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脂肪肝
什么是酒精性脂肪肝?
人和动物实验证明饮酒过量可引起脂肪肝,正常志愿者若每天进300g纯酒精,2~8d后就,将发生脂肪肝。酒精性肝损伤表现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而酒精性脂肪肝为最多见的肝异常,临床上可无肝病症状,但肝活检33%有脂肪肝。酒精中毒时脂肪肝发生率很高,可达70%~80%。脂肪有肝蓄积约占肝重量的5%,甚至达到30%~40%,其中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TG)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表现: 酒精性脂肪肝在不卧床病人大多无临床症状,也难以从生化检验证实有肝病。在住院病人的研究,肝大是最多见的体征(73%),黄疸、液体潴留和脾大较少见,生化检查常异常,约1/3病人有AST和胆红素增高,出现腹水和静脉曲张是预后不良的指征。
疾病检查:
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检查: 急性脂肪肝可引起门脉高压。Leevy测定脂肪肝病人肝静脉楔嵌压(WHVP)增高,常为轻度增高,偶而产生静脉曲张,脂肪肝消失随之静脉曲张也消失,而肝静脉楔嵌压也恢复到正常。 持续长期饮酒者,可形成慢性酒精性脂肪肝,也可在此基础上演变为酒精性脂肪肝,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少数病人发生肝衰竭,也可发生猝死,这是由于多发脑和肺的脂肪栓塞所致。
疾病治疗:
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 1.一般治疗酒精性脂肪肝 及时戒酒为治疗的前提,饮食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糖为主,重症患者尤其应注意休息,并给予静脉支持疗法。 2.药物治疗酒精性脂肪肝 (1)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 (2)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每日静滴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12小时,治疗3周,可使肝功能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3)氧自由基清除剂:如谷胱甘肽。 (4)磷脂制剂:对已破坏的细胞膜进行修复,改善细胞代谢。肝得健,口服,一日3次,每次1一2粒。 (5)抑制肝纤维化:干扰素、秋水仙碱及中药桃仁、丹参、当归等。 (6)糖皮质激素:目前看法不统一,对严重酒精性脂肪肝病例,深度黄疸、发热、凝血酶原显著延长者可用泼尼松30mg,一日1次,用2—3周后减量。
预防预后:
酒精性脂肪肝的病因概述: 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机理有4个方面:当食物中脂肪增加,肝内脂肪也增加的脂肪动员的影响;大量酒精投予时脂蛋白的分泌被抑制,慢性饮酒引起高脂血症,使脂蛋白合成与分泌的影响;脂肪酸合成亢进与脂肪氯化降低;嗜酒使食物的摄入增加,产生食物性因子的作用等4各方面。病理:酒精性脂肪肝可累及所有肝细胞,但可无炎症或坏死,若戒酒损伤持续几周~几个月后,病变可逆转。 酒精性脂肪肝的详细解释: 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机理: (一)脂肪动员的影响 人摄取酒精时,若食物中脂肪增加,肝内脂肪也增加,说明脂肪肝的发生与食物成分的量直接有关。另外,脂肪的形成需要脂肪酸的动员增加,慢性饮酒者加上急性饮酒,此时刺激肾上腺分泌儿茶酚胺,引起末梢组织脂肪动员增加,认为是脂肪肝加重的因素之一。 (二)脂蛋白合成与分泌的影响 正常时中性脂肪与载脂蛋白结合成脂蛋白,从肝细胞分泌至血中,在末梢脂肪组织脂蛋白由脂蛋白脂酶分解,使中性脂肪蓄积,载脂蛋白返回到肝脏再形成脂蛋白。大量酒精投予时脂蛋白的分泌被抑制,慢性饮酒引起高脂血症,这主要是与肝脂蛋白代谢亢进有关。 (三)脂肪酸合成亢进与脂肪氯化降低 慢性酒精投予时,尤其是食物性脂肪供应不足时可有内因性脂肪酸的合成亢进,这与酒精氧化产生还原型辅酶Ⅰ(NADH)过多有关,当NADH/NAD(辅酶Ⅰ)之比增加,促进脂肪酸的合成和中性脂肪的形成。慢性饮酒者为了处理过多的NADH,促进磷酸二羟丙酮向a磷酸甘油变换,使磷酸甘油显著增加,结果引起中性脂肪合成增加。乙醇的氧化代谢过程,产生大量的乙酸,促进脂肪酸的合成,使中性脂肪在肝中大量形成。另一方面饮酒者有脂肪酸的氧化降低。酒精性脂肪肝时有过多的NADH产生,引起柠檬酸反应基质减少,脂防酸的氧化被抑制,为发生脂肪肝的一个重要机理。肝细胞线粒体内有NADH增加,可直接使脂肪酸的β氧化降低,导致肝内脂肪蓄积。 (四)食物性因子的作用 酒精本身的毒性对脂肪肝的发生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嗜酒者由于对食物的需求减少,伴有营养的消化吸收障碍,也可加重酒精的中毒作用。 酒精性脂肪肝本身并无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它可演变为酒精性肝炎,且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据报告慢性酒精中毒者发生脂肪肝后,肝硬化的发生率为一般人群的7倍。 病理: 酒精性脂肪肝可累及所有肝细胞,但可无炎症或坏死,肝细胞累及在20%~75%之间,TG的蓄积产生空泡,占据肝细胞浆的一半,大泡将细胞核挤向一边,邻近细胞破裂引起大量脂肪积聚或形成脂肪囊,很少引起炎症反应,若戒酒损伤持续几周~几个月后,病变可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