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憩室
什么是尿道憩室?
尿道周围有囊性腔隙存在与尿道相通者,称为尿道憩室。属先天性病变。大多位于尿道球部及阴茎部,少数在尿道膜部。多为单发性,大小不一,大者可至鸡蛋大。大颈憩室有宽颈与尿道相通,但其远端有增厚的瓣膜样唇,造成尿道梗阻。细颈憩室合并感染及结石形成的较多。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临床表现: 少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尿道憩室较大者可有尿痛、尿频、尿急,性交疼痛和困难,尿失禁、排尿后漓沥,反复尿路感染,排尿梗阻。排尿时,憩室被排出的尿液急剧充盈,因而可见到阴囊部或阴茎阴囊部膨胀,尿后仍有尿滴沥,用力挤压膨胀肿块有助残尿滴出,肿块消失。在憩室远端尿道常有唇状瓣膜结构,导致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尿线无力细小,尿时用力。尿路感染常为突出症状,并有上尿路感染者多有高热、精神不安萎靡,胃纳欠佳、腹胀,尿频、尿气味较重,甚至脓尿。阴囊憩室处可有红肿发热感,压痛,甚至溃烂穿破,尿液从破口顺利排出,以致尿路感染症状反而好转。约15%病例并发憩室结石形成,用手可触及,结石可加重排尿困难及尿路感染。
疾病检查:
诊断检查:根据症状提供诊断依据,新生儿症状可极重。尿道造影是最直接的确定诊断的证据。大龄儿作膀胱尿道镜检查能作出诊断。 1.尿道憩室多位于远端三分之二的尿道,女性可触及阴道前壁包块,按压包块有尿液或脓液流出。 2.患者既往常有反复发作的淋球菌或其他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史。有的有尿道器械检查史、经产道生育史。 3.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逆行膀胱尿道造影(必要时,尿道插入特制的双球囊尿管,近端球囊封闭膀胱颈,远端球囊封闭尿道外口,经球囊间开口向尿道内注入造影剂,可使尿道憩室显影)前后可见尿道旁结石或造影剂残留(斜位片)。前者检查可同时排除输尿管异位开口。透视下患者立位排尿可显示憩室位置及其开口。 4.膀胱尿道B超检查可见尿道旁囊性包块。 5.膀胱尿道镜检查,使用0°镜,手指从阴道向上压迫膀胱颈,增加尿道内压力。同时按摩尿道,可看到憩室开口。 6.尿道测压,可看到峰状压力曲线顶部出现切迹。
疾病治疗:
治疗:无症状无并发症的小憩室可暂不处理。新生儿及婴儿有较严重症状,梗阻、感染均明显者,一般宜先作憩室造口,幼儿期再作憩室切除。 1.尿道憩室部分切除术 患者取截石位,尿道内留置气囊尿管,阴道会阴准备及消毒一如阴道手术。阴道置入重锤拉钩。阴道前壁正中纵形切口,上起宫颈,下距尿道外口1cm,切开阴道壁全层。切口上端横切,其两端抵阴道两侧穹窿,两切口星“T”形。将阴道壁与尿道壁分离,充分游离出憩室,于其颈部切断憩室,以3-0可吸收线缝合憩室口。可吸收缝线重叠缝合尿道周围筋膜。裁剪阴道前壁,可吸收线缝合之。术后适当应用抗生素,留置尿管1周。术后2个月内避免阴道性交、使用阴道塞、阴道冲洗和阴道检查。 2.尿道憩室全切除术 术前准备及患者麻醉、体位、尿道及阴道显露同尿道憩室部分切除术。取阴道前壁倒¨U’’、倒“T”或直切口。向两侧充分游离阴道壁,显露整个尿道和尿道憩室。纵性切开覆盖在憩室表面的尿道周围筋膜,于憩室开口处完全切除憩室,注意勿过分牵拉憩室。以4-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尿道壁切缘。重叠缝合尿道周围筋膜.修剪阴道壁,3-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之。术后处理同上。如患者同时有尿失禁,可在切除憩室时,折叠尿道膀胱颈或尿道悬吊。
预防预后:
病因 尿道憩室既可以表现为一段扩张的尿道,也可以表现为与尿道相连的袋状结构。先天性尿道憩室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是胚胎时期尿道的上皮组织未及时反叠于尿道内。阴茎头部的尿道上皮发育受到障碍,也可能是尿生殖窦膜未能穿破,而形成尿道膜样闭锁。尿道闭锁可呈完全性,部分性及膜状,完全闭锁者尿道呈一索状,部分闭锁发生在阴茎头部或阴茎部尿道,膜状闭锁者,男性常发生尿道外口或后尿道,女性多发生于尿道外口。常在幼年出现。临床表现与其他膀胱之下的梗阻表现相似,与后尿道瓣膜几乎无法区别。当梗阻严重和并发感染时,肾功能损害,可死于尿毒症。后天性尿道憩室多见于中年以上的多产女性,据统计,30~50岁的女性发病率为4%~5%,与尿道周围腺体感染或尿道创伤有关,梗阻的尿道周围腺体形成囊肿或脓肿,破溃入尿道形成憩室。无论是先天性还是后天性,尿道憩室壁均无肌组织。须注意与开口于尿道的异位输尿管开口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