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湿疹
什么是小儿湿疹?
小儿湿疹俗称“奶癣”,是奶癣是发生于1一2岁婴儿的过敏性皮肤病。特点是好发在患儿头面部,重者可延及躯干和四肢,瘙痒剧烈,患儿常有家族过敏史,多见于人工哺育的婴儿。主要原因为对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触物不耐受或过敏所致。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2~3个月的婴儿就可发生湿疹,1岁以后逐渐减轻,到2岁以后大多数可以自愈,但少数可以延伸到幼儿或儿童期。 1.好发于头面部,严重者可侵延颈部、肩胛部,甚至遍及全身。 2.皮损特点:常见以下三型。 (1)脂溢型:多发于出生后1一2个月的婴儿。皮损在前额、面颊、眉周围,呈小片红斑,上附黄色油腻性鳞屑,颈部、腋下、腹股沟常有轻度糜烂。 (2)湿型(渗出型):多发于消化不良、外形肥胖、3~6个月的婴儿。皮损有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 (3)干型(干燥型):多发于营养不良、瘦弱或皮肤干燥的1岁以上婴儿。应损潮红、干燥、脱屑,或有丘疹和浸润斑片,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3.因阵发性剧痒,患儿常摩擦搔抓患处。烦躁,哭闹不安。 4.可因搔抓皮肤破损而继发感染,引起附近核肿痛,伴有发热,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疾病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 0—2岁婴儿,好发于头而部,以红斑、丘疹、水疱、结痂为主,瘙痒。 2.鉴别诊断 (1)黄水疮(脓疱疮):多发于夏秋之际,有传染性。皮损好发于暴露部位,有脓疱、糜烂、蜜黄色结痂,有自身传船,脓水流到处发新疹。 (2)湮尻疮(尿布皮炎):发生在尿布接触部位,皮损为红斑、丘疹,境界清楚。
疾病治疗:
含皮质激素药物对轻症或范围小的湿疹可以选择;对面积大的湿疹或反复发作的湿疹,如果频繁或大量或长期应用含皮质激素的药物,会有全身和皮肤局部的副作用,可采用中药调理。 一、内治疗法 (一)辨证论治 1.胎火湿热证 证候:患处皮肤潮红水肿,可见丘疹、小水疱,抓痒流滋,甚则黄水琳漓、糜烂,结黄色痂皮;伴哭闹、烦躁不安、大便干、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凉血,利湿止痒。 方药:消风导赤汤加减。渗出多者,加马齿苋、车前草、黄柏。 2、脾虚湿蕴证 证候:患处上淡红斑,成片小丘疹、小水疱,瘙痒,抓破后结薄痂,或皮肤干燥脱屑;伴有消化不良,纳呆腹胀,大便稀溏或完谷不化;舌质淡。苔白或白腻,脉缓。 治法:健脾化湿止痒。 方药:小儿化湿汤加减。消化不良者,加鸡内金、生山楂;皮肤干燥脱屑瘙痒者。加当归、白蒺藜。 (二)中成药 导赤丸:清热泻火,用于奶癣胎火湿热正。 王氏保赤丸:祛滞、健脾、祛痰。用于奶癣脾虚湿蕴证。 启脾丸:健脾和胃。用于奶癣脾虚湿蕴汪。 二、外治疗法 1.渗液多者,选用马齿苋、车前草、黄柏等水煎,待温后外洗湿敷患处,每日2—3次。 2.结痂较多者,选用青黛膏或黄连锌氧油外搽,每日2次。 3.皮损于燥者,用润肌膏、黄柏霜外搽,每日 2—3次。
预防预后:
引起湿疹的原因很多,诸如花粉、动物皮毛过敏,诸如接触丝织或人造纤维过敏,日光、炎热、干燥都会引发小儿湿疹。其中食物是引发小儿湿疹的重要原因之一,如鱼、虾、牛奶、鸡蛋等高蛋白食物过敏常会引起小儿湿疹,所以对于小儿的饮食喂养是否得当,是防治小湿疹的关键。 《外科正宗·奶癣》:“奶癣,儿在胎中,母食五辛,父餐炙爝。遗热与儿,生后头面遍身发为奶癣,流脂成片,睡卧不安,瘙痒不绝。 1.禀赋不耐,后天喂养调护不当,脾胃失和,外受风湿热邪侵袭,蕴于肌肤而发病。 2.孕乳期母亲过食辛辣及荤腥动风之品,遗胎火湿热于患儿,外发肌肤而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