮片及角膜培养均为阴性,而临床又高度怀疑为真菌性角膜炎时,可考虑作角膜组织活检确诊。共焦显微镜检查角膜感染灶,可直接发现真菌病原体(菌体或菌丝)。 鉴别诊断: 1.细菌性角膜炎 发病急骤迅猛,临床症状与体征一致,角膜组织溃疡灶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角膜后沉着物多为尘状,抗生素治疗有效。 2.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多有反复发作史,结膜反应较轻,溃疡灶呈地图或圆盘状;抗病毒性药物治疗有效;无角膜外伤史。
疾病治疗:
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 1、局部应用的抗真菌类药物,包括多烯类(如0.25%两性霉素和5%匹马霉素滴眼液)、咪唑类(如0.5%咪康唑滴眼液)和嘧啶类(如1%氟胞嘧啶滴眼液或眼药膏)。由于抗真菌药物较难透过眼组织,使用抗真菌滴眼液时,应频繁点眼,通常为每小时1次,且在临床治愈后,仍应维持点眼一段时间,以减少复发的可能性。还可结膜下注射抗真菌药,如两性霉素B 0.1mg或咪康唑5~10mg,每日或隔日一次。在点眼的同时,可使用全身抗真菌药。如静滴咪康唑10~30mg/(kg·d),分3次给药,每次用量一般不超过600mg,在30~60min内滴注。 2、并发虹膜睫状体炎者,应使用l%阿托品滴眼液或眼药膏扩瞳。本病忌用糖皮质激素。 3、对药物治疗无效,角膜即将穿孔、或已穿孔者,可施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术中应尽量切除感染的角膜组织,术后选用敏感的、毒性较低的抗真菌药物治疗,以防止感染复发。手术方式包括清创术、结膜瓣遮盖术和角膜移植术。
预防预后:
真菌性角膜炎的病因: 一般情况下,真菌不会侵犯正常角膜,但当眼外伤、手术或长期局部使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以及机体抵抗力下降或角膜炎症后及干眼症等情况时,可使非致病的真菌变为致病菌,引起角膜继发性真菌感染:或当角膜被真菌污染的农作物如谷物、枯草、树枝等擦伤及角膜异物挑除后引起真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为曲霉菌,其次是镰刀菌、白色念珠菌、头芽孢菌及链丝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