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囊肿
什么是脾脏囊肿
?
脾脏囊肿(spenic cysts)较少见,可分为真性囊肿和假性囊肿两种。假性囊肿约占75%,与外伤或感染有关,其囊壁为纤维组织,无内村上皮,包括血肿、脓肿等。真性囊肿其囊壁附有上皮细胞层,有分泌细胞,包括单纯性囊肿、多囊脾、表皮样囊肿、包虫囊肿等。较小的囊肿无症状,巨大的囊肿可产生压迫症状,或在左上腹触及包块。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诊断要点 (1)脾脏单纯性囊肿;①脾实质内见到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囊壁光滑,后方同声增强{②脾脏多无明显肿大,外形正常,轮廓线清晰,如囊肿位于脾脏浅表部位时可看到脾脏局限性隆起;③病变大多数为单发,偶有多发;④囊肿合并感染时。囊内可见点状回声。 (2)多囊脾:①脾脏多显著增大,形态失常;②脾实质内可见大小不等多个液性暗区,轮廓清晰整齐;②为多囊性疾病,常同时伴有肝、肾的多囊病变。 (3)表皮样囊肿;①囊肿体积较大,伴有脾脏体积增大,形态欠规则;②囊肿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形态可不规则;③囊内液性暗区基础上可见分隔光带及细小散在光点;④囊肿扁方回声增强。 (4)脾包虫性囊肿:①脾脏增大,其内可探及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囊壁明显增厚;②在囊肿内可见多个小囊状回声附着在内壁上,为子囊回声或可见分隔光带及点状、钙化回声;③脾实质受压,多呈扁平状;④有畜牧区生活史,Casoni试验阳性可助诊断。 (5)假性囊肿:①脾实质内或包膜下可探及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无回声区;②囊内壁欠光滑,较厚,囊内可见分隔光带及点状、斑片状及条索状回声。 鉴别诊断 (1)脾包膜下血肿:呈新月状,内部可见细小光点,且有外伤史,脾区疼痛,可以鉴别。 (2)脾脓肿:边界回声增强,模糊,内部不清晰,可见点状、线样回声,有感染病史,脾区疼痛。 (3)囊性淋巴管瘤;一般位于脾脏周边被膜下,不规则。囊内可见线样分隔光带。 (4)脾脏动脉瘤:彩色多普勒显示瘤内血流可以明确诊断。 (5)胰尾部假性囊肿:多与脾脏紧邻或粘连,但脾脏外形轮廓较完整。 (6)左肾囊肿:左肾上极囊肿可通过深呼吸动作或变化体位加以鉴别。
预防预后:
假性囊肿与外伤或感染有关。真性囊肿包括单纯性囊肿、多囊脾、表皮样囊肿、包虫囊肿等。单纯性囊肿可能为实质内的淋巴管扩张引起。多囊脾为先天性多囊性疾病在脾脏的表现。包虫囊肿因感染球蚴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