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痈
什么是外痈?
痈是一种发于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痈,是气血为毒邪壅滞不通的意思,随处可生,有外痈和内痈之分。内痈是生于脏腑,外痈则生于体表,本节只论述外痈。外痈由于发病部位的不同,也有许多不同的名字。如生于颈部的颈痈,生于腋下的腋痈,生于脐部的脐痈,生于胯腹部的胯腹痈,生于委中穴的委中痈。这些痈分别生于人体的上、中、下二三个不同的部位,它们在病因病机及症状方面虽各有不同的特点和差异,但也有一定的共性,故合并在本节中论述。痈之大者,称为发,故在中医文献中所称为发的,也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和蜂窝织炎。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其发无定处,随处可生,可发于任何年龄,性别,一般不会损伤筋骨,也不会造成陷证。其特点是:发病迅速,局部光软无头,红肿热痛明显,范围约6—9cm,易肿、易脓、易溃、易敛,纯属阳证。
疾病检查:
【诊断】 本病可发于身体各处,任何年龄、性别都可发病。根据病程可分为三个时期: 初期:患处突然肿胀,局部光软无头,很快结块,表皮焮红(特殊部位的痈,初起皮色如常),灼热疼痛,随后逐渐扩大,变成高肿坚硬,疼痛加剧。轻者一般无全身症状,重者可见恶寒、发热、头痛、泛恶等全身症状。 成脓期:约7天左右,局部肿势逐渐高突。疼痛加剧,痛如鸡啄。肿块局部按之中软应指者,为脓已成。有发热持续不退,便秘溲赤等全身症状。 溃后期:溃破脓出黄白稠厚,或夹有紫色血块。若排脓通畅,则局部肿消痛止,约10天左右。即收口而愈。 病变在深部者,初起局部红肿不明显,常只有局部水肿和深压痛,但全身症状较明显,可有高热、寒战、头痛、全身无力等症状。发于口底、颌下的喉痈,可发生喉头水肿和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均明显升高,并与病情的轻重成正比。 【鉴别诊断】 1.痄腮 多见于儿童,发于腮部,以耳垂为中心的色白漫肿,触之边界不清,濡肿不甚硬,酸胀少痛,常双侧发病,不化脓,1周左右消退,并具有传染性。 2.骨核 头面、口腔等部位的疾病,可引起颈部臖核,其结核肿形较小,皮色如常,推之能活动,一般不化脓。 3.发颐 在皮肤疏松部位突然出现红肿,蔓延成片,中心红肿明显而周围较淡,灼热疼痛,较痈为大,边界不清,3—5天皮肤湿烂、破溃,或中软不溃,伴明显的全身症状。
疾病治疗:
以清热解毒和营为主,并根据发生不同的部位而分别采用,上部的兼疏风。中部的兼解郁,下部的兼利湿。 1.内治 (1)热毒凝结证 证候:局部皮肤焮红,灼热肿痛,光软无头,结块;可伴恶寒、发热、头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若发于上部者,可选用牛蒡解肌汤以祛风清热、化痰消肿;发于中部者,可选用柴胡清肝汤以清肝解郁、解毒消肿;发于下部者町选用五神汤以清热解毒利湿。 (2)热盛肉腐证 证候:局部红肿灼热,疼痛剧烈;伴有高热、口渴、头痛、食欲不振,便秘溲赤;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泻火解毒,托毒透脓。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透脓散加减。 (3)气血虚弱证 证候:脓液稀薄,新肉不生。疮口愈合慢;伴面色苍白无华,倦怠乏力,食少;舌淡胖,苔少,脉沉细无力。 治法:补益气血,托毒生肌。 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2.外治 (1)初期:金黄膏(散)、玉露膏(散)外敷;也可用鲜草药如蒲公英、野菊花等捣汁外敷。 (2)中期:脓熟切开排脓,发于口底及颌下的痈要防止喉头水肿,压迫气管而室息致死,必要时尽早切开减压;溃后用九一丹、八二丹药线引流。 (3)后期:脓尽新生,用生肌散掺于生肌玉红膏或生肌白玉膏敷贴。 3.其他疗法 可选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预防预后:
本病多为外感六淫邪毒,及过食膏粱厚味,损伤脾胃导致湿热火毒内生,或外来伤害,感受邪毒等,导致邪毒壅聚,致使营卫不和,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而成。此外按照病位不同,发于上部的,如颈痈,以风温、风热为多;发于巾部的,如腋痈、脐痈,以气郁、火郁为多;发于下部的,如胯腹痈、委中毒,以湿热为多。 西医学认为本病的致病菌主要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炎症可由皮肤和软组织损伤处感染引起,亦可由局部化脓性感染病灶直接扩散,或经淋巴、血液传播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