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苦(中医)
什么是口苦(中医)
?
口苦是一常见症状。因苦为火之味,而心主火,故许多涉及心胆火热病症都有口苦的表现,中医认为,口感苦者,常兼有头痛眩晕、面红眼赤、性急易怒、大便干结、舌质偏红、苔薄黄、脉象弦数等症,多为肝、胆有热所致;口苦者,常兼有寒热往来、心烦喜呕、胸肋苦满、默默不欲食、小便赤黄等症,多为胆热上蒸所致。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常见证候 邪入少阳口苦:口苦咽干、头痛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食纳减少、小溲色黄。苔薄白或薄黄、脉浮弦有力。 肝胆郁热口苦:口苦心烦、口干欲饮、太息易怒、头晕头痛、目赤目眩、两胁张痛、小便黄、大便偏干、舌边尖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数。 心火上炎口苦:面赤口苦、心烦不寐、口渴饮冷、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疼痛、舌尖红、脉细数。 鉴别分析 邪入少阳口苦与肝胆郁热口苦:两证均可出现口苦咽干、心烦耳眩等症,但病因病机不同。前者由伤寒太阳病不解,邪传少阳,胆为少阳之府,胆热上蒸,则口苦。所谓;“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针灸甲乙经)卷九:“夫胆者,中精之府;五脏取决于胆,咽为之使。……胆气上溢,而口为之苦。”后者常由情志郁结或五志过极化火,肝胆郁火内蕴。疏泄失职,胆气上溢而口苦。(杂痹源流犀烛·口齿唇舌病源流):“肝移热于胆亦口苦,内经言胆瘅是也。注云,肝主谋,胆主决,或谋不决,为之急怒,则气上逆,胆汁上溢故也。”邪在少阳的临床特点除口苦外,常伴寒热往来、纳呆喜呕、胸胁苦满等症状;而肝胆郁热者,则常兼头痛眩晕、面红目赤、性急易怒、舌质偏红、脉象弦散等肝火之症。治疗原则:邪在少阳者,拟和解少阳,用小柴胡汤加减;肝胆郁热者,宜清解肝胆之郁热,一般可用龙胆泻肝汤;若痰热内扰者,可用黄连温胆汤。 肝胆郁热口苦与心火上炎口苦:两者均可见口苦心烦、口满喜冷饮等实证、热证之象。但病位一在肝胆,一在于心。前者多由情志不遂,气郁化火,可见头晕头痛、目赤目眩、太息易怒、两胁胀痛等一派肝胆郁火内蕴之症。后者则因烦劳伤心,心火上扰神明,故见胸中烦热、心悸失眠;心火上炎则面赤口苦、口舌生疮;心火下移小肠,则小便短赤、痒痛涩滞不利。心火上炎口苦治宜清心泻火、导热下行,可用泻心汤台导赤散加减。 苦为胆味,(灵枢 四时气)篇说:“胆液泄则口苦”。(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胆汁的分泌,又与肝的疏泄有关,《素问·瘘论):“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而心屑火。肝(胆)属术,二者为母子相生关系。且心主神明、肝主谋虑、胆主决断,三者协调配合。上述三证,亦可相互影响,相互兼夹。如心肝火盛、心胆郁热等,临症应予注意。
疾病治疗:
【证治方药】 (一)热扰少阳 1,临床表现:口苦,咽干,目眩,或伴胸胁苦满。或伴脘痞纳呆,或伴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舌苔薄白或黄白相兼,脉弦。 2,病因病机;热扰少阳,胆液外泄,胃气上逆而溢于口,引起口苦。《伤寒论》以口苦、咽干、目眩为少阳经证。并指出“有柴胡证,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可为分析要点。 3、治法:和解少阳,和胃泄胆。 4,方剂:小柴胡汤(《伤寒论》)加减。 药物:柴胡10g,法半夏10~15g,黄芩10~15g,党参l0g,甘草5g,生姜5g,大枣5~10枚。 方义:柴胡、黄芩和解少阳,疏肝泄胆;半夏、生姜和胃止呕,党参益气健脾,姜、枣、甘草和胃调中。 加减:心烦而不呕者,去半夏、党参,加炒山栀清热;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软坚;口渴加花粉生津。脘痞,纳呆、呕恶,加陈皮,茯苓、竹茹和胃。 5,变通法:夹痰热者,见呕吐酸苦水,干呕、呃逆,胸胁苦满,脉滑数,苔白腻者,用蒿芩清胆汤(《重订通俗伤寒论》),或用温胆汤(《千金要方》)加柴胡、黄芩。亦可用清胆竹茹汤(《症因脉治》),药如柴胡、黄芩、半夏、竹茹、甘草等。 (二)肝胆郁热 1,临床表现:口苦咽干,渴喜冷饮,心烦易怒,胁痛胸闷,头痛头晕,目眩目赤,小便黄,大便干。舌边尖红,舌苔黄,脉弦数。 2,病因病机:肝郁化火生热,迫胆液外泄,上溢于口。 3,治法:疏肝解郁,清热泄胆。 4,方剂: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加减。 药物:龙胆草5g,柴胡10g,黄芩10g。山栀10g,当归10g,生地10g,车前子10g(包),木通5~10g,泽泻10g。 方义:龙胆草、山栀清热泻火,柴胡、黄芩疏肝泄胆,当归、生地和血养肝,车前于、木通、泽泻利小便,使热从下而泄。 加减:口干喜冷饮者,加天花粉、麦门冬生津止渴;口舌碎痛者,去龙胆草,加黄连、甘草、竹叶,以合导赤敲(《小儿药证直诀》)清心泻火。 