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压迫
什么是脊髓压迫? 脊髓压迫是因脊柱病变,脊髓肿瘤,脓肿等导致的脊髓压迫现象。脊髓受压后的变化与受压迫的部位、外界压迫的性质及发生速度有关。随着病因的发展和扩大,脊髓、脊神经根及其供应血管受压并日趋严重,一旦超过代偿能力,最终会造成脊髓水肿、变性、坏死等病理变化,出现脊髓半切或横贯性损害及椎管阻塞,引起受压平面以下的肢体运动、感觉、反射、括约肌功能以及皮肤营养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劳动能力。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一、临床症状 1、脊神经根受压症状:常因一或多条脊神经后根受压而产生烧灼痛、撕裂痛或钻痛,并可放射到相应的皮肤节段,当活动脊柱、咳嗽、喷嚏时可引起疼痛加剧,适当改变体位可获减轻,这种首发的根性疼痛症状常有重要定位诊断意义。硬脊膜炎、髓外肿瘤尤其是神经纤维瘤和各种原历引起的椎管塌陷,根痛常较突出。在根痛部位常可查到感觉过敏或异常区,倘功能受损时,则可引起节段性感觉迟钝。如病灶位于脊髓腹侧时,可刺激和损害脊神经前根,引起节段性肌痉挛和肌萎缩。 2、脊髓受压症状: (一)运动障碍。脊髓前角受压时可出现节段性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症状,表现为由受损前角支配范围内的肢体或躯干肌肉萎缩、无力、肌肉纤颤。当皮质脊髓束受损时,引起受压平面以下肢体的痉挛性瘫痪一瘫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二)感觉障碍。感觉障碍的平面对病灶定位常有较大参考价值。 (三)反射异常。 (四)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病变水平以下皮肤干燥、汗液少,趾(指)甲粗糙,肢体水肿。腰骶髓以上的慢性压迫病变,早期排尿急迫不易控制;如为急剧受损的休克期,则自动排尿和排便功能丧失,以后过渡至大小便失禁。腰骶髓病变则表现为尿、便潴留。 3、脊椎症状:病灶所在部位可有压痛、叩痛、畸形、活动受限等体征。 4、椎管梗阻:压迫性脊髓病可使脊髓的蛛网膜下腔发生不全或完全性梗阻。 二、辅助检查 脑脊液检查 腰椎穿刺测定脑脊液动力变化,常规及生化检查是诊断脊髓压迫症的重要方法。 脑脊液动力学改变:压颈试验可证明椎管是否有梗阻,但压颈试验正常并不能排除椎管梗阻。椎管部分阻塞:初压正常或略增高,压腹迅速上升,解除腹压缓慢下降,放出脑脊液后末压明显下降。椎管完全阻塞:在阻塞平面以下测压力很低甚至测不出,压腹可迅速上升,而颈静脉加压对脑脊液压力无影响,放出脑脊液后明显下降。 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改变:细胞计数一般均在正常范围,炎性病变多有白细胞升高;有出血坏死的肿瘤者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均升高;椎管完全梗阻时脑脊液蛋白明显增高,蛋白-细胞分离,甚至可超过10g/L,流出后自动凝结,称为Froin征。 影像学检查 脊柱X线:摄片正位、侧位必要时加摄斜位。对于脊柱损伤,重点观察有无骨折错位、脱位和椎间隙狭窄等。椎旁脓肿和良性肿瘤常有阳性发现,如椎弓根间距增宽、椎弓根变形、椎间孔扩大、椎体后缘凹陷或骨质疏松。 磁共振成像(MRI):为非侵袭性检查,能清晰地显示脊髓受压部位及范围、病变大小、形状及与椎管内结构关系,必要时可增强扫描推测病变性质。 CT:有助于显示肿瘤与骨质之间的关系及骨质破坏情况。 脊髓造影:可显示脊髓的形态位置及脊髓腔状态,核素扫描可判断椎管梗阻部位,随着CT、MRI应用,这种检查方法很少应用。 三、诊断 诊断脊髓压迫症的基本步骤如下:首先必须明确脊髓损害是压迫性的或是非压迫性的,其次确定脊髓压迫的部位或节段,进而分析压迫是在脊髓内、髓外硬膜内或硬膜外病变,以及压迫的程度,最后确定病变性质。 (1)明确是否存在脊髓压迫 根据病史中是否有脊柱外伤;慢性脊髓压迫症的典型表现分为根痛期、脊髓部分压迫期及脊髓完全受压期,脑脊液检查奎根氏试验阳性及MRI能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 (2)脊髓压迫的纵向定位 早期的节段性症状对病变的节段定位有重大价值,如根痛、感觉障碍的平面、腱反射改变、肌肉萎缩、棘突压痛及叩痛等,脊髓造影和脊髓MRI也可以帮助定位。如出现呼吸困难、发音低沉,表明病变位于高颈髓(C1-4);脐孔症(Beever’s征)阳性可见于T10病变;圆锥病变(S3-5)可出现性功能障碍、大小便失禁或潴留等。 (3)脊髓压迫的横向定位 定位脊髓压迫的病变位于髓内、髓外硬膜下或是硬膜外。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发展顺序对于横向定位很有帮助:若感觉运动障碍自压迫水平向远端发展,同时存在感觉分离现象,较早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等,表明压迫位于髓内可能性大;若早期有根痛,且出现脊髓半切综合症(Brown-SequardSyndrome),则压迫位于髓外硬膜下可能大;若是急性压迫,根痛明显且有棘突叩痛,压迫常位于硬膜外;但尚需行脊髓CT或MRI进一步确定病变部位。 (4)脊髓压迫的方位 确定病变偏左或偏右对于确定手术显露范围有较大帮助,病变通常位于先出现运动障碍的那侧或运动障碍较重的那侧。侧方压迫常表现脊髓半切综合征,病灶侧出现根痛或束带感;前方压迫出现脊髓前部受压综合征;后方压迫则出现病损水平以下深感觉障碍、感觉性共济失调等。 (5)脊髓压迫病变性质 脊髓压迫定性诊断根据病变部位及发展速度。一般髓内或髓外硬膜下压迫以肿瘤为最常见;硬膜外压迫,多见于椎间盘突出,常有外伤史;炎性病变一般发病快,伴有发热与其他炎症特征;血肿压迫,常有外伤史,症状、体征进展迅速;转移性肿瘤,起病较快、根痛明显、脊柱骨质常有明显破坏。
疾病治疗:
一、病因治疗:针对病因进行手术或(和)药物等治疗。 二、对症治疗:保持皮肤干燥,避免发生褥疮,保持大小便通畅,防止尿路感染,对瘫肢进行按摩、锻炼;如为高位瘫痪、注意护呼吸机能和预防肺部感染。
预防预后:
病因: 依病变的解剖部位病因可分为三类: 一、脊柱疾病:可由椎骨骨折、脱位、椎间盘脱出、椎管狭窄症、脊椎结核、脊椎的原发肿瘤功转移瘤等引起。 二、椎管内脊髓外病变:如神经纤维瘤和脊膜瘤等髓外肿瘤、脊髓蛛网膜炎、脊髓血管畸形、硬脊膜外脓肿等。 三、脊髓内病变:如肿瘤、结核瘤、出血等。 发病机制: 脊髓压迫症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脊髓机械性受压 脊柱骨折、肿瘤等硬性结构直接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根,引起脊髓受压、移位和神经根刺激或麻痹等症状,髓内的占位性病变直接侵犯神经组织,压迫症状较早出现,髓外硬膜内占位性病变症状进展缓慢。由于硬脊膜的阻挡,硬脊膜外占位性病变对脊髓的压迫作用相对很轻,症状往往发生在脊髓腔明显梗阻之后。 浸润性改变 脊柱及脊髓的转移瘤、脓肿、白血病等浸润脊膜、脊神经根和脊髓,使其充血、肿胀,引起脊髓受压。 缺血性改变 供应脊髓的血管被肿瘤、椎间盘等挤压,引起相应节段脊髓缺血性改变,使脊髓发生缺血、水肿、坏死、软化等病理变化,从而出现脊髓压迫症状;另外,脊髓局部神经细胞及传导束坏死、充血及水肿,椎管内储备空间缩小,静脉回流受阻,使脊髓水肿进一步加重,动脉受压后血运受阻使脊髓缺血、坏死,也可导致脊髓传导功能完全丧失,出现肢体麻木、无力、甚至大小便障碍。 病理: 脊髓压迫症的病理改变与脊髓压迫的发生和进展速度密切相关。①急性压迫病变:病变部位神经细胞和神经轴突水肿及肿胀,细胞间液增加,细胞坏死,病变远端神经纤维轴索变性、断裂、溶解和液化坏死,髓鞘脱失,最后形成纤维结缔组织样瘢痕,与蛛网膜粘连;②慢性压迫病变:慢性压迫可逐渐适应和代偿、侧支循环建立,病变部位的脊髓可能明显变细,但脊髓无明显水肿,表面仅轻度充血、与蛛网膜轻度粘连,神经根可被牵拉或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