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性眩晕
什么是位置性眩晕?
本病是一种不伴听力障碍的头位改变诱发性眩晕病,预后良好。眩晕发作时于特定的位置,体位或头位改变时,突发剧烈旋转性眩晕。中医认为此病多属肝风,治宜平肝熄风,调理气血,可用逍遥散加白蒺藜、川芎、丹参、鸡血藤之类。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1.体位或头位改变,患耳处于特定的位置时,突发剧烈旋转性眩晕。部分患者可于睡梦中侧身时引发眩晕而惊醒。 2.眩晕发作时于特定的位置可观察到或诱发自发性眼震,眼震快相方向指向对侧。 3.发作时无耳鸣、耳聋。头位改变后症状随即消失。 4.病程持续数周或数月,少数患者可持续数年。
疾病检查:
诊断检查: 做位置性眼震检查时,存在方向固定的典型眼震和眩晕。 鉴别诊断: 1.第4脑室肿瘤 肿瘤增大时症状较典型,主要表现为位置性眩晕、头痛、颅内高症、强迫性头位。应行CT检查及其他检查。 2.颈性眩晕 由颈椎骨质病变、颈椎系软组织病变,以及颈椎可逆性功能障碍所致。以眩晕为主症,多呈旋转感与摇晃感,反复发作,与颈部活动和一定的头位有关,常于坐起或卧倒时诱发。发作时间多为数秒至数分钟,有时可合并视力障碍、耳鸣、头痛、意识障碍、恶心呕吐等。颈部有压痛点,颈椎X线照片有助于诊断。
疾病治疗:
治疗: 1.适当应用镇静剂,如地西泮、苯巴比妥,可配合西比灵。 2.习服疗法。有意取激发眩晕症状的头位,反复进行。多次进行后即产生习服效果,眩晕渐失。 3.病程经久不愈,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者,酌情考虑后壶腹神经切断术或迷路破坏术。 4.中医认为此病多属肝风,治宜平肝熄风,调理气血,可用逍遥散加白蒺藜、川芎、丹参、鸡血藤之类。
预防预后:
与耳石器的病变有关。迷路自发变性、头部外伤、中耳炎、耳硬化症、镫骨手术后、前庭动脉闭塞等,可致耳石器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