铬鼻病
什么是铬鼻病?
铬鼻病(chrome ulceration of nose)是指含铬的粉尘或铬酸雾刺激、腐蚀鼻黏膜后,所造成的鼻腔组织的病理性损害。职业性铬鼻病已被列为我国法定职业病。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临床表现: 铬可破坏鼻前庭毛囊组织,使鼻毛脱落失去防尘功能,并使鼻黏膜纤毛活动受到抑制、黏膜腺体分泌功能减弱,造成鼻腔黏膜干燥,干痂形成;铬尘或铬酸雾还可以破坏鼻中隔(nasal septum)黏膜,发生鼻中隔黏膜糜烂(mucosal erosion)、溃疡(ulcer)或鼻中隔穿孔(nasal septum perforation)。 铬鼻病的发展过程常历时数月至数年,接触铬化合物早期,工人常感觉鼻内刺痛或烧灼感,流清水涕,鼻塞,打喷嚏等;这些刺激症状在一至两个月后会自行消失,但鼻腔病变往往在无症状的情况下继续缓慢发展,有时仅在定期体检时才发现。鼻部专科检查可见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或黏膜干燥、结痂、萎缩,部分病人可以有鼻中隔黏膜糜烂、溃疡形成或鼻中隔穿孔。
疾病检查:
诊断检查: 主要依据密切接触六价铬化合物的职业史,在排除梅毒、结核、外伤等原因或由其他化合物引起的鼻中隔穿孔及其他鼻部损害后,根据检查发现的鼻腔黏膜糜烂,鼻中隔黏膜溃疡或鼻中隔穿孔即可诊断“铬鼻病”。
疾病治疗:
预防: 防治铬鼻病特别强调预防工作,如改善设备和操作条件,尽可能使之密闭化和自动化;加强个人劳动防护,如进车间前鼻黏膜涂布防护油膏、工作时戴口罩(口罩纱布至少在六层以上,口罩内置入粒状苏打石灰,以中和铬酸,也可戴吸附性较强的泡沫塑料口罩)、工作过程中严禁挖鼻和吸烟;工作完毕后应洗澡、换衣、漱口,用5%硫代硫酸钠滴鼻。新工人入厂前应作就业前健康检查,凡患有鼻中隔偏曲、鼻腔鼻窦慢性炎症、呼吸道疾病以及严重皮肤病者,均不宜参加铬作业工作。 治疗: 鼻黏膜铬损害的治疗:通常可涂用5%硫代硫酸钠、10%依地酸钠或防铬软膏(可使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减少铬对组织的刺激作用);鼻中隔黏膜溃疡者可用枸橼酸钠溶液洗涤,再用上述软膏涂布;鼻中隔已形成溃疡者,应刮除创面肉芽,涂布3%二巯基丙醇软膏;鼻中隔穿孔长期不愈合,同时伴有鼻部症状者可考虑手术修补。
预防预后:
病因: 铬鼻病的发病与工厂的设备条件、个人防护、工龄长短、接触程度、有无定期体检制度以及进行早期干预等因素有直接关系,如接触铬酸酐浓度超过0.1mg/m3.可出现上呼吸道症状,当接触浓度达到0.15mg/m3时,经过一定时间即可形成鼻中隔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