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疮
什么是杨梅疮?
杨梅疮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慢性全身性传染病。中医文献中在不同的时期称其为“霉疮”、“广疮”、“时疮”、“棉花疮”及“扬梅疮”等。本病的特点是早期多先在生殖器部位发生疳疮,然后全身皮肤、黏膜出现形态各异的杨梅疮;晚期形成杨梅结毒,常侵犯骨骼、内脏、神经引起严重后果。本病即西医的梅毒(syphilis)。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一)一期梅毒 主要症状为硬下疳和梅毒性横痃。 1.硬下疳 一般是感染梅毒螺旋体后2—4周后出现。90%以上发生在阴部,男性病人多见于阴茎冠状沟、龟头、包皮及系带;女性病人多在大小阴唇、子宫颈等处。此外,也可见于阴囊、肛门周围;极少数发生于口唇、舌、指、乳房等部位,往往容易被忽视。 硬下疳的数目通常为1个,稀有多发者。初为五自觉症状的小红斑,以后变为隆起之硬结,最后破溃、糜烂,形成渍疡。溃疡的特点是圆形或椭圆形,l一2cm大小,境界清楚,基底光滑,呈肉样红色,有浆性分泌物,触之硬如软骨,无自觉症状。也无压痛。分泌物中含大量梅毒螺旋体,传染性极强。 硬下疳即使不予以治疗,经1月左右,可以自然愈合,仅留一个浅表的疤痕或留轻微的色素沉着。 2.梅毒性横痃 又称“无痛横痃”。下疳出现扁l~2局左右,距离下疳最近处的淋巴结肿大,质硬。不粘连、不溃破,无痛,可持续数月之久。 (二)二期梅毒 约在硬下疳出现后6~8周发病。此时梅毒螺旋体经血循环播散至全身.可侵犯皮肤、黏膜、淋巴系统,有时可侵犯骨骼、眼及神经系统。传染性强。 1.前驱症状 头痛、低热、全身不适、关节酸痛、食欲不振等。 2.二期梅毒疹 共同特点是分布广泛、对称,无自觉症状,破坏性小。可表现为斑疹(玫瑰疹)、丘疹、毛囊性丘疹、瞢藓样疹、脓疱疹、蛎壳样疹等。掌跖梅毒疹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铜红色斑疹,境界清楚,有领圈样脱屑,具有特征性。 3.扁平湿疣 好发于外阴、肛周、乳房下等易摩擦浸渍部位,湿性丘疹形如扁豆,表面湿烂,有少量渗液,含大量梅毒螺旋体,传染性强。可融合成斑块,有时呈疣状或乳头瘤状,分泌物有臭味。 4.二期黏膜损害 多见于口腔、咽部黏膜,初为红斑,境界清楚。其后表面糜烂,呈乳白色,伴扁桃体肿大,知波及喉头.声带可出现声音嘶哑。 5.梅毒性脱发 又称“虫蚀样脱发”。主要侵犯后枕部,为指甲大小脱发斑,呈虫蚀状,可以再生新发。 6、骨与关节损害 可出现骨膜炎、骨炎、关节炎等损害。多发生于长骨,骨膜肥厚,有压痛,夜间较重。大关节肿胀,疼痛夜问明显,x线检查无异常发现。 7、梅毒性淋巴结肿大 全身淋巴结肿胀发硬,无痛。 (三)三期梅毒 三期梅毒一般发生于感染后3—4年,可侵犯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重要器官,危害甚大;梅毒血清阳性率降低,甚至转阴,传染性较小。 1.三期梅毒疹 主要为结节性梅毒疹和树胶样肿。 (1)结节性梅毒疹:结节如豌豆大到扁豆大,簇集成群,隆起皮面,呈铜红色,可破溃形成溃疡;或由中心部消退,边缘续生新疹,而呈环状、蛇形或卫星状。 (2)梅毒树腔样肿:发生时间较迟,破坏性最强。全身各处均可发生.但以头部、下肢胫前,臀部等处多见。初起为皮下硬结,逐渐扩大,中心液化坏死,形成溃疡,境界清楚,边缘锐利,分秘黏稠脓汁,状如树胶,故名树脏样肿。 