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血(中医)
什么是尿血(中医)
?
尿血,指血从小便排出,尿色因之而淡红、鲜红、红赤,甚或夹杂血块。本症在(素问)称“溺血”、“溲血”,(金匮要略)则称“尿血”。尿血与血淋概念不同。尿血多无疼痛,或仅有轻度胀痛及灼热感:血淋则小溲滴沥涩痛难忍。(丹溪心法·溺血):“痛者为淋,不痛者为溺血”,为二症区别要点。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鉴别】 常见证候 膀胱湿热尿血:小便短涩带血,色鲜红或暗红,甚或夹杂血块。伴尿道刺痛或灼热感,小腹胀满不舒。间有发热,口苦咽干,舌红蔷薄黄或薄腻。脉数。 肝胆湿热尿血:小便短赤带血,兼见发热口苦,渴不欲饮,纳减腹胀,恶心欲呕。胁肋疼痛,或身目发黄,舌边红,善黄腻,脉弦数。 心火亢盛尿血;小便带血深赤伴灼热感,面赤咽干,口舌生疮,渴喜冷饮。心中烦热,夜寐不安,舌质红绛,苔黄,脉洪数。 肾阴亏损尿血:小便带血鲜红,兼见头晕耳鸣,咽干,颧红盗汗,骨蒸潮热,精神萎靡,虚烦不寐,大便于结,舌红苔少,脉细数。 脾肾两虚尿血:小便带血淡红,面色萎黄,神疲肢倦。气短乏力,头晕耳鸣。纳减便溏,腰腿痠软,舌淡苔薄白,脉濡缓。 鉴别分析 膀胱湿热尿血与肝胆湿热尿血:均为实热证,系热邪偏盛迫血妄行所致。膀胱湿热尿血多因感受湿热外邪,或恣食膏粱厚味,滋生湿热,湿邪挟热蓄于膀胱,气化失司,故见小腹胀满而尿道热痛,全身兼症较轻;肝胆湿热尿血多因肝胆湿热内盛,下注睛胱,故见发热口苦,恶心欲呕,胁肋疼痛,全身兼症较重。前者治以清热利尿、凉血止血,方用小蓟饮子;后者治以泻肝清胆、凉血止血,方用龙胆泻肝汤酌加止血之品。 心火亢盛尿血与肾阴亏损尿血:皆为热证,系火扰络脉损伤所致。心火亢盛尿血,多因劳神太过,心火独亢,移热小肠,灼伤脉络,故见尿色红赤;肾阴亏损尿血,多因阳虚相火妄动,灼伤脉络,故见尿色鲜红或淡红。鉴别点在于:前者常伴心烦不寐,口舌生疮,治宜清心泻火、凉营止血,方用导赤散加味;后者常伴头晕耳鸣,骨蒸潮热,治宜滋阴益肾、安络止血,方用知柏地黄丸加味。 脾肾两虚尿血:属阳气虚衰之证,多因脾不统血,肾失封藏所致,故见小便频数而清长,血色多呈淡红。临床可结合脾肾两虚的兼症,进行鉴别。治宜健脾补肾、益气固涩,方用补中益气汤合无比山药丸,酌加止血之品。 此外尚有瘀血内阻于膀胱,血不循经而尿血者,其特点为血色紫黯,常挟血块。兼见排尿不畅,轻度刺痛,小便混浊,并见瘀血兼症,治疗应分析因伤致瘀、气虚血瘀或寒凝血瘀等不同情况,采用活血祛瘀诸法。临床上,辨血尿颜色对鉴别诊断颇有帮助,如尿色紫红或鲜红者多为实热,淡红者多为气虚,鲜红而伴有骨蒸劳热者多为虚热。尿色紫黯则为血瘀。
疾病治疗:
【证治方药】 1,阴虚火旺证 【主症】小便频数短赤带血,头晕目眩,耳鸣,神疲乏力,口干心烦,颧红潮热,腰膝酸软,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火,凉血止血。 【方药】知柏地黄丸。 知母10克 黄柏10克 生地黄15克 山茱萸12克 山药15克 丹皮10克茯苓10克 泽泻10克 加减:尿血明显,加大蓟10克,小蓟10克,旱莲草15克;低热,加银柴胡15克,地骨皮12克,炙鳖甲(先煎)12克;心烦失眠,加夜交藤15克,酸枣仁12克,黄连6克;头晕目眩,加菊花10克,钩藤10克。 2,脾肾两亏证 【主症】小便频数带血,尿血淡红,纳食减少,精神困惫,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腰背酸痛,舌质淡红,苔白,脉虚弱。 【治法】健脾益气,补肾固摄。 【方药】补中益气汤合无比山药丸。 黄芪20克 党参10克甘草6克 当归10克 白术10克 陈皮10克升麻6克 柴胡6克 山药15克内苁蓉10克 熟地黄15克 山茱萸12克 五味子10克 菟丝子12克茯神10克 赤石脂10克 巴戟12克泽泻8克杜仲10克牛膝12克 加减:尿血量多,加阿胶(烊化)10克,旱莲草15克,仙鹤草20克,炒蒲黄(包)9克;尿血日久不止者,加龙骨(先煎)10克,金樱子10克;头晕耳鸣,腰脊酸冷,畏寒神怯,加鹿角胶(烊化)10克,狗脊10克。 3,心火亢盛证 【主症】小便短赤,尿中带血鲜红,尿道灼热,伴心烦口渴,虚烦不眠,口舌生疮,舌尖红,苔黄,脉细数。 【治法】清心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小蓟饮子。 