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疾病性水肿(功能性水肿)
什么是非疾病性水肿
?
组织间隙液体过多而引起的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肿胀的症状称为水肿。一般说来,当心、肾、肝等脏器发生病变及某些内分泌疾病会引起水肿外,还有些水肿并非疾病所致。常见于长期失眠,久站久坐,久病体虚,工作劳累,饮食太咸,肥胖的人群。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临床表现 临床各项检查化验指标无异常,又无任何明显的、已知的原因,而体内水液潴留致使眼睑、四肢乃至全身浮肿。病程不一,肿势轻重不同,反复发作,部位以四肢、面部为多,多有紧张绷束感,尿量正常。 诊断方法 (一)详细询问病史 重点询问有关心脏、肝脏、肾脏及内分泌系疾病的病史以及过去的摄食与营养状况等。还要全面了解本次水肿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情况,另外,注意询问伴随症状。 (二)认真全面体格检查 全面系统检查的同时,注意检查皮肤、心、肝、肾、肺、脑及体腔体征。已发现水肿。要进一步检查水肿的分布、皮肤的颜色及形状以及体腔积水情况等。 (三)测体重变化 全身水肿时,体重变化较敏感。间断地测体重的增减,是检测水肿消长的最有价值的指标。
疾病治疗:
1..不要穿过紧的衣物,特别是在臀部及大腿很紧的牛仔裤、束腹、束腰等会造成腹压增加的衣物。 2.生活规律不要过渡劳累,不要熬夜。 3.不要久坐或久站,避免长时间穿着高跟鞋,或穿太紧的鞋子。 4.避免重口味的饮食,盐分不只是单指食用盐或吃起来咸的东西,其实是泛指所有的酱料、腌製物、或含钠量高的饮料,如:电解水、蕃茄汁等。 5.当身体出现非疾病性水肿时,可以饮用一些具有利于水消肿作用的养生茶,如万年青茶、荷叶淡竹茶、灵芝车前草茶等。
预防预后:
(1)饮食太咸或服用特殊药物,都可能使静脉循环不佳,以致局部(特别是脚)出现所谓体质性的水肿。 (2)失眠者水肿:严重失眠的人,因夜间久久不能入睡,次晨起床后常见颜面,眼睑,双手等处出现水肿,但稍加活动后,可自行消失。 (3)体质性水肿:部分患者的浮肿会发生在月经来临前五天左右,但大部分此类病人,其水肿的发作与月经没有关係。主要特色在于早上起床时并无水肿,但到了下午则小腿,脚肿胀厉害,体重早晚甚至可相差到一公斤以上,晚上休息时,尿液又特别多。 (4)老年性水肿:是指老年人出现的非心、肝、肾、血管病变及内分泌失讽等原因引起的水肿。多由于老年人的体质及器官功能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衰退,机体组织的结构也发生退行性变化,致血管通透性增高,组织间隙是增大,顺应性降低,静脉回流障碍及肾功能减退等出现水肿,表现为两下肢对称性凹陷性水肿,伴有下肢沉重、发紧、发胀或疼痛等感觉。有必要强调,在考虑老年性水肿的诊断之前,必须排除心脏、血管、肾脏等重要器官的病变,还要注意除外腹腔肿瘤对下腔静脉压迫引起的下肢水肿。 (5)体位性水肿:工作需要而长时间久站者,部分人持续坐椅子打电脑、玩麻将、玩扑克等超过数小时可出现下肢凹陷性水肿,多以躁部为明显。站立或坐位时间越长,水肿越明显,年龄越大,水肿越明显。其原因与活动减少,静脉回流减慢有关。 (6)高温环境引起的水肿:高温环境下的工作人员由于温热的刺激,使体表的小血管扩张,小动脉的扩张引起皮肤血流量增加,而浅静脉扩张引起静脉淤血,小静脉压力增高,结果导致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而产生组织水肿,以及出汗过多,加上广泛体表血管扩张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可刺激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机体保留水钠而产生水肿。一般水肿程度不重,通常出现在四肢远端。 (7)旅行者水肿:是由于长期站立行走或搭乘汽车、火车及飞机的旅客。由于长时间取坐位或立位,血流因重力关系对躯体较低部位的血管壁产生重力作用,使下肢静脉回流减慢,静脉压升高,以及站立位时醛固酮的分泌增加导致钠水潴留而致水肿,主要为下肢,特别是踝郎水肿。 (8)肥胖性水肿:肥胖者具有水肿的倾向,可能和患者的静脉回流减慢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关。另外,肥胖者脂肪组织是良好的隔热体,肥胖者散热较正常人困难,为了调节体温,周围毛细皿管长期处于扩张状态,使毛细血管充盈,滤过压增高,毛细血管扩张使其道透性增加,有利于水肿的形成。严重是的肥胖者可因纵隔内大量脂肪堆积而压迫心脏和上下腔静脉,使静脉回流受阻,出现静脉赫血性水肿,称为肥胖性静脉压迫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