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前列腺癌
什么是老年前列腺癌?
老年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中最重要的肿瘤,也是人类特有的疾病。本病多发生在50岁以上,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国外尸检资料显示。60岁组病例中的1/3、70岁组病例中的l/2、80岁组病例中的3/4存在着无临床症状的潜伏性前列腺癌。我国属于前列腺癌的低发区,但随着人类长寿,诊断技术的提高以及环境改变,我国的前列腺癌已较为多见,成为我国老年男性的常见肿瘤。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临床表现 早期前列腺癌常元症状,当肿瘤增大,阻塞尿路时可出现与前列腺增生相似的症状,如尿流缓慢、尿频、尿急、排尿不尽、排尿困难等。血尿并不常见,晚期可出现腰痛、腿痛、大便困难等局部侵犯、受压的症状。一些患者以转移症状就医,而无前列腺原发症状。
疾病检查:
诊断 早期前列腺癌临床不易诊断,血清酸性磷酸酶(PAP)及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测定有时可提供线索。潜伏型的前列腺癌常在尸检中发现。对50岁以上患者,出现膀胱颈阻塞症状时经直肠指诊扪及前列腺硬结节,常提示前列腺癌。肿瘤晚期腺体增大坚硬、结节状、固定时诊断较易。常辅以下列检查以最后明确诊断。 1.生化检查:血清酸性磷酸酶(PAP)、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检测对肿瘤的诊断、分期及预后的判断均有帮助。 2.超声波检查:B型超声通过对前列腺异常回声的部位、包膜形态,对膀胱颈、直肠的侵犯情况等的探测,有助于诊断及分期,经直肠的腔内超声检查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更为准确。 3.影像学检查:静脉尿路造影可发现肿瘤压迫所致的输尿管、肾盂积水。骨骼照片可发现骨转移灶,放射性核素骨扫描更早、更易发现骨转移灶。CT及MRl分辨率高,对肿瘤的诊断及分期更为准确,但对早期病变诊断仍困难。 4.活体检查:前列腺活检可以明确前列腺结节的性质及肿瘤病理分级,是诊断前列腺癌最可靠的方法,常采用B超引导下经直肠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此法操作简便,穿刺准确可靠,创伤小,是可疑前列腺癌的首选诊断方法。 鉴别诊断 前列腺癌须与前列腺良性疾病如前列腺增生、慢性前列腺炎等相鉴别,PAP及PSA测定和血浆锌的测定均有助于良恶性的鉴别。
疾病治疗:
治疗 老年人前列腺癌的治疗主要有内分泌疗法、化学疗法、放射疗法及手术疗法。 (一)内分泌疗法:内分泌治疗是晚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常用的方法有雌激素治疗,抗雄性激素类药物治疗,促性腺释放激素类似物促进剂及肾上腺酶合成抑制剂治疗等。 (二)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失败后,可选用单药或联合化疗,常用药物有环磷酰胺(CTX)、阿霉素(ADM)、泰素、长春新碱(VCR)、磷酸雌二醇氮芥(EMP)、顺铂(DDP)、5~氟脲嘧啶(5~Fu)等。 (三)放射治疗:目前主要用于前列腺癌局部无法手术或切除病灶无明显转移者,对有转移者可起到姑息减症的作用。 (四)手术治疗:包括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及内分泌腺切除术。目前鉴于诊断的水平和手段有限,确诊时已多为晚期,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对C期或D期病人采用内分泌腺(如双侧睾丸)切除是较好的姑息疗法。 预后 前列腺癌的预后与其分级、分期的关系极大。A期的患者,尤其是A1(Tla)期,其治疗与否对生存率不产生影响,有淋巴结转移者预后差。细胞分化好的预后较好。A、B期、C期及D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0%、50%、25%。故对进展期前列腺癌,如予以积极治疗,则生存率可有很大提高。
预防预后:
病因 前列腺癌的病因不明,大量临床资料提示,前列腺淋病、病毒及衣原体感染、性活动强度及激素的影响可能与发病有关。另外,高脂肪饮食、大量饮酒、环境污染及职业因素(过多接触镉)与发病也有一定关系。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细胞的遗传学损伤在前列腺癌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环境因素如放射、化学物质、物理损伤所致的DNA突变或其它类型异常,即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丢失或突变,可在敏感细胞中产生致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