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脱屑(中医)
什么是皮肤脱屑(中医)
?
脱屑,又称皮屑或鳞屑,是指皮肤表面脱落的残片而言。其形状不同,有如糠枇、鳞片等;颜色各异,常见者有白色、银白、浅褐等;性质有的干燥,有的油腻。在正常情况下,脱屑是皮肤新陈代谢的自然产物,少量脱屑属生理现象,不能与病理性脱屑混同。脱屑可见于全身各处,本文只讨论躯干四肢的皮肤脱屑,头皮脱屑另立专条论述。另外,痂皮的来源、成分与脱屑不尽一致,亦不属本条讨论范围。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常见证候 血热风燥脱屑:鳞屑干燥呈白色,叠出不穷,鳞屑覆盖在红斑疹之上,兼有心烦,口渴,大便干燥,小便短黄,舌质红,苔薄黄,脉微数等。 血虚风燥脱屑:鳞屑干燥呈白色,细小。层层脱落,鳞屑附于浅红色斑片之上,皮肤干燥,有时头晕目眩,面色咣白,舌质淡,苔薄,脉沉细。 风热外袭脱屑;鳞屑呈糠枇状,附于黄红色圆形或椭圆形斑疹上。多见于胸背部;亦可见白籽j状鳞屑,附于淡红色圆形斑块上。无明显全身症状,或初起感周身不适,发热,咽干。舌红,苔薄黄,脉微数。 风湿蕴肤脱屑:鳞屑细薄,油腻状,附于边界不清的斑片上,多见于胸背、腋下及鼠蹊等处,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舌质正常,苔薄,脉濡缓。 毒热炽盛脱屑:全身皮肤潮红,表面有大片皮屑呈叶状脱落。手足部位脱屑犹如脱手套、脱袜子一样。常伴高烧。头痛,恶心烦躁,口干渴饮。舌红,苔黄燥,脉洪数。
疾病治疗:
血热风燥脱屑与血虚风燥脱屑:治疗方面血热风燥脱屑,以凉血清热为法,常选用土茯苓丸。或克银一号方;血虚风燥脱屑,以养血滋阴润燥为法,常选用养血润肤饮,或克银二号方。 风热外袭脱屑与风湿蕴肤脱屑:风热外袭脱屑治以散风清热凉血法,常用方为消风散加减。风湿疆肤脱屑,治以祛风除湿法,常用方为疏风除湿汤。二者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有热,后者有湿,虽同有风之见症。但湿热之别显而易见。 毒热炽盛脱屑:以治标为主,治宜清营解毒,常用方为清瘟败毒饮加减;若病情进一步发展。阴伤毒陷。皮屑大量剥脱,而且出现高烧,神昏,烦躁,舌红绛,苔净,脉沉细,则以治本为主。法拟滋阴增液,清热解毒,方用增液解毒汤。 总之,皮肤脱屑应注意其性状,如干燥者多属风、热、毒、血虚;油腻者多与湿有关;糠枇状、云母状者病情较轻;大如叶片或手套样者病情危重。
预防预后:
血热风燥脱屑与血虚风燥脱屑:此二证常见于白庀。其病因病机均与风燥有关,但二者有血热、血虚之别。血热风燥脱屑系因素体阳热偏盛,血热外壅肌肤,热盛生风化燥,肌肤失养而拄病;血虚风燥脱屑由病久不退,血虚生风化燥,肌肤失润所致。二证的共同点是脱屑均表现有燥象,如脱屑质地干燥,叠出不穷,层层脱落。不同点是:血热风燥脱屑除有一派热象(如心烦,口渴饮冷,大便干燥,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微数)外,其脱屑发展很快,不断有新的斑疹出现,斑疹呈鲜红色,揭去鳞屑则有点状出血现象;血虚风燥脱屑除有阴血亏虚表现(如头晕目眩,面色不华,咽干口渴不欲饮,舌淡,苔少或净,脉沉细)外,其脱屑病程较长,发展缓慢,一般无新起皮疹,斑疹色淡红或黯红色。 风热外袭脱屑与风湿蕴肤脱屑:此二证均有风邪所致,但病因病机尚有区别。风热外袭脱屑是由于血热受风,以致营卫失和,闭塞肌所致。临床特点是:鳞屑细碎色白,呈糠枇状,附于淡红色或黄红色斑疹(呈椭圆形长轴与皮纹一致)之上,有时兼见有表热之象(如周身不适,轻度发热,舌红,苦薄,脉浮数)。 毒热炽盛脱屑:本证由于内热偏盛。复受药毒,毒热内蕴,迫及营血,外壅肌肤而为患;更有甚者,毒热化火,灼伤阴液,毒火内陷,攻伐脏腑。本证在临床上不难辨认:①多有用药(内服或外用)史,发病突然。②脱屑呈叶状,层层剥脱,甚或手足部呈手套、袜状脱落。当毒热炽盛脱屑为正盛邪实阶段时,皮肤潮红,脱屑不甚广泛。兼见发烧、头痛、口揭饮凉、舌红、脉数有力等症。 (诸病源候论 干癣候):“干癣但有匡廓,皮枯索痒。搔之白屑出是也。皆是风湿邪气,客于腠理。复值寒湿,与血气相捧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