2、三期黏膜损害 表现为坏死、溃疡,引起吞咽困难及发音障碍,鼻骨破坏,形成“马鞍鼻”。 3.三期骨梅毒 与二朝骨骼梅毒柏似,但分布较局限,疼痛较轻,可导致病理性骨折。 4.心血管系统梅毒 主要有梅毒性主动脉炎,主动脉瓣闭锁不全与主动脉瘤等。愈后不良。 5.神经系统梅毒 可引起脊髓痨及全身性麻痹性痴呆。 (四)潜伏梅毒(隐性梅毒) 梅毒感染后,无临床症状或症状消失,梅毒血清反应阳性,称为潜伏梅毒。一旦机体抵抗力降低,可出现梅毒症状。 (五)胎传梅毒(先天梅毒) 胎传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经胎盘传染给胎儿引起。胎传梅毒儿的母亲一定是梅毒患者。特点足不发生硬下疳。 1.早期胎传梅毒 皮损可在出生时,或出生数月出现,症状类似获得性二期梅毒。口周皲裂,愈后遗留放射状瘢痕,具有特征性。小儿发育不良,可有梅毒性鼻炎。 2.晚期胎传梅毒 一般5—8岁发病,最主要的症状为角膜炎,神经性耳聋与暗钦森氏齿。合称“哈钦森三联征”。
疾病检查:
【实验室检查】 1.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一期、二期皮肤或黏膜渗出性损害可查到梅毒螺旋体。 2.梅毒血清学检测_ (1)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常用的有三种:①性病研究实验室玻片试验。②血清不加热的反应素玻片试验。③快速血浆反应索环状卡片试验(RPR)可用作临床筛选,并可作定量用于疗效观察。 (2)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驻:包括有①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②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④梅毒螺旋体制动试验(TP1)等。这类试验特异性高,主要用于诊断试验。 3.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 特异性IgM类抗体(TP-IgM)检测,可作为梅毒治愈的判定方法。 4.组织病理检查 二期梅毒疹组织学改变以真皮浅层厦深层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及血管扩张、管壁增厚、内皮细胞肿胀为特点。 5.脑脊液检查 神经梅毒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及总蛋白量增加,梅毒血清反应阳性,胶体金试验阳性。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 根据病史,皮疹特点,实验室检查诊断。 2、鉴别诊断 (1)硬下疳与软下疳鉴别。软下疳是由杜克雷嗜血杆苗感染的性病,皮疹发于阴部,为多发性小溃疡,边缘不整齐,有脓性分泌物,伴有疼痛和压痛。局部淋巴结可以肿大压痛或出现破溃。梅毒检查阴性。 (2)二期梅毒疹与银屑病、玫瑰糠疹鉴别。 (3)梅毒扁平湿疣与尖锐湿疣鉴别。尖锐湿疣为红色、暗红色的菜花状、刺状赘生物,梅毒血清检查阴性,醋酸白试验阳性。 (4)梅毒树胶肿与瘰疠性皮肤结核鉴别。瘰疬性皮肤结核主要侵犯颈部、腋部淋巴结及周同皮肤,可形成溃疡及瘘管,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疾病治疗:
