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钙乳
什么是肾钙乳? 肾钙乳是指肾盏憩室内含钙微粒组成的混悬液,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尿石症。由于重力的关系,钙乳微粒的位置随体位的改变而有变化,其形成与尿路梗阻、尿液浓缩、慢性炎症有关。分为两种类型:①囊肿型,多在肾上盏;②积水型,肾下盏多见。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患者可有尿路感染的病史;有的病人有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史。与肾结石的临床表现相似,多数病人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有的病人可有腰痛、肾绞痛、血尿等症状。合并憩室感染时,腰痛可加剧,并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疾病检查: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特征性影像学检查多可确诊。 尿常规检查可有镜下血尿,合并感染时,尿中可有白细胞或脓细胞。 影像学检查:①B超:显示肾盏憩室或肾积水的液性暗区,内有圆形回声光团。②KUB平片:可见肾区内圆形的、密度不均匀的芝麻样的阴影。如摄立位片,阴影变为半月形,并可见特征性的钙乳下沉形成的液平面,此为典型的肾钙乳表现。③IVU:可显示肾钙乳与集合系统的关系。憩室颈部梗阻时造影剂不能进入憩室内。④逆行造影:IVU显影不满意时可行逆行造影,偶可见到憩室与集合系统的通道。⑤CT检查:仰卧位及俯卧位的扫描片上可见到钙乳微粒形成的半月形阴影随体位的改变而改变
疾病治疗:
1.对症处理合并感染时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2.手术治疗对症状明显、经常合并感染的肾钙乳原则上都应手术治疗。将憩室的顶部打开,吸净憩室内的钙乳。尽力寻找憩室的颈部,用电刀电灼颈部或用可吸收缝线缝合颈部使之闭合。大的憩室可用带蒂的大网膜填塞,以免局部形成无效腔。
预防预后:
肾钙乳是由许多直径为0.2~0.5mm的微细的含钙颗粒呈混悬状态存留于肾盏憩室、肾囊肿或积水的肾盏内所形成的混悬液。梗阻和炎症时,肾单位分泌和重吸收功能障碍、肾盏内尿液逐渐浓缩、使钙和磷酸盐等晶体成分呈饱和状态而沉淀下来,形成钙化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