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
什么是脑肿瘤?
脑肿瘤是第二类最常见的儿童肿瘤,白血病为最常见者。良性脑肿瘤是一种颅内组织的异常增生,但不是癌。恶性脑肿瘤是颅内的癌,有可能由邻近组织浸润,也可由身体其他部位通过血液循环转移到脑。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临床表现】 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可压迫或破坏脑组织引起各种临床症状,不论是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都可出现这类症状。如为转移瘤还会出现与原发肿瘤有关的表现,如肺癌可以有咳嗽、痰中带血等;乳腺癌可发现乳腺包块。 脑肿瘤的症状取决于它的大小、生长速度和位置。有些部位的脑肿瘤可以长到相当大才出现症状。有些部位的脑肿瘤甚至很小都可以有明显的症状。 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头痛,然而多数头痛并不是由脑肿瘤引起。头痛反复出现,或呈持续性、进行性加重,夜间常见,并伴有失眠。另一个早期症状是平衡和共济运动障碍、眩晕、复视。后期症状有恶心、呕吐、间隙性发热,脉搏、呼吸节律异常,血压波动。有些脑肿瘤可发生抽搐,在良性肿瘤,如脑膜瘤中更常见,在生长缓慢的肿瘤(如星形细胞瘤)比生长快的肿瘤(如胶质瘤)中更常见。还可以引起上、下肢或躯体的一侧无力或瘫痪。可以有热、冷、压力、触觉、痛觉的障碍,也可以影响到视觉、听觉和嗅觉。脑压增高,可引起人格改变、嗜睡、神志恍惚和认知障碍。这些症状非常严重,需要立即治疗。 一些特殊脑瘤的症状 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 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是生长缓慢的肿瘤,临床上可仅表现为抽搐。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如间变星形胶质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可产生脑功能损害的征象,如无力、感觉丧失和步态不稳。恶性程度最高的星形细胞瘤是多形性胶质瘤,生长迅速,可产生颅内高压致头痛,神志恍惚,进而嗜睡和昏迷。 脑膜瘤 起源于脑膜的良性肿瘤,根据其生长的部位,可产生不同的症状。临床表现为无力、麻木、抽搐、味觉损害、眼球凸突以及视力改变。在老龄患者,可致记忆丧失、智力下降,类似于阿尔茨海默病。 松果体瘤 松果体位于脑中央,控制身体的生物钟,特别是正常的觉醒和睡眠周期。小孩最常见的非典型松果体瘤经常导致青春期提前。若松果体瘤阻塞脑脊液流动,可引起脑室和颅骨扩大(脑积水)以及严重的脑畸形。 垂体腺瘤 垂体位于颅骨基底部,控制身体的内分泌系统。垂体腺瘤通常是良性的并且分泌异常大量的垂体激素: 1.生长激素增加导致身体很快异常增高(巨人症),头、面、手、足和脸颊不成比例地长大(肢端肥大症)。 2.皮质激素增加导致库欣综合征。 3.甲状腺刺激素增加导致高甲状腺素血症。 4.泌乳素增加导致月经周期停止(闭经),非哺乳期的妇女溢乳和男性乳房增大(男子女性型乳房)。 垂体腺瘤也能破坏激素分泌组织,最终导致体内激素水平不足。其他症状还包括头痛和双眼视野缺损。
疾病检查:
