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什么是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meouslymph node syndrome,MCLS)又称川崎病(K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血管炎综合征,幼儿高发。于1961年在日本首次发现并于1967年首先报道,病因至今未明。川崎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在我国及一些西方国家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首要病因。该病是一种血管炎综合征,以心血管系统的损害最为严重,有明显的地区和种族差异。此征是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超过了风湿性心脏病。川崎病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清楚,并且缺乏特征性实验室检测指标。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临床表现:本病好发于婴幼儿,80%以上患儿<3岁,男多于女。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一般为自限性,病程多为6-8周,有心血管症状时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1.一般症状 潜伏期为6日左右。发热为最早出现的症状,体温达38~40℃以上,可持续1—2周,呈稽留热或弛张热。 2.皮肤黏膜表现①皮疹:于发热同时或发热后不久发生,呈向心性、多形性,最常见为遍布全身的荨麻疹样皮疹,其次为深红麻疹斑丘疹,还可见到猩红热样皮疹,无水疱或结痂;②肢端变化:肢端变化为本病特点,在急性发热早期,手足皮肤广泛硬性水肿,指、趾关节呈梭形肿胀,并有疼痛和强直,与急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相似,继之手掌、脚底弥漫性红斑,体温渐降时手足硬性水肿和皮疹亦随之消退,同时出现膜样脱屑,即在指、趾端和甲床交界处,沿甲床呈膜状或薄片脱皮,重者指、趾甲亦可脱落;③黏膜表现:双眼球结膜充血,但无脓性分泌物或流泪,持续于整个发热期或更长些,口腔咽部黏膜呈弥漫性充血,唇红干燥、皲裂、出血或结痂,舌乳头突起呈杨梅舌。 3.心血管方面的表现 20%~25%未经治疗的川崎病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的异常,包括弥散性扩张和动脉瘤形成。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平均在发病后10日被发现,冠状动脉出现变化的高峰时间在发病后4周以内。川崎病也可发生其他心血管并发症,包括体循环动脉瘤、心肌炎、瓣膜炎(通常二尖瓣)、心包积液、体循环动脉瘤、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瘤破裂伴血性心包积液。 4.淋巴结肿大一般在发热同时或发热后3天内出现,质硬、不化脓、不发热。常位于单侧颈部,少数为双侧,有时枕后或耳后淋巴结亦可受累。
疾病检查:
诊断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C反应蛋白:CRP常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及病情转归情况。 (2)血沉:对川崎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大多数患儿的血沉有不同程度的增快。 (3)抗“0”滴度正常。 (4)血小板:在病程第2周血小板会逐渐上升超过正常,可以达到(500~1000)×10^9/L,平均700×10^9/L,该指标是诊断川崎病的一个最重要的辅助检查指标。血小板≥900×10^9/L被认为是冠脉瘤的高危因素。 (5)心肌肌钙蛋白:心肌肌钙蛋白(cTn)仅在心肌细胞表达,心肌有轻微损伤血清即可阳性。 (6)脑钠肽:脑钠肽为一种心内激素,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其血浆浓度增高。 (7)尿与脑脊液等检查尿中白细胞可能增多或有脓尿,脑脊液也可出现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白细胞增高。但各种体液的排泄物作细菌培养均为阴性。 二、诊断标准 由于川崎病病因不明,故不存在诊断试验,诊断须建立在临床特征的基础上,包括:发热至少持续5日以上,加上以下5项标准的任意4项:①双侧结膜充血不伴有渗出;②口腔黏膜的变化,如发红、干燥、唇裂、咽部充血、杨梅舌;③手足的变化,如急性期红肿、亚急性期甲周脱皮;④皮疹,主要出现在躯干部,可表现为斑丘疹、多形性红斑、猩红热样皮疹;⑤颈淋巴结肿大。如果有冠状动脉的异常,患者表现发热及其他3项标准亦能诊断川崎病。 鉴别诊断: 川崎病的鉴别诊断包括猩红热、金葡菌烫伤样综合征、Steve-Johnson综合征、药物反应、中毒性休克综合征、钩端螺旋体病、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麻疹。临床及辅助检查有助于除外这些情况。
疾病治疗: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治疗概要: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首选药物阿司匹林。持续用药到症状消失,血沉正常。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阻塞,则考虑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CABG。其他根据病情给予对症和支持治疗。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详细治疗: 【治疗】 主要是对症与支持疗法,包括减轻血管炎症和对抗血小板凝集。 【急性期治疗】 阿司匹林为首选药物,具有抗炎、抗凝作用。以往主张大剂量应用,每天30~50mg/kg;退热后可减为每天3~5mg/kg,持续用药到症状消失,血沉正常,共约1~3月。对发病10日以内川崎病的治疗,用丙种球蛋白不仅能减少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病率,而且能使疾病快速恢复及急性反应状态快速正常化,同时亦能改善心肌的功能。对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无效的患者,用甲基泼尼松龙30mg/kg冲击疗法。因为川崎病的血管炎以细胞因子血症为基础,故通过血浆置换疗法清除细胞因子有助于炎症停止。经心脏超声确认冠状动脉病变的情况下,用肝素每日150~300U/kg静脉滴注治疗。 【急性期后治疗】 对发生冠状动脉扩张或冠状动脉瘤的患者,阿司匹林应用至心血管造影提示冠状动脉病变消失为止。在开始10年不限制体力活动,以后则根据运动负荷试验或心肌灌注扫描确定。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阻塞,则考虑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CABG。如有与血栓相关的心肌梗死发生,则予相关治疗。 其他根据病情给予对症和支持治疗,有心肌损害者给予ATP、辅酶A等;若发生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等应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术;抗生素仅用于控制继发感染;一般禁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预防预后:
病因: 迄今尚未清楚,有以下几种推测:①感染:临床表现与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相似,但尚无病原学证明;②免疫反应:有人认为是机体对感染原的过敏反应参与了发病机制,唯尚缺乏确切依据;③其他因素:如环境污染、药物、化学剂、洗涤剂等。 病理改变: 川崎病的病理特点为全身性中小血管炎,其中以冠状动脉炎最为重要,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冠状动脉炎大多发生于病程第2~3周。按其受累的频率依次为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主干和右旋支,而左旋支少见。病变类型包括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等。动脉瘤可单发或多发,远端动脉瘤常与近端动脉瘤并存,孤立性远端动脉瘤罕见;动脉瘤可呈囊状、梭状或管状。动脉瘤大多于1~2年消退,但局部管壁已纤维化,内膜增生,故不能有效扩张,严重者可有血栓形成、管腔狭窄闭塞乃至心肌梗死,少数发生瘤体破裂。5%~10%的冠状动脉病变可发展成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病变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此外,还可有心包炎、心肌炎、脑炎、肝炎和肾炎等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