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水疮
什么是黄水疮?
黄水疮是一种发于皮肤的急性传染性脓疱性皮肤病。本病以其破后渗流黄水,故名黄水疮,其次还有滴脓疮、天疱疮、火赤疮等名称。儿童多见,常在托儿所、幼儿园、或家庭中传播流行。多发于夏秋季节,好发于头面、四肢等暴露部位。其特点是:皮损主要为浅在性脓疱和脓痂,自觉瘙痒,具有接触传染和自身接种的特性。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脓疱疮。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本病多发于夏秋季节。儿童多见,好发于头面、四肢等暴露部位,也可蔓延全身,皮损主要为浅在性脓疱和脓痂,自觉瘙痒,具有接触传染和自身接种的特性,常在托儿所、幼儿园、或家庭中传播流行。由葡萄球菌引起的脓疱多大而散在,链球菌引起的脓疱多小而群集,并易结脓痂。一般可分为寻常型和大疱型。 1.寻常型脓疱疮 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与溶血性链球菌混合感染。 皮损初起为红斑或为水疱,粟粒至黄豆大小,1—2天很快变为脓疱,界限分明,周围轻度红晕,疱壁极薄,内含透明水液,渐混浊成脓。疱壁易破,故有时不易见到初发脓疱。疱破后露出潮红湿润疮面,脓液外溢之处,可发新脓疱,疱液干燥结成蜜黄色厚脓痂,痂皮脱落而愈,愈后一般不留疤痕。 自觉瘙痒,破后形成糜烂时疼痛,重者可致发热、口渴、附近淋巴结肿大及疼痛,并可引起败血症。由链球菌感染者,可诱发急性肾炎。 病程长短不一,少数可延至数月。 2.大疱性脓疱疮 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常继发于虫咬等瘙痒性皮肤病之后。 皮损为散在性大疱。初起为米粒至黄豆大水疱,迅速增大如蚕豆大或更大,周围红晕较轻,大疱内容物初起时呈淡黄色且清澈,后变混浊,脓疱开始紧张丰满,数日后松弛,疱内脓液沉积疱底呈半月形坠积性脓疱,称为袋脓。疱壁薄,破裂后有似烫伤样糜烂面,干燥后结黄痂,不易剥去。有时痂下脓液向周围溢出,在四周发生新的水疱,排列成环状,称为环状脓疱疮。 自觉瘙痒。发生于新生儿的,又称新生儿脓疱疮。多见于出生后4—10日的新生儿,易在婴儿室内流行。病后可有低热或高热、呕吐、腹泻、精神委靡等,病情发展迅速,可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扩展或泛发于躯干各部,也可因并发败血症、肺炎或脑膜炎而死亡。
疾病检查:
【诊断】 血常规显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均可增高。泛发者,血沉升高。由链球菌引起者,抗“O”可明显升高。 【鉴别诊断】 1.水痘 多发于冬春季节,以躯干部、头面部多见,口腔黏膜亦常受累,皮损主要为大小不等的发亮的水疱,周围明显红晕,水疱中央呈脐窝状。不融合,向心性分布,并可见红斑、疱疹、结痴等各种不同的皮损,可有明显的全身症状。 2.脓疱性湿疮 发病与季节、年龄无关,也无一定的好发部位,皮损呈多形性,有脓疱现象,渗出明显。边界不清,慢性病程,自觉剧痒,易反复发作。
疾病治疗:
本病以清暑利湿解毒为主要治法。局部治疗以解毒、收敛、燥湿为原则。忌用水洗,隔离患儿,对已污染的衣物等进行消毒。 1.内治 (1)暑湿热毒证 证候:脓疱较多,色黄,周围红晕明显,破后糜烂面鲜红;伴发热.口干,便干,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清暑利湿解毒。 方药:清暑汤加减。高热者,加黄连、黄芩、山栀子、蚤休等;胸闷纳呆者,加藿香、佩兰、陈皮等。 (2)脾虚湿蕴证 证候:脓疱稀少,色淡白或淡黄,周围红晕不明显,破后糜烂面淡红;伴有面色萎黄。纳呆,便溏;舌质淡,苔薄微腻,脉濡细。 治法:健脾渗湿。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蒲公英、金银花、生薏米等。 2.外治 (1)脓疱未破时,用硫黄炉甘石洗剂、三黄洗剂等外搽。 (2)脓疱已破时,脓液多者,可用黄柏溶液或马齿苋、野菊花、蒲公英、黄柏、千里光等煎水外洗或作湿敷;脓液少者,可用三黄洗剂加九一丹外搽、青黛散油外涂,青黛散、冰硼散外扑。脓疱较大未破时,可先用消毒针刺破疱壁放出脓液后,再按上法处理。 (3)结痂时,5%硫黄软膏或红油膏掺九一丹外敷。 3.其它疗法 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病灶,以减小或清除细菌产生的外毒素,如青霉素、红霉素等;糜烂、渗出明显时,用甲紫液外涂,或雷夫奴尔、呋喃西林溶液湿敷;干燥、结痂明显时,用红霉素软膏、氮霉索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外涂。
预防预后:
夏秋季节,气候炎热,湿热交蒸,暑湿热毒侵袭肌表,以致气机不畅,疏泄障碍,熏蒸皮肤而成;或小儿机体虚弱,皮肤娇嫩,腠理不同,汗多湿重,暑湿邪毒更易侵袭而发病。且可相瓦传染;反复发作者,邪毒久羁,可致脾气虚弱。 西医认为,本病主要由产凝固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单独或混合感染所致。儿童皮肤娇嫩,易受摩擦等轻微外伤,且皮脂较少,皮肤也易脏,因此,易受化脓菌的感染致病。高温、潮湿、皮肤搔抓、体弱、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等,常为致病的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