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什么是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Syllaba和Hellnner(1926)首报,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发病率为2.5×l0-5。又称Louis-Bar综合征(Louis-Bar syndrome)。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以小脑性共济失调、球结膜血管扩张、进行性病程和逐渐衰退为特征,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表现伴有免疫功能缺陷。症状多样化,首发小脑性共济失调,步态不稳,Romberg征阳性。4-5岁时上肢出现意向性震颤,腱反射减退,构音障碍。 l0岁出现锥体外系症状,面具脸,流涎,舞蹈样手足徐动。眼球运动不良,眼震,四肢小肌萎缩,智力减退。3-5岁时出现特征的血管扩张,多见于结膜、耳、颈前及面颊部。扩张的血管为真皮层下的小静脉。皮肤、毛发呈早老性改变,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症状为生长发育迟滞,身材矮小。性功能低下,第二性征缺如,无月经。常患鼻窦或肺部感染,终因反复肺炎而亡。易患小细胞淋巴肉瘤、Hodgkin病等恶性肿瘤。患者血清IgA缺乏,IgG和Ig异常,胸腺异常或缺如,淋巴细胞减少。分泌物中IgA缺乏,直肠粘膜含IgA的浆细胞大量增加。
疾病检查:
诊断检查: 儿童进行性小脑性共济失调,舞蹈样手足徐动,眼活动不良,球结膜和皮肤血管扩张,早老变化,矮小,反复感染,IgA、IgE缺乏,延迟型过敏反应,甲胎蛋白升高。鼻咽部淋巴组织减少有助于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诊断。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需与儿童小脑、后颅、凹及颈椎畸形,弥漫性大脑变性,Wilson病,神经节苷脂贮积症,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Krabbe病,FA,异染性白质脑病,Refsum病等病鉴别。
疾病治疗:
预防: 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预防要控制感染,补充丙种球蛋白,胸腺移植,胰岛素低血糖疗法,此外,服用心得安亦有效。
预防预后:
发病机理 未明。临床表现多样化和家族发病率高提示本病为遗传所决定。近来认为DNA修复功能缺陷是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根本病因。患儿有神经生化改变,如谷氨酸、牛磺酸及γ-氨基丁酸含量下降,其意义待探索。 病理 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主要在小脑和脊髓,小脑弥漫性萎缩,Purkinje细胞、星形和篮状细胞丧失,胶质增生,偶见淀粉样小体,有明显灶性Bergmann细胞胶质增生。皮层下白质轴突减少,广泛胶质增生,齿状核细胞丧失。脊髓严重脱髓鞘,胶质增生,后柱细胞轴突脱失。胸腺缺失,周围淋巴结不正常。广泛肺纤维变性,支气管扩张和肺炎。卵巢不发育。 遗传学 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病因呈AR遗传。染色体畸变率达14%(断裂、缺失、非整倍体)。杂合子不能肯定检出,部分有血管扩张,IgA低下和染色体重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