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积胃病
什么是食积胃病?
小儿食积是小儿时期常见病与多发病,引起小儿食积的主要原因有饮食过量,超过小儿正常消化能力,久而久之形成食积。小儿食积的形成又是引起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而营养不良又是引起小儿体质虚弱的重要原因,以此而导致小儿免疫能力下降,常常引起小儿出现诸多疾病,所以对小儿食积必须引起重视。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食积是因小儿喂养不当,内伤乳食,停积胃肠,脾运失司所引起的一种小儿常见的脾胃病证。临床以不思乳食,腹胀嗳腐,大便酸臭或便秘为特征。食积又称积滞。与西医学消化不良相近。本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夏秋季节,暑湿易于困遏脾气,发病率较高。小儿各年龄组皆可发病,但以婴幼儿多见。常在感冒、泄泻、疳证中合并出现。脾胃虚弱,先天不足以及人工喂养的婴幼儿容易反复发病。少数患儿食积日久,迁延失治,脾胃功能严重受损,导致小儿营养和生长发育障碍,形体日渐羸瘦,可转化成疳,故前人有“积为疳之母,无积不成疳”之说。《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所记载的“宿食不消候”、“伤饱候”是本病的最早记载。其后《活幼心书》和《婴童百问》又分别提出了“积证”和“积滞”的病名。 《保婴撮要?食积寒热》说:“小儿食积者,因脾胃虚寒,乳食不化,久而成积。”明确指出了小儿食积的发生原因。
疾病检查:
食积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食积可以引起胸闷、腹胀、腹痛、厌食等临床表现,若不及时治疗,患儿的生长发育将受到影响。推拿治疗小儿食积,有效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疾病治疗:
治疗方法: 健脾消食,软坚散结。 方药组成: 三甲三仙散:穿山甲5g 、鳖甲5g 、龟板5g 、山楂10g 、麦芽10g 、神曲10g 、白术12g 、黄连9g 。 服用方法:本方既可作汤剂,又可作散剂。汤剂每日1剂,具体用法是:将上药置于医用煎药锅中,加水约500ml左右,浸泡药约25分钟,煎煮约30分钟,取出药汁,再加水300ml左右,再煎约15分钟,取药汁,合并2次药液,每日分6服。散剂制法是:将上药研为细粉状,每次用3~5g,每日分3服。 用药要点:方中穿山甲消食散结。鳖甲软坚散结。龟板消食软坚。山楂消一切饮食积滞,偏于消肉食。麦芽消一切饮食积滞,偏于消面食。神曲消一切饮食积滞,偏于消油腻陈腐。白术健脾和胃。黄连清泻积热。诸药相互为用,以奏健脾消食,软坚散结之效。 加减用药: 若大便干结者,加大黄、枳实,以泻热通便;若大便溏泄者,加茯苓,薏苡仁,以健脾利湿止泻;若腹胀甚者,加莱菔子、槟榔,以下气消食除胀;若气虚者,加黄芪,人参,以补益中气等。 注意事项:服用本方,必须坚持,不能半途而废。
预防预后:
1、伤食:由于乳食不节、喂养不当、过食厚陈,以致脾胃损伤,运化失司,升降失调,乳食停积而不化。 2、胃阳虚:如果胃阳盛,则多会而不清。苦出现胃阳虚,则饮食而闷胀,饮食易于留滞。进食生冷之物,容易导致胃伤。 3、脾阳虚:脾阳虚,就会食而不化,饮食停留,脘痞腹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