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球形病变
什么是肺部球形病变
?
肺部球形病变是指在X线胸部摄片或肺CT上形成的肺部圆形阴影。较常见的是结核球、周围型肺癌,其次为肺脓肿、各类肺内肿瘤、炎症机化、肺寄生虫病等。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诊断检查】 (一)询问病史 呼吸系统疾病中很多疾病可出现肺部球形病变,其鉴别诊断必须要与临床相结合,因此病史询问与辅助检查均十分重要。 1.肺部球形病灶+咳嗽、咳痰、咯血 常见于支气管肺癌、肺结核瘤、肺曲菌病等。若咯血量多(或少),年轻的患者,伴有结核中毒症状,应考虑肺结核瘤,病情发展可出现窀洞。若咯血量少,常以痰带血为主,年龄在40岁以上,长期吸烟患者,应考虑为支气管肺癌。若患者反复咯血或无症状,肺球形病灶内有半月状透亮区,应注意有肺曲菌球的可能性。 2.肺部球形病灶+咳嗽、咳大量脓性痰 常见于肺脓肿、肺隔离症等疾病。若患者急起畏寒、发热、咳嗽、咳大量脓臭痰、胸痛、血象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考虑为肺脓肿,如肺部球形病灶内含有单个空洞,并且空洞较大,有液平面,多为吸入性肺脓肿。若患者从小起病,反复咳嗽、咳脓痰、病程长,肺内有球形病灶要考虑为肺隔离症的可能。 3.肺部球形病灶+咳嗽、咳痰,伴畏寒、发热 除肺脓肿、肺结核、真菌感染外,还可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起病急骤、寒战、高热、胸痛、咳脓血痰、影像学有单个或多发的球形病灶。 4.肺部球形病灶+咳嗽、咳痰伴全身其他脏器肿块 肺部为单发的球形病灶,伴有其他脏器肿块,应考虑为肺癌并全身转移,单发的肺转移癌一般少见;若肺部为多发的球形病灶,伴有其他脏器肿块,则考虑为肺转移癌,但也不排除怖癌肺内转移。 5.肺部球形病灶+职业病史,生活环境中有寄生虫病接触史 长期接触粉尘者,要考虑硅沉着病的可能性。来自西北、内蒙古、西藏等牧区的患者应注意肺棘球蚴病的可能性。如有吃生螃蟹史、有要考虑卫氏并殖吸虫病的可能。 (二)体格检查 临床上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还需要作全身的体格检查可能发现有一定意义的体征有助诊断。肺部球形病灶的胸部体征与球形病灶的大小和病变范围不同而异。球形病灶小,病变范围不大,可能没有任何体征;球形病灶大,位置浅.叩诊局部可呈实音,听诊示呼吸音减弱。另外,引起球形病灶的疾病性质不同,体征各有不同,如肺脓肿、肺囊肿并感染、球形急性肺炎、肺真菌病等肺部可闻及湿啰音;肺结核瘤并肺广泛纤维增生时,可见气管偏向患侧,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呼吸音减低;肺癌、慢性肺脓肿可见杵状指(趾);肺癌患者,可有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可扪及肿大的淋巴结;肺癌瘤体压迫症状可见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声嘶、呼吸困难等。 (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肺部球形病灶患者,如肺脓肿、肺炎性假瘤、肺囊肿、球形急性肺炎等患者血象中白细胞总数增多,中性粒细胞增高。卫氏并殖吸虫病、肺棘球蚴病患者血像中嗜酸粒细胞普遍增多,一般在5%~10%,在急性期可高达80%以上。 (2)痰液检查:痰涂片找癌细胞;痰涂片抗酸染色找抗酸杆菌、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检查,常能提供确诊依据,应反复多次进行。 (3)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肺棘球蚴、卫氏并殖吸虫抗原皮试,癌胚抗原测定等,对相应疾病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2.支气管镜检查 可直接窥视咽、喉、气管和段、亚段以上各级支气管内的肿瘤、结核和炎症等病变,用活检、刷检、抽吸、灌洗等方法采取标本,做组织学和细胞学、微生物(含组织培养)和免疫学等检查,常可获得确诊的依据。 3.病理学检查 活体组织检查,如淋巴结恬检及穿刺或肺穿刺活检,肺切除标本做病理检查,是确诊的主要手段,尤其是临床表现不典型者更为主要。 4.剖胸探查 对高度怀疑肺癌,经各种检查不能确诊的病例,如无手术禁忌证应及时剖胸探查。