【诊断检查】 根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体征进行诊断,怀疑脑肿瘤时应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 1.脑肿瘤以卒中样发病者称脑瘤性卒中。脑瘤性卒中和脑卒中很相似,同样都是以偏瘫、失语、口眼歪斜,就诊前可有头痛、全身或部分性癫痫发作、肢体无力、意识障碍以及内分泌紊乱为临床表现。脑肿瘤卒中的发病形式大致有3种。 (1)以卒中为首发症状,迅速出现脑疝而昏迷。 (2)原有头痛加重起病,逐渐昏迷,呈亚急性起病过程。 (3)原有神经系统受损症状(如轻偏瘫等)突然加重起病。 脑肿瘤卒中表现为颅内血肿或蛛网膜下隙出血。当其作为首发症状出现时,易与脑血管疾病和高血压脑出血混淆。 2.影像学表现 当一个人出现任何特征性的症状时,医生可能怀疑为脑肿瘤。通过查体可以确定脑功能异常,需要另外一些检查才能确诊。 (1)常规X线检查除对诊断脑膜瘤、垂体腺瘤有帮助外,对其他脑瘤帮助甚少。垂体肿瘤压迫视神经时,可出现视觉的症状。血液检查可发现血中垂体激素水平异常,可用CT和MRI诊断。有时另外一些肿瘤也可引起血中激素水平异常,但很少见。必须进行活检确定肿瘤的类型及恶性程度。 (2)有时在腰椎穿刺取得脑脊液作显微镜检查时,可发现癌细胞。但若有颅内压增高的迹象时,不应作腰穿,否则易导致脑疝。脑疝是脑肿瘤最严重的并发症,这是因为颅内压增高,迫使脑组织向下通过狭窄的颅底孔道使脑干受压,结果导致脑干控制的重要功能紊乱,引起呼吸、心率和血压异常。如果不及早诊断和治疗,脑疝最终会导致昏迷和死亡。 (3)通常可作部分或全部肿瘤切除取活检。有时肿瘤位于脑的深部,不易安全、直接接近,对这类病例,可用三维定位穿刺针取活检。该方法是将穿刺针在特殊成像装置的引导下进行穿刺,抽取肿瘤细胞。 (4)CT扫描对诊断极有价值,表现为出血征象和肿瘤征象并存,有以下特征。 1)血肿无特发部位,随肿瘤类型而定。多位于脑叶;而高血压脑出血多位于基底节区。病灶周水肿与脑出血水肿期龄不符,出血后早期即有明显灶周水肿;而高血压脑出血早期仅有轻微灶周水肿,出血后第2周水肿最明显。 2)出血灶形态不规则或密度不均匀,而高血压脑出血一般为均匀高密度类圆形影。 3)出血一侧可见瘤体、钙化或坏死灶,增强后可见血肿周围瘤体或瘤壁强化。 4)囊变肿瘤出血可见液平面,上半部为低密度囊液,下半部为高密度血液。CT扫描可以为肿瘤出血提供定位诊断,而且可以显示肿瘤出血量和血肿发展方向,对治疗和预后估计有重要意义。但在定性上,由于不同性质肿瘤密度差别较小,CT具有局限性,而MRI具有良好的组织分辨率,对于脑瘤定位和显示肿瘤出血优于CT。 【鉴别诊断】 1.脑瘤性卒中与脑卒中的鉴别 (1)脑瘤性卒中发病年龄较小,平均42.6岁。 (2)脑瘤性卒中一般多不伴高血压;而脑卒中大约70%有高血压病史。 (3)发病前多有长期头痛等颅内压增高症状或偏侧肢体乏力等轻微神经系统症状,出血后症状加重。 (4)脑瘤性卒中多为转移瘤所致,有原发病灶,以肺癌转移最为多见,所以多有原发病的表现;而脑卒中则无相关疾病症状。 (5)脑瘤性卒中常经脱水及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后来又症状反复,仍会再加重;脑卒中经治疗好转后,一般不会再反复。 (6)脑瘤性卒中偏瘫较轻,并常伴有癫瘤发作;脑卒中偏瘫重,癫痫发生率很低或没有。 (7)脑瘤性卒中眼底检查视乳头水肿较重,且常进行性加重;而脑卒中视乳头水肿往往较轻,多数经治疗后很快消失。 (8)脑瘤性卒中睡穿刺脑脊藏压力多较高,且呈持续性升高,蛋白质含量也甚高;脑卒中腰穿脑脊液压力到后期渐近正常,蛋白质含量也基本正常。 总之,脑瘤性卒中一般而言,发病相对较慢.症状多为持续性、进行性加重;丽脑卒中发作只是其特殊表现而已。 2.脑肿瘤以卒中样发病者被误诊为脑血管病的常见原因 (1)临床医生往往由于过分强调脑肿瘤发病缓慢的特征,而对特殊起病形式认识不足。 (2)老年脑肿瘤患者多伴有脑动脉硬化和脑萎缩.颅内空腔变大,在疾病的一定阶段,颅内压增高症状不易表现出来;加之老年人疼痛阈高.对疼痛刺激不敏感.脑肿瘤的“三大主症”不明显。所以,对合并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老年人,一旦发病,最容易使人想到脑血管病。 (3)脱水剂的应用减轻了脑水肿,部分患者病情可得到暂时缓解,与缺血性脑斑管病相似。 (4)位于额叶、颞叶等“哑区”的肿瘤,早期常无定位体征。 (5)忽视了脑转移瘤原发病的临床表现。
