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皮肤瘙痒
什么是孕妇皮肤瘙痒
?
瘙痒是皮肤受到有害刺激而引起的一种不快感,是多种妊娠期皮肤病的常见症状,也可由非原发皮肤损害的其他疾病引起。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一、病史要点 对瘙痒患者应询问: 1.孕龄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瘙痒常见于妊娠后期,分娩后迅速消失;妊娠期皮肤病如妊娠疱疹、妊娠痒疹等发病时间较早,可于孕早、中期即开始瘙痒,持续至产后l一2个月。而其他疾病所致的瘙痒与孕周无明显关系。 2.既往病史 如前次妊娠有瘙痒病史,产后消失,再次妊娠复发,提示为妊娠期皮肤病或ICP。糖尿病、阴道炎等均可引起瘙痒。 3.诱因及影响因素 糖尿病并发外阴白色念珠菌感染时可诱发瘙痒,发热、皮温升高时可诱发或加重瘙痒。服用磺胺类、氨苄西林等药物可发生过敏性皮炎。通常夜间入睡时痒感明显。 4.瘙痒部位 由感染或皮损引起的瘙痒多位于患处,ICP瘙痒多在手、脚掌心及腹部,妊娠期皮肤病常见皮疹处瘙痒。 5.伴随症状 瘙痒伴黄疸提示梗阻性病变或ICP,瘙痒伴皮疹可见于各种皮肤病及药物过敏等。 二、体检及产科检查重点 1.一般项目 检查患者有无皮肤、巩膜黄染,瘙痒部位有无抓痕、脱屑、血痂等搔抓痕迹。皮肤湿度情况,有无皮肤干燥等。长期皮肤瘙痒、搔抓可致皮肤肥厚、苔藓样变、色素沉着或减退,可继发感染等。 2.皮疹情况 妊娠期常见的皮疹有丘疹、斑丘疹、疱疹、荨麻疹等。检查时应注意皮疹分布,药物疹、败血症所致皮疹分布较广,可呈全身分布。同时应区分皮疹类型。 3.外阴、阴道检查 性传播疾病如尖锐湿疣、梅毒、单纯疱疹等,皮损部位常位于会阴部、阴道,甚至宫颈。因此外阴、阴道窥器检查可发现各种赘生物、皮疹、疱疹、溃疡等皮肤损害。外阴白色病损时可见局部皮肤增生、角化、色素减退或沉着等改变。阴道分泌物性状如为稀薄的泡沫样白带提示有滴虫感染;如为豆腐渣样白带提示念珠菌感染;脓性白带常见于淋病等。 三、重要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感染存在,血胆红素升高可见于ICP或梗阻性黄疸;血糖升高为糖尿病。此外,病变处皮损活检可发现特异性病原微生物。
预防预后:
(一)皮疹 丘疹隆起于皮面,有局部颜色改变,见于药物疹、湿疹等。可进一步形成疣状,如扁平疣、寻常疣;在丘疹周围有皮肤发红的底l盘称斑丘疹,见于风疹、药物疹等;疱疹是高出皮面而含有液体的局限性突起,见于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妊娠疱疹等;荨麻疹为稍隆起于皮面的白色或红色的局限性水肿,常为变态反应所致。 (二)外阴是、阴道炎 妊娠期由于激素水平较高.外阴、阴道充血,阴道分泌物增多,上皮细胞含糖原增加,易患念珠菌感染。表现为外阴皮肤瘙痒、疼痛或有烧灼感,阴道分泌物增多,性状异常或呈脓性,有异味,可伴有尿道刺激症状,如球频、尿急、尿痛等。病原学诊断需借助阴道、宫颈分泌物检查。 (三)妊娠期皮肤病 包括妊娠痒疹、虹娠疱疹及ICP,均是妊娠特发性疾病。其共同特点是妊娠期发生,产后消失,再次妊娠复发。患者一般情况较好。后两种疾病对胎儿有不良影响。 l.妊娠痒疹 较常见,表现为起于腹部、乳房、手脚背的粟粒大小的丘疹,周围有亮红色晕,伴明显瘙痒,搔抓后有一层黄色痂皮。产后即消失,也可持续数个月。 2.妊娠疱疹 目前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自妊娠2周至产褥期均可发病,常见于孕5—6个月。临床表现为乏力、发热。在剧烈瘙痒后出现疱疹,可发展至全身,以腕、下肢、股、脐周和臀部为重。以后成群或散在出现大疱、水疱或风团样皮损。产后l一2个月自行缓解。由于疱疹因子可经胎盘传给胎儿,可发生流产、早产和死产,少数胎儿出生后有类似皮损。 