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什么是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特指一类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病变仅累及部分肾小球及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的部分小叶的硬化性病变。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临床表现: 1.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男性高于女性,起病隐匿。 2.多在发现FSGS时肾功能已有损害。 3.尿蛋白量有个体差异,呈典型的非选择性。 4.高脂血症常见且较显著。
疾病检查:
诊断检查: 一、病理 1.光镜 (1)多数肾小球病变轻微或基本正常,病变肾小球一般不超过5%。 (2)一般仅侵及受累肾小球的1~3个血管袢。 (3)基本病变为系膜基质增多、毛细血管塌陷、基膜皱缩,与邻近肾小球囊壁粘连。 (4)特征性病变为玻璃样物质沉积于受累毛细血管内皮下,但无细胞性增生性反应。 (5)可见泡沫细胞形成和顶端病变(glomerular tiplesion)。 (6)肾小管可出现显著的局灶性萎缩,间质出现局灶性纤维化。 (7)后期可出现全肾小球硬化,肾小管和间质病变发展为多灶性弥漫性分布。 2.电镜 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广泛的足突融合,上皮细胞及其足突与基膜脱离为早期病变。 3.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 (1)IgM和C3呈粗颗粒状或团块状的局灶节段性沉积,而多数肾小球为阴性或极弱阳性表现。该分布特点具有特殊的诊断价值。 (2)IgG和IgA沉积较少见。 二、诊断 当NS或单纯性蛋白尿患者伴有近端肾小管功能损害时,临床上应怀疑本病,病理学诊断是FSGS确诊的惟一手段。 鉴别诊断: 1.微小病变性肾病 可根据:①FSGS中病变肾小管呈局灶性萎缩和病变间质纤维化;②电镜所见;③连续重复肾活检等鉴别。 2.局灶性肾小球肾炎 (1) FSGS的本质为无细胞增生性玻璃样变。 (2)局灶性肾炎中无FSGS特有的IgM呈节段分布的团块状沉积特征。 (3)局灶性肾炎在电镜下无广泛的上皮细胞足突融合。 3.系膜增生性IgM肾病 4.与继发性FSGS鉴别
疾病治疗: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治疗概要: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限钠、低盐、低优质蛋白饮食。激素和免疫抑制药治疗。其他控制蛋白尿的治疗。肾功能下降者注意监测血钾和血肌酐。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详细治疗: 治疗: 治疗原则:①对症处理,预防近、远期并发症;②控制直至消除蛋白尿;③延缓肾功能减损的速度。 1.一般治疗 限钠、低盐、低优质蛋白饮食,以略低于1g/kg为宜,利尿消肿,控制血压、血脂。 2.预防血栓形成 可常规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如阿司匹林0.1g,每晚1次;双嘧达莫25~50mg,每日3次。对已合并血栓者可用肝素或华法林以及尿激酶等。 3.预防感染 4.激素和免疫抑制药治疗 (1)糖皮质激素:多应用泼尼松或泼尼松龙。常用法:开始剂量1mg/kg,清晨1次顿服,维持8~12周,逐渐减量,每2~3周减少原用量的5%~10%。减至每日量10~15mg时,可以改为隔日顿服,继续减量至最小有效量,维持治疗。 激素依赖或激素抵抗者,可选用其他免疫抑制药。 (2)环磷酰胺:可口服或静脉给药。静脉应用方案:每次700mg/m2,每月1次,共3次(或6~8次)。口服剂量:每日2~3mg/kg,连服3个月。 (3)环孢素A:推荐剂量为5mg/kg,儿童可增至6mg/kg,需监测血药浓度。 (4) MMF:推荐剂量1000~1500mg/d,分2次口服,维持量500~750mg/d。 5.其他控制蛋白尿的治疗 (1)雷公藤总苷:20mg口服,每日3次,主要用于合并蛋白尿患者,一旦蛋白尿转阴,即可停用。 (2) ACEI或ARB类:可降血压、改善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控制蛋白尿和延缓肾小球硬化发展。肾功能下降者注意监测血钾和血肌酐。
预防预后:
发病机制: 1.由微小病变性肾病演变而来,仅限于激素抵抗的微小病变性肾病。 2.T细胞介导的免疫异常。 3.化学因素损伤。 4.高脂血症。 5.肾实质减少,残存肾小球高滤过。 6.促进肾小球生长因子的作用如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