疾病治疗:
脑肿瘤的治疗概要: 脑肿瘤治疗方法取决于肿瘤的部位和类型,均应进行手术治疗。大多数恶性肿瘤,需要用手术、放疗和化疗的联合治疗。可静脉滴注甘露醇和皮质类固醇降低颅压,防止脑疝。颅内的癌多采用放疗。肿瘤应术后辅以放疗、化疗及其他治疗。 脑肿瘤的详细治疗: 【治疗】 治疗方法取决于肿瘤的部位和类型,如有可能应采用外科手术摘除肿瘤。许多肿瘤可被切除不损害脑或损伤很少。但某些部位的肿瘤手术有可能破坏某些重要脑功能区而造成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智力障碍。一旦颅内肿瘤威胁到脑的重要结构,均应进行手术治疗,即使手术不能完全摘除肿瘤,它对缩小肿瘤体积、缓解症状、进行病理检查以及决定是否采用其他治疗如放疗、化疗,都是有帮助的。 出血性脑瘤卒中一旦发生,必然产生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而且再次出血的发生率极高,致使患者预后不良,故一旦确诊即应积极争取早期手术,尽可能的清除血肿和切除肿瘤。脑膜瘤通常都能安全地完全摘除,但特别小的和老年人的脑膜瘤可以暂不摘除。大多数良性肿瘤,如许旺细胞瘤、室管膜瘤治疗的方法都相似。有时术后进行放疗,破坏残留的肿瘤细胞。 大多数恶性肿瘤,需要用手术、放疗和化疗的联合治疗。大多数病例在手术后尽可能放疗。20世纪80年代前,放射治疗是治疗脑肿瘤的主要方法,不幸的是,幸存者有严重的学习障碍和内分泌功能异常。已证明化疗和放疗可提高未完全切除的成神经管细胞瘤的生存率,为防止成神经管细胞瘤(PNET)的复发和“dropmets”,除了对后腔隙的放疗外,必须对整个颅脊柱进行放疗。目前,正进行联合临床实验以评价强化化疗对多类型脑肿瘤的作用。此外,还进行是否可推迟、降低或取消对幼儿放疗的实验评价。 若出现颅内高压说明病情严重,需要立即处理。可静脉滴注甘露醇和皮质类固醇降低颅压,防止脑疝。有时在颅骨下放置颅内压测量仪,监测颅内压变化以调节药物的使用。 颅内转移瘤的治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发肿瘤的部位。颅内的癌多采用放疗。外科手术摘除用于只有单个病灶的转移瘤患者是有益的。除传统的治疗措施外,某些方法如化疗、放射活性物质植入肿瘤和放射外科治疗等正在进行试验。 总之,脑瘤卒中具有脑瘤的一般特点。根据肿瘤的病理类型,对于用手术方法不能彻底切除的肿瘤应术后辅以放疗、化疗及其他治疗,以延疆肿瘤复发,延长患者寿命。
预防预后:
【病因】 肿瘤基因可以存在于正常细胞中,不表达肿瘤特性,当这样细胞受到致瘤因素作用时,如病毒、化学致瘤和射线等,细胞中的肿瘤基因被活化,细胞的表型发生改变,肿瘤性状得以表达,这些细胞迅速扩增,从而形成真正的肿瘤实体,目前认为,诱发肿瘤发生的因素有:遗传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致瘤病毒。 1.包括呕吐、颅内压增加和视神经乳头水肿的颅内腔隙占位病变的全部症状可由非肿瘤的病变引起。 (1)易出血因素:如肿瘤的血管结构和形态异常。 (2)促发因素:如头颅外伤、头部暴露于日光中过久及放疗等引发肿瘤血流动力学改变。 (3)加速因素:全身或局部的凝血功能异常等。 2.发病机制 (1)肿瘤内新生病理血管的管壁薄或因肿瘤本身富含的血管发育不良、结构异常等。 (2)肿瘤浸润、快速生长使血管拉伸、扭曲、受压以至血管变性、坏死、破裂,或因肿瘤坏死及肿瘤对血管壁的直接侵袭破坏造成压力改变致血管破裂出血等。 (3)因高血压、凝血机制异常、肿瘤免疫机制失调、肿瘤毒性物质浸润及化疗、放疗,外力侵袭等因素而出血。而老年人是否会因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病的存在而比其他年龄段的患者易出现肿瘤出血性卒中,尚待我们进一步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