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传输型便秘
什么是慢传输型便秘?
慢传输型便秘是指结肠传输功能障碍致肠内容物传输缓慢所引起的便秘,又称结肠无力,属慢性、原发性、功能性、结肠慢传输性便秘。胃肠症状有腹痛、腹胀、不适、恶心、排便困难,结肠通过延缓,但无巨结肠,也无盆底功能障碍。因此,临床上又称为特发性慢通过便秘。症状顽固,多发于育龄期妇女,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症状逐渐加重,一部分患者最终须行结肠次全或部分切除术。慢传输型便秘占便秘的16%—40%,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日渐提高,慢传输型便秘的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长期便次减少,可5d以上大便1次,有的患者甚至高达1个月大便1次,完全没有主观排便冲动(无便意),长期腹胀、纳差,依靠泻药排便,且泻药的用量愈来愈大,效果越来越差,甚至最后即使用泻药也完全不能排便。排便多有不同程度的困难,排便时间较长,一般在15~45min,所排出的粪便干结,呈羊粪状、球状。部分患者伴有左下腹部隐痛、不适、恶心,无呕吐。部分患者有焦虑、失眠、抑郁等症状。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大多伴有痔疮,排便多有不同程度的肛门滴血,粪便表面附着鲜红血迹。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多无特殊体征,部分患者扪诊可在左下腹触及增粗的肠管或充满粪团的肠管。
疾病检查:
诊断检查: 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断根据病史、体检、影像学和内镜检查不难作出临床诊断。常用的检查方法有以下几项。 1.结肠传输试验 为慢传输型便秘首选的检查方法。 2.排粪造影 了解有无合并出U梗阻型便秘。 3.肛门直肠测压 了解有无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 4.小肠传输试验 目前国内采用山梨醇一烯钡氢呼气试验。主要用于测定胃和小肠的传输功能,诊断是否合并全消化道传输迟缓。
疾病治疗:
慢传输型便秘的治疗概要: 慢传输型便秘定要同时行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治疗兼顾心理治疗。非手术治疗只适于早期预防性治疗。应用泻药治疗便秘必须根据病因、病情以及泻药的性质、作用等相应选择。手术疗法等其他方法治疗。 慢传输型便秘的详细治疗: 治疗: 治疗原则是先非手术治疗,无效者考虑手术治疗;一定要同时行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治疗;兼顾心理治疗。 (一)非手术疗法 非手术治疗只适于早期预防性治疗,对伴有出口梗阻者同时治疗。禁用刺激性泻药,改用容积性泻药,或渗出性泻药如麻仁软胶囊、福松颗粒剂等。 1.一般治疗①主要是增加膳食中的纤维素和水分的摄入置;②养成定时排便习惯;③治疗个体化。 2.药物治疗 应用泻药治疗便秘必须根据病因、病情以及泻药的性质、作用等相应选择。临床常用的泻药可分为以下几种。 (l)容积性泻药:主要是含多糖类或纤维素类的泻药(包括多纤维素食物)。可吸收水分,膨胀成润滑性凝胶,使肠内容物易于通过;同时使肠内容物体积增大,促进肠蠕动而排便。常见有通泰胶囊、甲基纤维素。 (2)刺激性泻药:这类泻药及其体内代谢产物直接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加强,从而促进粪便排出。如果导片、番泻叶、大黄等。适用于排便动力不足者。如果长期使用能引起肠道应激性降低的不良反应,所以不宜常用。 (3)高渗性泻药:这类泻药具有吸水性,服药后使肠腔内渗透压增高,从而使肠腔内容量增加,体积增大,刺激肠蠕动。这类泻药有甘油、磷酸钠盐口服溶液(辉灵)等。 (4)润滑性泻药:这类泻药口服或灌肠后,可包于粪团块外,使之易于通过肠道;可减少肠道水分的吸收;能促进结肠蠕动,具有温和的通便作用。适用于粪便特别干燥,或老年人体弱者,排便动力减弱者。如石蜡油、食用油、甘油灌肠剂、蜂蜜等。 (5)盐类泻药:这类药主要以硫酸镁为常见,主要作用机制为Mg2+和硫酸盐不易被吸收而致肠腔内渗透压增高。 (6)粪便松软药:属表面活性荆,丰要使水分、脂质混入粪中使粪便软化,易于排出。如二羟基硫琥珀酸钠、库多酸钙。 3.针灸疗法 本病虚实并存,当辨清虚实寒热,对证选穴施治。一般以取大肠俞、募穴及下合穴为主,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寒则灸之。主穴:天枢、大横、气海、腹结(左)、大肠俞和中髂;配穴:气海、支沟、上巨虚、照海。 4.大肠水疗 用专用的水疗仪经肛门向结肠内注入净化处理过的温水,对整个结肠进行清洁灌洗而帮助粪便排出,并可向结肠内灌注药物达到治疗便秘的目的。 5.生物反馈疗法 生物反馈疗法是一种生物行为疗法,它是通过电子工程技术,是一种积极的、更合理的对伴有焦虑症的便秘患者的干预治疗。生物反馈治疗能相对快速、长期地缓解与焦虑症相关的问题。把一些不能或不易被人体感知的生理和病理活动转化为声音、图像等可被或易被感知的信息,利用生物反馈机制,让患者根据其观察到的自身生理活动信息来调整生理活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它具有相对非侵入性、易忍受、费用低、可在门诊治疗等优点。 6.心理疗法 心理精神因素在慢传输型便秘治疗中不容忽视,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取得患者的信任,医师应从社会、心理、行为着手,采取劝导、启发、支持、同情、保证等方式,帮助患者正确对待治疗结果,提高治疗效果。 (二)手术疗法 因慢传输型便秘是结肠功能障碍性疾病而非器质性病变,故手术应十分慎重。只有非手术治疗无效,患者有强烈手术愿望者方可手术,但要向患者说明术后复发及并发症情况。 1.