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障碍
什么是感觉障碍
?
感觉异常是指异常的感觉或感觉错乱,常指周围神经支配区的麻木感、刺痛感或麻刺感,这些感觉均不是疼痛。另外,疼痛感或不愉快感叫做感觉迟钝。感觉异常可为突发性或渐进性,短暂性或持续性。感觉异常是多种神经病学功能障碍症状,也多因系统性疾病或部分药物的使用而引起。感觉异常还反映了顶叶的损伤或刺激,神经回路传导感觉刺激。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病史及体格检查
首先,检查是否存在感觉异常,出现的时间、特征以及分布情况,了解伴随症状或体征。然后,了解既往病史,包括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代谢类疾病、肾病以及慢性炎症,如关节炎、狼疮等。了解患者近期有无外伤或进行手术,以及进入性操作引起外周神经损伤。
行体格检查,注意患者的神经状态,评价意识程度及脑神经功能。检查感觉异常处肢体肌力及深反射,系统性检查轻触觉,痛觉、温度觉、振动觉及位置觉,注意皮肤颜色及温度变化,以及触诊脉搏。
疾病治疗:
注意事项
因感觉异常常伴有片状感觉缺失,应让患者采取安全措施,例如,用温度计测量洗澡水。
尽管儿童出现感觉异常,与成人的病因相似,但儿童不能描述这种症状,遗传性多神经病可于儿童期发现。
预防预后:
病因
(一)动脉闭塞(急性)
急性动脉闭塞时可突发一侧或双侧肢体感觉异常或肢体发凉。其特征还包括轻瘫、间歇性跛行、休息时酸痛。肢体末端呈花斑状,闭塞平面处可出现温度和颜色分界,脉搏消失,以及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
(二)闭塞性动脉硬化
闭塞性动脉硬化引起感觉异常,间歇性跛行(最常见症状),腘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减轻或消失,受累肢体苍白、轻瘫及冰冷。
(三)类风湿关节炎
颈椎的类风湿关节炎或骨关节炎可引起颈肩部和上肢的感觉异常。腰椎亦可受累,产生单侧或双侧下肢及足部感觉异常。
(四)脑瘤
顶叶感觉皮质肿瘤可引起一侧进行性感觉异常,伴失认症、失用症、失写症、同侧偏盲及本体感觉丧失。
(五)伯格病
伯格病是吸烟相关性炎症性闭塞性疾病。若将患肢暴露于寒冷处,可出现足部冰冷、发绀、麻木,随后出现发红、发热以及针刺感。间歇性跛行随运动而增减,随休息而减轻。其他表现还包括周围脉搏减弱、外周血栓性静脉炎,晚期可出现肌肉萎缩、坏疽。
(六)糖尿病
糖尿病神经病变可引起感觉异常,致手足部烧灼感,其他表现还包括隐匿性或持续性嗅觉丧失、乏力、多尿、烦渴、体重减轻、多食。
(七)吉兰一巴雷综合征
吉兰一巴雷综合征引起短暂性感觉异常,可进展为肌无力,常始于下肢,向上肢和面神经逐渐上升,肌无力可发展为全瘫痪,其他表现还包括构音困难、吞咽困难、直立性低血压、尿失禁、出汗、心动过速以及致命性呼吸肌麻痹。
(八)头损伤
头损伤时引起脑震荡可出现单侧或双侧感觉异常,感觉丧失更常见。其他表现还包括偏瘫、意识障碍、头痛、视物模糊或复视、恶心、呕吐、眩晕、癫痫。
(九)重金属或溶剂中毒
工业品或家用消费品中包含铅、汞、铊、有机磷酸盐,可引起急性或渐进性感觉异常。意识改变、震颤,乏力、癫痫及消化系功能障碍亦常见。
(十)椎间盘突出
腰椎或颈椎间盘突出可引起受累脊神经分布区感觉异常。其他神经肌肉受损的表现还包括重度疼痛、肌肉痉挛、肌无力,可进展为肌萎缩。
(十一)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早期表现为受累脊神经支配皮肤的感觉异常,数天后,可出现红斑、水疱疹,伴瘙痒、刺痛或烧灼痛。
(十二)过度换气综合征
过度换气综合征常因急性焦虑引起,可产生手足部和口周部感觉异常,伴易怒、眩晕、晕厥、苍白、肌肉颤搐、肌无力。
