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证
什么是痰证
?
“痰”与痰证的概念不全相同。‘痰”是指体内水液停聚凝结而形成的一种质稠浊而黏的病理产物。由痰浊停阻或流窜所表现出的证候,是为“痰证”。痰证的常见表现,一般有咳嗽痰多,痰质黏稠,胸脘痞闷、呕恶纳呆,或头晕目眩,形体肥胖,或神昏而喉中痰鸣,或神志错乱而为癫、在、痴、痫,或某些部位出现圆滑柔韧的包块,如瘰疬、瘿瘤、乳癖等,舌苔腻,脉滑。形成痰的原因与病机为诸种原因(如外感六淫、饮食不当、情志刺激、过逸少...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一)症状诊断学 方永奇等认为痰汪的主要表现:①咯痰,②喉中痰鸣,③舌苔腻,④脉滑。次要表现:(1)嗜睡,②胸腹痞闷,③肥胖,④口干不饮,⑤恶心呕吐,⑥口眼歪斜。诊断标准:①具备主要表现2项,②舌苔腻加次要表现1项,③咯痰加次要表现2项,④喉中痰鸣或脉滑加次要条件3项,⑤具备次要条件4项。 (二)体检诊断学 痰证胸闷、眩晕、耳鸣、嗜睡、肢麻、肥胖、咳嗽、少量痰、中等量痰、大量痰、稀痰、黏痰、白痰、腹胀、肢冷、腰酸、膝酸、尿多、夜尿多、舌胖、舌红、舌淡、舌淡红、舌暗、苔白、苔腻、脉弦、脓滑、脉细弱、步态不稳、口眼歪斜、喉中痰鸣、气短喘促、口干不饮、恶心呕吐、下肢浮肿等症状体征。
预防预后: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说明痰的生成与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水湿不化而凝聚密切相关;痰浊最易内停干肺,而影响肺气的宣发肃降,故痰证以咳吐痰多、胸闷等为基本表现。痰浊中阻,胃失和降,可见脘痞、纳呆、泛恶、呕吐痰涎等症状。痰的流动性小而难以消散,故常凝积,聚于某些局部而形成圆滑包块。痰亦可随气升降,流窜全身,如痰蒙清窍。则头晕日眩。痰迷心冲则见神昏,神乱。痰滞于肌肤,则见形体肥胖。苔腻、脉滑等为痰浊内阻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