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颤
什么是舌颤
?
伸舌时舌体颤动不定,不能控制的称舌颤。舌颤又称“舌战”或“战舌”,(望诊遵经·望舌诊法提纲)中说:“舌战动者,病在脾。”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鉴别】 常见证候 肝风舌颤:见证有三:其一,伸舌时舌体翼翼扁动,并见高热、烦躁、神昏、痉厥,舌质红或紫绛,舌苔焦黑,脉多弦数。其二,舌颤并见四肢颤动拘急、行少不稳,或头痛眩晕,甚至突然昏仆等症。其三,舌现颤动,舌体萎缩,手足痿壁、局部肌肉瘦削,甚则舌强语言难出。 血虚舌颤:主要见证为舌淡红,伸舌时舌体蠕蠕微动,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食少、倦怠乏力、脉细弱等。 酒毒舌颤:主要见证为舌色紫红,舌体挺出颤动,手颤,幻觉,健忘,喜饮水,面部紫红,舌苔厚,脉滑数。 鉴别分析 本症与“弄舌”不同“弄舌”是舌头常不自主的伸出口外,旋即缩回。弄舌在小儿多为疳积或胃热,在成人则可与舌颤同时出现。如酒毒之人。
疾病治疗:
肝风舌颤:一、由高热伤阴、热极生风。此系邪热燔灼。风火相扇,筋脉失养所致,故舌颤与高热烦躁、神昏惊厥等同见。来势多急,治宜清热平肝熄风,羚羊钩藤汤加减;二、由肝阳化风,为平素肝肾阴亏之人,阳化为风。故肢体麻木或四肢颤动、少履不稳,治宜滋养肝肾,三甲复脉汤加减。三、由肝肾内损而成痿壁,损及奇经,病难速愈,治宜地黄饮子、虎潜丸等。 血虚舌颤:治疗以养血柔筋、补益心脾为主。归脾汤加阿胶、白芍、木瓜。 酒毒舌颤:治疗应戒酒与服药并举,方用葛花解醒汤。
预防预后:
肝风舌颤:一、由高热伤阴、热极生风。此系邪热燔灼。风火相扇,筋脉失养所致,故舌颤与高热烦躁、神昏惊厥等同见。来势多急。二、由肝阳化风,为平素肝肾阴亏之人,阳化为风。故肢体麻木或四肢颤动、少履不稳。三、由肝肾内损而成痿壁,损及奇经,病难速愈。 血虚舌颤:多由久病衰耗,血虚失养所致。张景岳说:“血液枯燥故筋挛”。肝主筋,循阴器而络舌,脾统血而络舌本,心主血而开窍于舌。心脾血虚,筋络失养故舌颤。特点为:多见于久病血虚之人。舌颤微动,舌色淡红,不似肝风舌颤之舌色红而舌颤亦翼翼大动。 酒毒舌颤:由饮酒太过,失于节制,年深日久。酒毒走审经络,灼耗阴精引起。证见舌色紫红,乃酒毒内蕴之象,舌挺而颤,手麻而颤,乃液亏筋伤之征。患者多是嗜酒成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