小蓟10克 藕节10克 蒲黄(布包)12克 滑石(布包)15克 木通6克 生地黄1 5克 当归10克 芦苇10克栀子10克 淡竹叶10克 加减:尿血甚,加仙鹤草20克,白茅根20克;尿血夹瘀块,尿痛,加桃仁10克,红花10克,琥珀(冲服)5克;大便秘结,加大黄8克;发热,加银花20克,连翘15克;心烦少寐,加川连10克,麦冬15克,夜交藤12克;阴虚口渴,加石斛10克,花粉10克,知母10克;遗精者,加金樱子12克,芡实10克。 4,热结膀胱证 【主症】发病急骤,初起多见恶寒,发热,通身骨节酸楚,口渴喜饮,少腹胀痛不适,尿道灼热,尿急,尿血鲜红,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导赤散。 生地黄15克 木通10克 竹叶10克 甘草6克白茅根30克 山栀子10克 小蓟10克 加减:兼见恶寒发热,加银花15克,连翘10克,荆芥10克;口干喜饮,加石斛10克,芦根10克,知母10克;尿少,少腹胀满,加黄柏15克,知母12克。 5,气滞血瘀证 【主症】尿血暗红或夹血块,多反复发作,伴腰部酸困,少腹刺痛拒按,或可触到积块,时有低热,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脉沉涩。 【治法】行气,化瘀,止血。 【方药】茜根散合蒲黄散。 茜根10克 当归15克甘草6克 贝母12克 侧柏叶12克羚羊角粉1克瓜萎15克红花10克 生地15克郁金10克蒲黄(冲服)12克 加减:兼有寒象,加官桂10克,黑姜10克,艾叶炭12克;有热象,加生地黄15克,丹皮12克;少腹有瘢积包块,加牡蛎15克,夏枯草15克,丹参20克,莪术10克。 6,热毒迫血证 【主症】初起多见形寒身热,渐至高热不退。汗出。口渴欲饮,烦躁不宁,头昏头痛,神疲乏力,尿血,色鲜红,或兼见衄血,皮肤紫斑,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泻火解毒,凉血止血。 【方药】黄连解毒汤加减。 黄芩12克黄连8克黄柏10克栀子12克 加减:尿血甚,加丹皮15克,生地黄12克,小蓟10克,藕节10克;津亏口干,加石斛10克,天花粉12克,芦根10克;火毒炽盛,加银花20克,青黛10克。 【其他治法】 1,中成药 (1)十灰散:每次6~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热毒炽盛,迫血妄行,尿血便血。 (2)知柏地黄丸:水蜜丸每次6克,小蜜丸每次9克,大蜜丸每次1丸,每日2次。适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之尿血。 (3)六味地黄丸:水蜜丸1次6克,小蜜丸每次9克,大蜜丸每次1克,每日2次。适用于肝肾亏虚,盗汗遗精,腰酸尿血。 2,单方验方 (1)白茅根30~60克,水煎服。适用于各种尿血。 (2)苎麻根10根,水500毫升,煎取200毫升内服。适用于一切小便出血。 (3)荠菜30~60克,水煎服。适用于阴虚尿血。 (4)鲜益母草捣汁,取100~200毫升,内服。适用于血瘀尿血有块。 3,食疗 (1)旱莲草煲瘦肉:旱莲草30克,猪瘦肉200克,共煎汤饮。适用于阴虚尿血。 (2)党参山药粥:党参30克,山药20克,阿胶12克,糯米250克。共煮粥,粥成加入阿胶烊化,用白糖调味服食。适用于脾虚尿血。 (3)金樱子粥:金樱子30克,芡实15克,粳米100克。金樱子煎水取汁,与芡实、粳米共煮粥,加盐调味服食。适用于肾气不固尿血。
预防预后:
凡泌尿系统疾病、尿路邻近器官疾病,全身性或其他器官疾病,都能引起尿血。中国传统医学认为,无论何种疾病引起的尿血,都是因为热扰血分所致,热蓄肾与膀胱是尿血的主要病理机制,但又与心火、小肠火、肝火下迫以及阴虚内热,损伤脉络有关,致使营血受热而妄行,血从尿出。尿血多因火旺,但有实火与虚火之分。实者多属暴起,尿血鲜红,尿时一般都有尿道灼热感觉;虚者多属病久不愈的慢性尿血之人,尿血淡红,尿时亦无灼热之感。 (类证治裁·溺血):”如肺肾阴虚,口干腰痠。六味九合生脉散。小肠火盛,血渗膀胱,导赤散。肝火脉洪。不能藏血,龙胆草汤加法。胆火溺血。头痛眩晕,当归散。溺血日久,肾液虚涸,六味阿胶饮……”。 《血证论·尿血):“一内因。乃心经遗热于小肠,肝经遗热于血室。…治肝经遗热,其证少腹满,胁肋刺痛。口苦耳聋,或则寒热往来,宜龙胆泻肝汤加桃仁、丹皮、牛膝、郁金“。 “是以血尿之虚证与女子崩漏之证无异,宜用四物汤加减治之。……又有肺虚,不能节制其下,以致尿后渗血者,审系肺阴虚,则兼气逆,痰咳,口渴等证,人参清肺汤主之。若肺阴虚,不能治下,则必有遗溺足冷。水饮喘嗽之证,甘草干姜汤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