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
什么是胃息肉?
胃息肉(gastrie polyp)是指突出于胃黏膜的良性隆起性病变,表面常较光滑。息肉多无症状,往往是在内镜或x线检查偶尔被发现。较大的息肉可引起消化系统症状,如腹部不适、腹胀、上腹痛、上消化道出血等,但多因症状轻微和不典型而被人忽视。根据病理形态常将胃息肉分为肿瘤性、错构瘤性、炎症性和增生性四类。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息肉多无症状,往往是在内镜或x线检查偶尔被发现。较大的息肉可引起消化系统症状,如腹部不适、腹胀、上腹痛、上消化道出血等,但多因症状轻微和不典型而被人忽视。位于幽门或贲门口的息肉可引起不全梗阻的症状。
疾病检查:
临床上绝大多数的息肉为增生性息肉和错构瘤性息肉,前者多发生于胃窦,后者以胃体、胃底居多。腺瘤性息肉相对少见,因此胃与大肠病变不同,息肉癌变较少,却以溃疡癌变居多。胃息肉好发于胃体、胃窦部,绝大多数息肉直径小于2cm。一些黏膜下肿物也可表现为息肉样形态,如平滑肌瘤、脂肪瘤、神经鞘瘤、异位胰腺等,需超声内镜检查进一步明确。
疾病治疗:
胃息肉的治疗概要: 胃息肉处理原则是小的增生性息肉或炎性息肉。伴有胃黏膜的活动性炎症,根除Hp可以使部分息肉消退。有蒂息肉常采用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法。外科切除术,息肉摘除术前、术后的处理。 胃息肉的详细治疗: 治疗 胃肠道息肉的处理原则是小的增生性息肉或炎性息肉,因无癌变潜能可以不作处理,患者有要求,可予以微波或射频治疗。但对于较大的息肉,以及组织学证实为腺痛性息肉者,为避免引起息肉出血、梗阻或癌变,一旦发现即行摘除。 (一)抗Hp治疗 发生于胃窦的增生性息肉与Hp感染有关,常伴有胃黏膜的活动性炎症,根除Hp可以使部分息肉消退。 (二)内镜下息肉摘除术 有蒂息肉常采用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主要适合消化道扁平隆起型息肉的切除。一般先用内镜注射针沿病灶周围黏膜下层注射1:10 000的肾上腺素氯化钠溶液2一10 ml,使病灶明显隆起,再直接用带刺的圈套器套住隆起病灶后慢慢收紧圈套通电,用切割电流进行高频电切。 (三)外科切除术 适合较大息肉引起梗阻或不适合内镜摘除者。息肉癌变若内镜下摘除证实蒂部无癌细胞浸润者均属早期癌,无需外科治疗。但蒂部有浸润或不能确诊癌浸润深度则应作外科切除术。 (四)息肉摘除术前、术后的处理 术前常规检查患者出血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较大息肉切除术后,为防止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一般需住院留观。因溃疡形成是息肉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5%,多手术后一周内发生,故给予胃、十二指肠息肉切除术后的患者常规质子泵抑制剂抗溃疡治疗2周。胃、十二指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发生率0.2%~7%,术后24小时内出血主要原因是息肉切除过程中电凝不完全,而迟发性出血(术后数天)则源于息肉切除部位的溃疡形成。术后出血患者常规止血及抑酸治疗绝大部分可以有效,部分出血患者需要介入或外科手术止血。
预防预后:
引起息肉的病因目前并不清楚,不同类型的息肉病因可能不同:发生于胃窦的息肉多为小凹上皮增生型息肉,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有关,常伴有胃黏膜的活动性炎症,腺痛少见,以不典型增生为特征。发生于胃体胃底息肉,多为胃底腺型息肉,属错构瘤性,Hp感染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