一、辨证论治 1.肝经湿热证 证候:多见于一期梅毒,皮疹为疳疮,色红质硬,溃烂而润,或伴有横痃;兼见胸胁胀痛,心烦易怒。口苦纳呆,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祛梅。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上茯苓、金银花、牡丹皮、虎杖等。横痃肿胀者,重用上茯苓。 2.血热毒益证 证候:多见于二期梅毒,周身起杨梅疮、杨梅疹,形态各异,疹色暗红或占铜也,而无痛痒;兼见全身不适,口舌生疮,咽干而红。便干溲赤;舌质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方药:清营汤加上茯苓、黄连、黄芩、栀子、大青叶等。毒结筋骨伴关节、骨骼疼痛夜甚,行走不便者,加五虎汤。 3.痰瘀毒结证 证候:患梅毒数年,头部或下肢出现树胶肿样损害,边缘整齐,腐臭不堪;舌紫暗.苔腻,脉弦滑。 治法:化痰散结,解毒活血。 方药:海藻玉壶汤合血晰逐瘀汤加减。结节较大者,加全蝎、蜈蚣等解毒活血通络;并加夏枯草软坚散结。 4.心气不足证 证候:多见于梅毒性心脏病,心悸不安,怔忡,健忘,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神疲气短,自汗盗汗;舌淡黯,苔少,脉细滑或结代。 治法:补气养心,化瘀解毒。 方药:方用炙甘草汤加减。加土茯苓解毒驱梅;气虚血瘀明显,舌唇紫绀者,加三七,丹参,山楂等。 5.肝肾亏损证 证候:见于晚期脊髓痨,患杨梅疮数十年,逐渐两足瘫痪或痿弱不行,肌肤麻木或虫行作痒,筋骨串痛.腰膝酸软,小便困难;舌淡嫩,苔水滑,脉沉细。 治法:温补肝肾,填髓息风。 方药:地黄饮子加减。肝风内动者,加钩藤、白僵蚕;痰湿阻滞者,加半夏、竹茹。 二、外治疗法 1.疳疮选用珍珠散外敷患灶,每日3次。 2.横痃、杨梅结毒未溃时,选用金黄膏;破溃时先用四黄膏;脓尽后再用生肌散;外敷患处,每日1一2次。 3.杨梅疹、杨梅疮,可用蛇床子、金银花藤、大青叶、川椒、紫花地丁、白鲜皮,煎汤外洗,每日1—2次。 三、西医治疗 目前临床上怡疗梅毒以西药为主。一旦确诊为梅毒,应及早实施驱梅疗法,并要足量,连续,保证疗程,规则用药。
预防预后:
霉疮毒气侵犯人体,循经入脉,血毒蕴盛。外溢肌肤,或滞留筋骨.或内犯脏腑,以致病情缠绵。霉疮毒气侵入人体的途径有,①精化染毒,即直接染毒,由于不清性交.阴器直接感受霉疮毒气。②气化染毒,即间接染毒,由于接触霉疮病人,或同厕、同寝、共食等感染霉疮毒气,毒从外入。③胎中染毒,系母患霉疮,遗毒于胎儿所致。 1.由精化染毒,经阴部直入肝经,致肝经湿热结聚,阴部生疳疮。 2.由精化染毒或气化染毒,霉疮毒气经肺脾或肝肾经脉传入,蕴滞血脉,外溢肌肤,故周身起杨梅疮、杨梅疹。 3.日久霉疮毒气夹瘀夹痰流注经脉、筋骨,致关节、骨骼疼痛;霉疮毒气郁滞.气血失和,肉腐戚脓.则出现树胶肿样损害,腐臭不堪。 4.毒滞日久,侵犯脏腑,心脏受损,心气不足;或耗伤肝肾,出现脊髓痨。 西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原体为梅毒螺旋体,亦称苍白螺旋体。梅毒螺旋体在体外不易生存,煮沸、干燥、肥皂水以及一般的消毒剂如升汞、苯酚、酒精等很容易将其杀死。 梅毒的传染源是梅毒患者。传染途径主要是:①性接触,未经治疗的病人在感染后的l年内最具有传染性;②血传播,患者血清且传染性,通过输血及共用针头可传染他人;③胎传;④少数可通过接吻、哺乳、剃刀、餐具烟嘴等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