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剥
什么是舌剥
?
舌苔剥落不全,剥落处光滑无苔,称为舌剥。根据其程度不同,中医文献中尚有剥脱苔,花剥苔、光剥苔、苔落、苔剥等名。多见于身体虚弱的男性儿童,成人亦偶见。多无自觉症状,偶有痒痛。主要有胃阴亏损和气阴两亏两类证候。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常见证候 胃阴虚舌剥:舌红苔剥,口干少津,不思饮食,食不知味,或食后饱胀,或干呕作呃,甚则噎膈反胃,大便干结难下,脉细数无力。 气阴两虚舌剥:舌淡红苔剥。短气乏力倦怠,五心烦热,盗汗,口干咽燥。脉细数。 鉴别分析 胃阴虚舌剥,舌质深红或光绛有裂纹,并伴有胃失和降(纳差、食后饱胀、干呕作呃)等症状;气阴两虚舌剥,舌质淡红,并伴有气虚(短气懒言、神疲乏力、自汗)阴亏(五心烦热、盗汗、口干便秘)等症状。
疾病治疗:
【证治方药】 (一)胃阴亏损 1,临床表现:舌苔剥落,口干少津,纳谷不馨,食后饱胀,干呕作呃,大便干结,小溲黄。舌质红绛,脉细无力。 2,病因病机:热病之后,余邪来尽,或久患脾胃失和之病,阴液亏损,胃失濡润。使律液气血不能上承于舌而致。 3,治法:养朗益胃,增液生津。 4,方剂: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加减。 药物:沙参12g,麦冬15g,炙甘草l0g,玉竹15g,天花粉12g,芦根15g,陈皮6g,生地30g。 方义:沙参、麦冬、玉竹、生地养阴益胃,天花粉、芦根生津清热,陈皮、甘草调中。 加减:食后饱胀加砂仁、蔻仁理气,干呕作呃加竹茹和胃。 5,变通法:可用益胃汤(《温病条辨》)加减。 (二)气阴两虚 1,临床表现:舌苔剥脱,形如地图,形状不定,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自汗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口燥,大便秘结。舌质淡红,脉细散。 2,病因病机:素禀胃气不足或气明两虚,或夏令汗出耗伤气阴,津气耗伤。气阴两虚,津液气血不能上承于舌而致。 3、治法:补气养阴,增液生津。 4,方剂:生脉饮(《脾胃论》)加减。 药物:太子参15g,党参15g,麦冬15g,五味子10g,黄芪15g,白芍10g。天冬10g,葛根6g。 方义:太子参、党参、五味于、黄芪补气,麦冬、天冬养阴,葛根升清,白芍敛阴。 加减;阴虚加生地、石斛养阴。 5,变通法:脾气阴虚者,可用六神煎(《三因方》)加乌梅、五味子等,健脾益气、养阴生津。 【医家经验】 鲍青治疗小儿花剥苔经验 健脾活血汤:黄精4~9g,太子参3~10g,山药10~15g,丹参5~l5g,焦三仙各6~9g,乌梅5~10g,五味子3~6g。 1,地图舌:以下药各选加1~2味,①黄芩3~6g,白蔹6~10g,白及5~10g;②生地4~6g,丹皮3~6g,赤芍3~10g;③肉苁蓉3~6g。菟丝子3~6g,山萸肉(或枸杞子)3~10g。 2,剥苔:①多数舌色偏红,加石斛3~5g,红花2~6g;②少数舌色偏淡,加木香2~6g,干姜1~3g;③苫腻减黄精,加藿香6~9g,陈皮3~6g;④纳呆加白术3~10g,术瓜3~10g;便溏加茯苓6~10g,莲子3~10g}便干加枳壳3~9g,槟榔3~10g;汗多加黄苠5~10g,浮小麦6~15g。地图舌疗程为2个月,剥苔为1个月。[鲍青。小儿花剥苔证治,中医杂志,1992,33(4):232~233)] 【评述】 《中医临证备要》记载:“舌苔中剥去一块如钱,或剥去数块,或满舌花剥如地图。”《舌诊研究》:“舌苔剥脱的地图舌,常见于过敏体质的小儿,常伴有湿疹、哮喘等过敏性疾瘸。也有因有寄生虫存在,诱发过敏而引起地图舌者。此类患儿除驱虫外,常需用补肾药以改善体质。用河车大造丸给地图舌患儿长期服用,常可使小儿哮喘减少发作或痊愈,同时地图舌也消失。”录之备存。 患儿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忌食辛辣厚味、油腻酒酪;多吃新鲜多汁的水果、蔬菜,常吃滋养胃阴的食品,如山药、红薯、胡萝卜、银耳、西瓜、梨等。有其他内脏疾患者,当同时治疗。
预防预后:
胃阴虚舌剥与气阴两虚舌剥:胃阴虚舌剥多因外感热病后期,胃中余热不清,耗伤胃阴;或因久患胃病或其它慢性疾病。日久阴液亏损,胃失阴渣的滋养濡润,故见舌苔剥落,甚则舌面光滑者,为“镜面舌”,是胃阴大伤之象,虑其胃阴枯竭,预后不佳。气阴两虚舌剥也大多由于外感热病后期,热邪久恋,伤阴耗气,而致气阴两虚;或暑令汗出过多,津气耗伤;某些慢性病晚期,亦可因久病而气阴俱伤,致使舌剥。 (国医舌诊学):“舌中剥蚀,边有腻苔者,湿痰蕴积也。” (中医诊断学):舌苔“若骤然退去,不复生新苔,或如剥去,斑斑驳驳地留存,如豆腐屑铺舌上,东一点西一点,散离而不连续,都是逆证。多因误用攻伐消导药,或误用表药,致胃气胃液被伤残,故现此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