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鳞状细胞癌
外阴鳞状细胞癌(vulvar squamous cell carcinoma)是最常见的外阴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绝经后妇女,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近年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1.症状 主要为长时间持续久治不愈的外阴瘙痒和各种不同形态的肿物,如结节状、菜花状、溃疡状。肿物合并感染或较晚期癌可出现疼痛、渗液和出血。2.体征 癌灶可生长在外阴任何部位,但大多数发生于大阴唇,也可发生于小阴唇、阴蒂和会阴。"
疾病检查:
诊断主要根据:①病史及症状结合妇科检查:早期可为外阴结节或小溃疡,晚期可累及全外阴伴溃破、出血、感染。应注意病灶大小、部位、与邻近器官关系及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有无增大。②组织学检查:对一切外阴赘生物和可疑病灶,均需尽早做活体组织检查,病灶取材应有足够的深度,避免误取坏死组织。活检时,为避免取材不准而发生误诊,可用1%甲苯胺蓝涂抹外阴病变皮肤,待干后用1%醋酸液擦洗脱色,在蓝染部位做活检,或用阴道镜观察外阴皮肤定位活检,以提高活检阳性率。③影像学检查:B型超声、CT、MRI。④膀胱镜检查、直肠镜检等有助于判断是否有局部或远处转移。
疾病治疗:
"1、手术治疗 0期:单侧外阴切除。Ⅰ期:ⅠA期外阴广泛切除;ⅠB期病灶位于侧边则行外阴根治术及病灶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若病灶位于中线则行外阴根治术及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Ⅱ期:手术范围同ⅠB期,若有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术后应放疗(腹股沟与盆腔淋巴结区域)。也可加用化疗。Ⅲ期:同Ⅱ期或伴尿道前部切除与肛门皮肤扫除。Ⅳ期:外阴广泛切除、直肠下段和肛管切除、人工肛门成形术及双侧腹股沟、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癌灶浸润尿道上段与膀胱粘膜,则需作相应切除。"
预防预后:
与以下因素相关:①与HPV(HPV16、18、31型)感染和吸烟相关,来自VIN,倾向于多灶性,多发生于年轻妇女;②与慢性非瘤性皮肤黏膜病变相关,如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和硬化性苔藓,倾向于单灶性,多见于老年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