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最适反应温度在30℃以下的自身红细胞抗体为冷抗体。由冷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贫血为冷抗体型AIHA。包括冷凝集素/冷溶血素引起的冷凝集素/冷溶血索综合征和D-L抗体引起的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为原发性,但多数继发于支原体感染、EB病毒感染,偶见继发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本病的溶血症状较轻,且较少发生,主要表现是手足发绀症,即Raynaud症状,典型患者于冬季严寒天气时暴露的肢体如指端、足趾、鼻尖和耳廓等皮肤发绀,皮肤冰冷,有麻木、轻微疼痛的感觉,手指动作笨拙不灵,且范围逐渐扩大。但温暖后,如将手浸于温热水中或进入温暖的房间,症状很快消失,不久完全恢复正常。
疾病检查: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①血管内血液冷凝集发生雷诺现象,如在寒冷环境下出现耳郭、鼻尖、四肢末端及暴露部位皮肤冰冷发绀、花纹样改变,可有麻木微痛,温暖后症状消失;或因在寒冷季节采血时血液易“凝固”而疑及本病。 ②溶血现象,急性溶血可有寒战、高热、头痛、腰背肢体酸痛、恶心、呕吐、腹痛,继之出现血红蛋白尿甚至急性肾衰竭;慢性溶血可有贫血、黄疸、肝脾肿大。 ③原发病表现,PCH的主要表现为患者受冷后数分钟或最长至7~8小时内,突然发生急性溶血症状,出现血红蛋白尿。如以后再暴露于低温环境,上述症状可再重复出现,发作频繁者可有贫血及黄疸。 2)实验室检查 A.贫血、网织红细胞增多、血红蛋白尿及血胆红素增高的程度因病情轻重而不同。反复发作者可有含铁血黄素尿(Rous试验阳性)。 B.冷凝集素试验 冷凝集素病患者血浆中冷凝集素滴度可高达1:2000以上,主要是IgM,在寒冷(4℃)和补体参与下,与自身红细胞、O型红细胞或与患者的同型红细胞发生凝集,当温度增至37℃时,凝集的红细胞发生可逆性散开。冷凝集素试验阳性是诊断冷凝集素病的重要依据。 C.冷热溶血试验 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血浆中含有自身冷溶血素,是抗红细胞的自身冷抗体。当患者全身或局部处于16℃以下时,冷抗体与自身红细胞结合,体外加入补体,温度升至370C时即发生溶血。本试验阳性是诊断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症的重要依据。
疾病治疗:
冷抗体型治疗:保暖是冷抗体型AlHA 最重要的治疗措施,输血时血制品应预热到37度后方可输入,激素疗效不佳,切脾无效,免疫抑制治疗是主要的治疗选择。血浆置换时,需用5%的蛋白作置换液,以避免血浆中的补体加剧溶血。
预防预后:
冷凝集素/冷溶血素为lgM型抗体(少数为TgG、IgA),一般发生于淋巴网状系统恶性肿瘤或其他肿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等,或原因不明。此抗体在低温下(0~4℃反应最强),并有补体存在时,能与红细胞结合,使红细胞凝集,导致血液高黏滞而发生雷诺(Raynaud)现象,当温度恢复至37℃时,能诱导补体介导的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