(十三)低钙血症
低钙血症早期可出现指趾部及口周部不对称性感觉异常.其他表现还包括肌无力、肌痉挛、心悸,深部腱反射增强、腕部痉挛,Chvostek征和Trousseau征阳性。
(十四)偏头痛
手部、面部及口周部感觉异常常预示偏头痛的发生。其他前驱症状还包括暗点、轻偏瘫、意识模糊和眩晕。典型搏动性头痛消失后以上症状仍可存在。
(十五)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时感觉皮质或脊髓丘脑束脱髓鞘,可引起感觉异常。晚期,感觉异常可为持续性,伴随临床表现还包括肌无力、肌肉痉挛、反射亢进。
(十六)外周神经损伤
外周神经损伤可引起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损伤发生后短期内可出现感觉异常,可进展为持续性。其他表现还包括迟缓性痉挛,轻瘫、反射减弱及不同程度的感觉缺失。
(十七)周围神经病
周围神经病可引起进行性肢体末端感觉异常。患者常感觉肌无力,最终引起迟缓性瘫痪和肌肉萎缩、振动觉丧失、深部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神经痛及皮肤改变,如皮肤光亮发红、无汗,
(十八)狂犬病
狂犬病前驱期可出现感觉异常、畏寒、瘙痒。其他前驱表现包括发热、头痛、畏光、感觉过敏、心动过速、呼吸变浅、流涎、流泪、出汗。
(十九)雷诺病
暴露于寒冷或受压时。手指出现苍白、发冷、发绀,复温后手指发红、感觉异常。慢性疾病时可有溃疡形成。
(二十)癫痫
顶叶癫痫可引起唇部,指趾部感觉异常,这种感觉异常可预示强直阵挛性癫痫发作。
(二十一)脊髓损伤
脊髓休克好转后,脊髓横断性损伤可出现单侧或双侧性损伤平面下感觉异常。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程度不一。脊髓损伤可伴头部俯屈时感觉异常(Lhermitte征)。
(二十二)脊髓肿瘤
肿瘤引起脊髓节段受损,使神经通路感觉异常、轻瘫、疼痛、感觉减退。最终。引起痉挛性瘫痪伴深反射亢进(若肿瘤位于马尾.则引起反射减弱),尿失禁。
(二十三)脑卒中
脑卒中引起对侧感觉异常,其伴随表现因受累动脉不同而不同,包括对侧偏瘫、意识障碍、同侧偏盲。
(二十四)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感觉异常,但早期的症状和体征包括关节炎(多为手足及大关节)、光敏感,鼻与颊部蝶形红斑。
(二十五)脊髓结核
脊髓结核的患者感觉异常很常见,但为晚期征兆。其他表现包括共济失调,本体感受丧失、痛觉、温度觉障碍。深反射消失、charcot关节、罗伯逊瞳孔、尿失禁及阳痿。
(二十六)胸廓出口综合征
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当上肢抬起外展时感觉异常迅速出现,上肢苍白、冰凉,脉搏消失,双侧血压不对称。
(二十七)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TIA时感觉异常突然出现且局限于一侧肢体,持续约10分钟,伴瘫痪或轻瘫。相关表现还包括意识障碍、眩晕,单侧视力减退、眼球震颤、失语症、构音困难、耳鸣、面神经无力,吞咽困难、共济失调步态。
(二十八)维生素B缺乏
慢性维生素B缺乏引起感觉异常和匹肢无力。维生素B1缺乏病出现下肢烧灼痛、深反射亢进、感觉缺失。维生素Bl2缺乏引起精神状态改变和视力受损。
(二十九)其他原因
1.药物 苯妥英、化疗剂(如长春新碱、长春碱),青霉胺片、异烟肼、呋喃妥因、氯喹、胃肠道外营养可引起短暂性感觉异常,停药后可好转。
2.放射治疗 长期放射治疗最终可导致外周神经受损,引起感觉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