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强
什么是舌强
?
舌体强硬,活动不灵,谈吐不利者谓之舌强。本症在(内经)原名为“舌本强”。如《素问·至真要大论):“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舌本强”。后世简称“舌强”,或名“舌涩”、“舌謇”等。舌强与“舌卷”,都有活动欠灵活的共同点,但舌强是舌体强直而硬,舌卷是舌体卷缩不灵,病因相似,表现不同。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常见证候 风痰阻遏舌强:此证常见于中风患者。由于风痰所阻之部位不一,而症状轻重亦不相同。中于经络者,仅见口眼喁斜或半身不遂,神志清楚。舌强言语不利。伸出费力或歪向一侧,脉多浮弦、紧、滑等。中于脏腑者,多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喉中痰鸣如曳锯,牙关紧闭,撬开后舌亦强硬难出,吞咽不能,面赤气粗,脉弦紧。 热入心包舌强:常由温病热邪不解,内陷心包,证见壮热、神昏、谵语、舌强质绛、颧赤、白睛赤等,脉多洪太滑数。
疾病治疗:
【证治方药】 (一)肝风痰阻舌络 1,临床表现:舌体强硬,活动不利,言语不利,或伴舌歪。轻者伴面瘫、半身不遂,为中经络之证,重者昏迷不知人事,喉中痰鸣,口噤,气息相促,为中脏腑之证。舌苔白滑腻,脉弦、滑。 2,病因病机:中风病可见此证。肝风内动。痰浊上扰,舌络阻滞而致。 3,治法:平肝息风,祛痰通络。可分为几种情况立方用药。 4,方剂: (1)牵正散(《杨氏家藏方》)合转舌膏(《症因脉治》)加减。治无他症之舌强。 药物;全蝎6g,白附子10g,僵蚕10g,石菖蒲10g,桔梗6g,甘草6g。 方义:白僵蚕、全蝎息风通络,白附子,石菖蒲祛风通络,枯梗引药上行,甘草调中。 加减:痰热加连翘、山栀,便秘加大黄、玄明粉。 (2)羚羊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合牵正散加减。治半身不遂、面瘫中经络者, 药物:羚羊角粉3~6g(另冲),钩藤15g,石决明30g(先煎),菊花10g,竹茹10g,石菖蒲10g,天麻l0~15g,全蝎6g,僵蚕1Dg。 方义:羚羊角、钩藤、天麻平肝息风,石决明潜阳镇逆,竹茹和胃,菖蒲化痰,全蝎、僵蚕通络息风。 加减:有热者加黄芩、天竺黄、竹沥,血虚者加白芍、当归、川芎。 (3)涤痰汤(《济生方》)合苏合香丸(《局方》)。治神志昏迷中脏腑者。 药物:法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5g,石菖蒲10g,袒壳6g,竹茹10g。制南星10g,苏合香丸l粒(另研冲)。 方义:半夏、陈皮、南星。茯苓化痰,石菖蒲通窍,竹茹和胃,枳壳理气,苏合香丸芳香开窍豁痰。 加减;痰热加天竺黄、竹沥。抽搐加羚羊角、钩藤、全蝎。 (4)神仙解语丹(《医学心悟》)加减。用于上述诸证缓解后舌强失语者。 药物:石菖蒲10g,炙远志6g,天麻15g,羌活10g,制南星10g,自附子10g,全蝎6g,僵蚕10g。 方义;菖蒲、远志通窍,天麻、羌活息风,南星、白附子祛风化痰,全蝎、僵蚕通络息风。 加减:见肝阳上亢加钩藤、石央明,痰多加半夏、天竺黄。 5,变通法:气虚血瘀者可用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加牵正散,以益气化瘀为治。 (二)热盛风动 l,临床表现:多见于热病极期。高热,神昏,谵语狂躁,舌强,口噤,四肢抽搐,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红绛,苔黄干,脉数。 2,病因病机:温热毒邪逆传心包,热盛而肝风内动。 3,治法:清热泻火,开窍通络,息风定痉。 4,方剂:(1)牛黄承气汤(《温病条辨》),可用于神昏舌强,大便秘结,高热烦躁者。 药物:安宫牛黄丸1粒(另调服),如大便秘结,高热烦躁,用生大黄10~15g水煎进服, 方义:安宫牛黄丸清热泻火开窍。加生大黄攻下通里、泻火泄热,釜底抽薪。 (2)羚羊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合牵正散,可用高热抽搐舌强者。方见上证。 (3)三甲复脉汤(《温病条辨》)加减。用于热病后期,神昏痉厥舌强者。 药物:炙鳖甲15g(先煎),炙龟甲15g,生牡蛎15g(先煎),生地30g,白芍15g,麦冬15g,炙甘草10~15g。 方义:鳖甲、龟甲、牡蛎平肝潜阳,生地、白芍、麦冬、甘草救阴复脉。 加减:四肢抽搐均可加钩藤、天麻、羚羊角息风定痉。 【针灸治疗】 毫针法 取穴:廉泉、金津、玉液、风府。 方{击:毫针刺廉泉,针指向舌根部,不留针;金津、玉液粗毫针放血;风府向下颌方向刺人l寸,得气后不留针。 疗程:日1次,5~7次1疗程。 【评述】 舌强每见失语,故多见于脑病之中。每遇此症,必须全力抢救。待生命指征恢复后,可用针、药齐投而效。可参失语专条(神志门)。
预防预后:
主要见于中风,可伴半身不遂、神志昏迷等,由肝风痰阻所致。热病则以内陷心包,热盛生风为主,可见神昏、痉厥、烦躁,舌质红绛等。 风痰阻遏舌强:古代所说之外风直中者极少见,实际绝大多数是由里热生风,挟痰气上逆,闭阻经络,干扰神明而成。 热入心包舌强:温为阳邪,传变甚速,逆传心包者病起高热,迅即神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