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硝酸盐中毒(中医)
什么是亚硝酸盐中毒(中医)?
腌菜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进食这些腌制品中的硝酸盐,被道中的细菌还原为亚硝酸盐,可引起亚硝酸盐中毒。亚硝酸盐是氧化剂,能够使血红蛋白被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携带氧的能力明显下降,造成人体的组织缺氧,重要脏器的功能障碍。此外大剂量亚硝酸盐使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血管舒缩中枢和呼吸中枢麻痹,并可直接作用于周围血管平滑肌,产生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甚至可致循环衰竭。入口服0.3~0.5 g可引起急性中毒,1~5 g可致死。中毒的临床表理与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相同,主要是组织缺氧引起的各种相关症状,严重者可致心肌损伤、意识障碍和昏迷。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临床表现】 1.潜伏期 通常在l h之内,有些患者在食入数分钟后即出现症状。潜伏期长短因摄入量而异。 2.神经系统症状 常为首发症状,表现为头晕、头部胀痛、耳鸣、黑朦、乏力、怕冷、手脚麻木等,严重者发生呼吸急促、烦躁不安、抽搐、昏迷。 3.胃肠道症状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4.发绀 高铁血红蛋白超过20%时会出现发绀。 5.其他 病情严重时会出现重要生命脏器的功能异常,如心悸、心率增加、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
疾病检查:
【诊断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血浆高铁血红蛋白定性分析。 2.血浆高铁血红蛋白定量分析。 正常人血中没有或仅有极微量的高铁血红蛋白。 (二)临床诊断思维 1.诊断 (1)有误服亚硝酸盐或进食腐败变质蔬菜、饮用苦井水史。 (2)皮肤粘膜呈青紫色,不能用心、肺疾病解释的唇、甲发绀。 (3)静脉血呈紫黑色。 (4)血液定性分析证实血中有高铁血红蛋白存在,定量测定血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正常。 2.危重指标 (1)意识障碍,昏迷、抽搐、休克、肺水肿。 (2)血中高铁血红蛋白超过30%。 【鉴别诊断】 (1)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有该类化合物的接触史、除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外,可伴有溶血性贫血,中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2)硫化血红蛋白血症:为硫化氢中毒所致,也可伴发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硫化血红蛋白血症的血液呈褐色,硫化血红蛋白血症用美蓝治疗无效。硫化血红蛋白测定可助诊断。 (3)先天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系由于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系统缺乏引起,出生后即有发绀、全身症状轻微,一般不需治疗。 (4)当毒物摄入史不明确时,需除外心,肺疾病所致发绀。尚需除外某些药物引起的发绀,能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药物有醋酰苯胺、非那西汀,亚硝酸盐类、磺胺噻唑等。
疾病治疗:
【治疗】 (1)洗胃尽早彻底洗胃,继之用硫酸钠导泻。 (2)吸氧: (3)特效解毒剂:亚甲蓝(美蓝),是一种氧化剂,进入体内后,被酶还原成还原型亚甲蓝,后者再将高铁血红蛋白还原成正常血红蛋白,恢复其携氧能力。如此引起反复还原作用,用量小,起效快。治疗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亚甲蓝溶液1~2 mg/kg,将l%的溶液加入25%葡萄精液20 ml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2 h重复注射。口服亚甲蓝的剂量为3~10mg/kg,分3~4次口服,但疗效较慢。 (4)维生素C:是一种还原剂,但需较大剂量,且作用慢。常用0.5~1 g加入到25%~50%葡苟糖20~40 ml中静脉注射或10%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最好与亚甲蓝同时使用。 (5)细胞色素c:重症病例可用细胞色素C每日0.25~0.5 mg/kg,加入10%葡萄糖中静滴。 (6)必要时可给与输血。
预防预后:
【病因机制】 亚硝酸盐中毒量为0.3~0.5 g,致死量为3.0 g。亚硝酸盐是一种氧化剂,吸收入血后引起氧化反应,使血红蛋白氧化成为高铁血红蛋白,后者与氧牢固结合而不易分离,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引起全身组织缺氧。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敏感,临床表现以神经系统缺氧后的异常表现为突出症状。中毒后还可引起呼吸困难、循环衰竭。亚硝酸盐对平滑肌具有松弛作用,特别是小血管平滑肌更容易受影响,表现为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新鲜腌制咸菜或变质陈腐的韭菜、菠菜、卷心菜、萝卜、莴苣等含有较多的硝酸盐。这些腌制和变质蔬菜中硝酸盐被肠道细菌还原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氧化剂,吸收后使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后者无携氧功能,使组织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