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mrab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一种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由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使胆盐沉积于皮肤,刺激其感觉神经末梢,引起瘙痒。表现为妊娠期皮肤瘙痒和黄疽,其早产率和围生儿病死率均高,对母体无严重影响。该病发生与雌激素增高有密切关系。 (1)病史:常见于妊娠晚期,双胎或曾应用避孕药的孕妇更易出现。多表现为孕28—32周出现全身瘙痒,多为首发症状,以四肢、腹部为甚;分娩后l一2d消失。15%~60%ICP孕妇在瘙痒后1~2周出现黄疸,分娩后1周内消失,而消化道症状较少。再次妊娠时容易复发,常可追间出家族史。 (2)体征:患者一般情况较好,无腹痛、纳差等肝炎症状,如有黄疸,一般为轻度。(3)辅助检查:正常孕妇血清甘胆酸<5μmol/L(3 mg/d),ICP孕妇血清甘胆酸水平较正常孕妇显著增高10~40倍,甚至100倍。重度ICP患者血清胆红素升高,部分孕妇肝功能检查SGPT轻至中度升高。B超可除外肝胆疾病,在部分患者可见其胆囊较正常孕妇增大。 4.荨麻疹 是一种皮肤、黏膜的过敏性疾患,以一过性局限性水肿伴剧痒为主要特征。 (1)病史:有进食高蛋白质食物或服药史,或接触粉尘、花粉、羽毛及蜂虫叮咬史。皮疹呈一过性,剧痒,可反复发作。 (2)体检:皮肤上大片风团,色鲜红或淡黄,大小不等,可独立存在或相互融合。 (3)辅助检查:皮肤过敏试验。 5.湿疹 是妊娠期较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其病程较长,经久不愈。病变较局限,多发于头皮、手、足、乳头、大小阴唇、肛门等处。其痒难忍,长期搔抓可致皮肤色素减退。 6.神经性皮炎 是因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所致的慢性皮肤病。发病部位多在颈部、上肢、股、肘部。皮损表现为融合的丘疹,边界清楚,瘙痒剧烈。反复搔抓可致苔藓样变。 (四)妊娠合并糖尿病 包括糖尿病合并妊娠及妊娠期糖尿病,主要因尿糖刺激外阴皮肤引起瘙痒。 (1)病史:有多饮、多食、多尿史或有家族史,既往有不良妊娠史如羊水过多、FGR、死胎、死产、巨大儿、畸形儿等。可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反复发作的外阴、阴道感染史,尤其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外阴瘙痒严重,包括会阴、尿道口及肛周,抓破皮肤、黏膜后可继发局部感染,经久不愈。 (2)辅助检查:只需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即可诊断妊娠期糖尿病:①两次空腹血糖≥5.8 mmol/L;任意血糖≥11.1 mmol/L,再测空腹血糖≥5.8mmol/L。②口服糖耐量试验有2项异常。只需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即可诊断妊娠合并糖尿病:①有症状,任意血糖≥11.1mmol/L。②空腹血糖≥7.0mmol/L。③75 g糖耐量试验:2h血糖≥11.1mmol/L。B超检查可发现羊水过多、巨大儿、胎儿畸形等异常。 (5)药物引起的瘙痒 药物过敏出现皮疹、接触性皮炎、剥脱性皮炎等过敏性反应,常伴瘙痒、黄疸。其皮疹类型多样,可见斑疹、丘疹、疱疹,甚至大疱等。引起药疹的药物有磺胺类、抗结核药、青霉素类、解热镇痛药、阿托品等。根据用药史及皮损,不难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