5,变通法:口渴,舌红无苔,胃阴不足者。加用清化饮(《景岳全书》),药如生地,麦冬、石斛、白芍、丹皮、黄芩、茯苓等,养胃阴,清胃热。 (三)胆虚气怯 1,临床表现:口苦口腻,神情抑郁,惊恐不安,如人将捕之,胸闷善叹息,多疑虑。舌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沉弦或沉细, 2,病因病机:肝主谋虑,姐主决断。胆虚不和,忧郁惊恐;肝气不疏,胸闷叹息,疑虑丛生,胆气不和,胆液上泄。外溢于口而致口苦等症。 3、治法:清胆和胃。 4,方剂;温胆汤(《千金要方》)加减。 药物:黄芩10~15g,法半夏10g,陈皮5~10g,竹茹10~15g,枳壳5g,生姜5g,茯苓15g,甘草5g, 方义: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和胃,黄芩、竹茹清胆,枳壳理气,生姜温散。 加减:惊恐不安者,加龙骨、牡蛎重镇平惊。胸闷叹息,多疑虑,加炙远志、石菖蒲、合欢皮、郁金;失眠心悸者。加枣仁、麦冬、五味子,均为安神之品。 5,变通法;心胆两虚者,用十味温胆汤(经验方);心胆痰热者,用黄连温胆汤(《六因条辨》)加黄芩。 (四)肝郁肾虚 1,临床表现:口苦而涩,头晕目眩,胸胁不好,腰膝酸软,心烦失眠,烘热汗出。舌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2,病因病机:肝气郁结,久而化热,肾阴虚亏。阴虚火旺。 3,治法:疏肝养血,滋肾养阴。 4,方剂:滋水清肝饮(《医宗己任编》)加减。 药物:柴胡5~10g,当归10g,白芍10g,生地10~15g,茯神15g,山萸肉10g,山药15g,丹皮5~10g,泽泻10~15g,甘草5g,薄荷3g(后下)。 方义:柴胡、白芍疏肝,生地、当归和血,茯神安神,山黄肉、山药滋肾,泽泻利水渗湿,薄荷芳化解郁,甘草和中。 加减:烘热汗出,加知母、黄柏、龟甲清降相火;头晕目眩者。加旱莲草、女贞子补益肝肾。 5,变通法:肾阴虚用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或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滋阴补肾;肾阳虚用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加减。 (五)心火上炎 1,临床表现:口苦口干,舌痛,口疮。心胸烦热,失眠不得卧,小便短。舌尖红起刺,或舌裂,苔剥或无苔,脉细数。 2,病因病机:烦劳伤心,心火上炎,挟肝胆之气上逆,外溢于口而为口苦。 3,治法:清心降火。 4,方剂:黄连阿胶鸡子黄汤(《伤寒论》)加减。 药物:黄连5g,黄芩10g,白芍10g,阿胶10g(另烊冲),麦冬10g,莲子心3~5g,竹叶10g。 方义;黄连、黄芩清心泻热,白芍、麦冬、阿腔养阴血,莲子心、竹叶清心除烦利小便。 加减:舌痛、口疮者,加生地、蒲黄凉血;小便短少者。加木通,甘草、生地泄热。 5,变通法: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加黄连、黄芩。若妇女口苦、心烦,四肢苦热,与经产有关者,可用三物黄芩汤(《千金要方》),即黄芩、苦参、生地清心泻火。 【针灸治疗】 (一)毫针法 取穴:阳陵泉,配行间、液门、内关、足三里。 方法;每次2~3穴,阳陵泉必取。常规刺法,平补平泻或泻法,留针30分钟。 疗程:每日1次,5次为l疗程。 (二)灸法 取穴:阳陵泉(双侧)。 方法:艾条温和灸或雀啄灸,每穴10~15分钟。 疗程:每日1次,5次为l疗程。 (三)耳针法 取穴:胆、胃,酌配皮质下、神门。 方法:王不留行子敷贴,胶布固定。嘱自行按压每天3次。 疗程:2~3天1次。5次为1疗程。 【评述】 口苦之症,总因胆液上溢,胃气上逆所致,在治疗上始终以泄胆和胃为大法。泄胆热者,如黄芩、竹茹;和胃气者,如半夏、陈皮等。 口苦之症,与足少阳胆经气上逆相关。《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视其脉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热者取阳阳泉”针、灸阳陵泉,对口苦之症有特效。根据今人周楣声先生临床,五论灸治少阳经或他经穴位,感传均进入右上腹,且多与胆囊区(点)位置相当,从而认为口苦属少阳胆之症,信而有征(《灸绳》)。 《景岳全书·卷二十六口舌》:“口苦者未必悉由心火……盖凡以思虑劳倦,色欲过度者,多有口苦、舌燥,饮食无味之证。此其咎不在心脾,则在肝肾,心脾虚则肝胆邪溢而为苦,肝肾虚则真阴不足而为爆。”说明口苦除与肝胆热盛、心火上炎相关者,也有因肝肾不足引起者。
预防预后:
苦为胆之味。口苦作为主症,以肝、胆经气热盛,逆而上溢于口,致口味异常为病机。《素问·奇病论》:“有病口苦……病名日胆瘅。……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素问·瘙论》:“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又,肝胆与脾胃功能协调,至为关切。肝气随脾气健而升,胆液随骨气和而降。口为脾之外窍。舌为心之外窍。故口苦与心、脾、肝、胆、胃功能失调,有一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