手术指征 (1)便秘症状严重,便次<2次/周,无便意,腹胀,须靠泻药维持排便。 (2)经2次或2次以上结肠传输试验证实有全结肠或节段性结肠慢传输。 (3)钡剂灌肠证实有确切的结肠无力证据。 (4)病史5年以上,经1年以上系统的非手术治疗无效或效果较差,患者有强烈的手术治疗要求。(6)肛管有足够的张力,除外出口梗阻型便秘和便秘性肠道激惹综合征。(7)无明显焦虑及精神性疾病。2.手术方式的选择 常用的手术方法有:①全结肠切除术;②次全结肠切除术;③结肠部分切除术。④结肠旷置术。(1)直肠全切除、回肠吻合术:该手术彻底、复发率低,已成为慢性传输型便秘的经典手术。但由于切除回盲瓣,损伤太大,甚至术后10%左右患者出现难以控制的顽固性腹泻,其他并发症有盆腔感染8%,吻合口瘘5%,小肠梗阻10%,术后肠麻痹16%,几乎都需要再手术。这种破坏性手术,并发症较多,应慎重施行,可开放式腹腔镜下完成。(2)结肠次全切除,升直肠吻合术:疗效不低于结肠全切除。回直肠吻合术,但由于保留了回盲瓣,术后腹泻发生率明显降低,无顽固性腹泻发生。适用于盲肠功能正常,无明显扩张者。目前多采取保留回盲瓣的结肠次全切除术,疗效较好。 (3)结肠部分切除术:术前经钡灌肠、结肠运输试验等明确结肠慢传输部位位于某一肠段者,可行该肠段的局部切除。短期疗效好,长期效果并不理想,远期复发率达50%以上,应慎用。适用于便秘病史较短者。 (4)结肠旷置术: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有出现旷置结肠粪便反流严重,腹胀、腹痛明显,须定期行结肠水疗排空的问题。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近期疗效尚好,恢复快,但样本量较少,对肠道功能的长期影响仍须进一步研究。适用于老年高龄合并伞身其他器官系统疾病的患者。 (5)腹腔镜下行结肠次全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快,手术瘢痕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值得推广。微创手术方法是目前治疗研究的方向。 总之,国内外报道手术方法不同,所以到目前为止,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尚无理想的手术方法。故应严格掌握,向患者交代清楚方可决定。具体术式不详细介绍。
预防预后:
慢传输型便秘病因概要: 慢传输型便秘可能是由于结肠运转缓慢,粪便通过时间延长,导致慢传输型便秘的发生、肠神经系统异、平滑肌异常胃肠肽类激素异常、精神心理因素异常等因素引起。它的发病是多因素、多途径、复杂多变的过程,尚需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慢传输型便秘详细解析: 病因和发病机制: 慢传输型便秘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Cajal间质细胞异常 Cajal于100多年前发现的存在于胃肠道的一种特殊的间质细胞,它不仅起搏胃肠肌电慢波活动,而且参与慢波的传导,同时也是胃肠神经与平滑肌联系的重要通道,故其与胃肠运动密切相关。近来研究表明,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结肠多个层次的Cajal间质细胞的密度、数量明显地减少,全结肠Cajal间质细胞的体积也缩小。Lyford等分别切取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和结肠肿瘤患者盲肠、升结肠、横结肠和乙状结肠,运用免疫组化法和三维图像重建技术,发现Cajal间质细胞存在于肠壁的纵行肌和环行肌层中,在各段结肠中.Cajal间质细胞的体积是类似的,但在慢传输型便秘患者Cajal间质细胞的体积明显降低。Wedel等研究发现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黏膜下层Caial间质细胞数目减少,而处于黏膜下层的Cajal间质细胞对胃肠运动有起搏作用。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可以推断Cajal间质细胞的数日、体积异常与慢传输型便秘发病密切相关。因此,结肠运转缓慢,粪便通过时间延长,导致慢传输型便秘的发生。 2.肠神经系统异常 近年来,采用嗜银染色和免疫组化分析等方法,发现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结肠神经系统有异常。 3.平滑肌异常 粪便的传输依赖于肠肌的运动,许多直接影响肠道平滑肌功能的疾病均可导致便秘。Shafik等报道STC患者结肠平滑肌收缩明显减弱、电慢波异常。Later等发现,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平滑肌收缩能力有异常。其异常既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继发性的,继发性多为全身疾病的一部分。 4.胃肠肽类激素异常 胃肠内分泌学的研究表明,胃肠肽类激素参与胃肠运动,故其异常与慢传输型便秘关系密切。但目前的研究尚无一致结论。 5.精神心理因素异常 研究证实,长期抑郁和焦虑可致便秘。消化道运动受自主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影响,以上系统中枢与情感中枢的皮质下整合中心位于同一解剖部位,故易受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精神因素可能通过中枢神经产生的中枢神经递质作用于自主神经系统,使支配肠神经系统异常,或影响消化道激素调节,导致排便障碍。 6.其他 如性激素、遗传、饮食等因素与慢传输型便秘也有关。 总之,便秘可看作是不同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的症状表现,慢传输型便秘的发病是多因素、多途径、复杂多变的过程,尚需进一步的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