疾病治疗:
治疗肺部疾病,对症治疗,纠正呼吸困难等症状。 许多肺病在早期的时候没有明显的表现,容易忽略,平时要注意按时体检。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不抽烟不喝酒,少吃辛辣食物,多锻炼身体。
预防预后:
【病因机制】 (一)病因分类 肺部球形病变的病因较多,分为感染性肺部球形病灶和非感染性肺部球形病灶。 (二)发病机制 肺部球形病灶的发病机制因病因不同而不同,下面讨论几种常见疾病的发生机制。球形急性肺炎:球形肺炎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 肺炎性渗出物沿肺泡孔向上下、左右、前后均匀扩散,形成各径线相等的炎性病灶。 ② 球形肺炎可通过肺泡孔向心性吸收,很可能是大叶性或节段性肺炎再吸收过程中的一种表现。 ③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大叶性或节段性肺炎发展受到限制而形成球形,其形成又与病原菌的毒力程度、数量及机体的反应能力有关。 肺结核瘤:肺结核是由于人型或牛型结核杆菌或非洲型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肺结核基本病理变化为炎性渗出、增生和干酪样坏死。结核病的病理过程特点是破坏与修复同时进行。渗出为主的病变主要表现在结核炎症初级阶段或病变恶化复发时,肺组织充血、水肿、并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继之由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取代。增生为主的病变表现为典型的结核结节,中间可出现干酪坏死。肺结核球多由于干酪样病变吸收和周边纤维膜包裹或干酪空洞阻塞性愈合而形成。肺脓肿:肺脓肿是肺组织坏死形成的脓腔。肺脓肿的发病机制与病因密切相关,根据病因及感染途径分为三种。 ① 吸入性:吸入物包括副鼻窦炎、扁桃体炎、牙周病所致脓性分泌物{口、鼻咽部手术后血凝块;全身麻醉或神志昏迷病人呕吐物、齿垢甚至假牙;免疫功能低下和体弱多病的老年病人吸入含细菌的口腔分泌物等,使细支气管阻塞,细菌繁殖或原虫直接侵犯,导致局部肺组织炎症,继之肺小血管栓塞,肺组织缺血发生变性、化脓、坏死,最终形成肺脓肿。肺脓肿及周围肺组织由于缺血、缺氧,常合并厌氧菌感染,可加重组织坏死。 ② 血源性:常因继发于皮肤创伤、感染、疖痈、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脓毒症,菌栓血行播散到肺、引起小血管栓塞、炎症和坏死而形成肺脓肿。 ③ 继发性:继发性肺脓肿常继发于其他肺病包括肺炎(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菌和肺炎杆菌性肺炎)、空洞性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和支气管囊肿等,继发感染导致继发性肺脓肿。或邻近器官直接蔓延,如内胸壁感染、膈下感染或肝脓肿等直接蔓延累及肺。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在肺部球形病灶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癌)占相当数量。肺癌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未明确。一致认为肺癌的发病与吸烟、职业致瘟因子、空气污染、电离辐射、馈食与营养等有关;近年来研究表明肺癌的发生与某些癌基因的活化及抑癌基因的失活密切相关;此外,病毒感染、真菌毒素(黄曲霉)、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内分泌失调以及家族遗传等因素对肺癌的发生可能也起一定的综合作用。肺癌由于生长部位、病理特点和X线表现不同,一般分为中央型及周围型肺癌两类;在肺部呈圆形阴影者以后者为多见。周围型肺癌又以腺痛居多,腺癌倾向于管外生长,但也可循泡壁蔓延,常在肺边缘部形成直径2~4cm的孤立性结节。 肺真菌病:肺真菌感染,目前以念珠菌、曲菌、组织胞浆菌为最常见,均为条件致病菌,只有为病人免疫功能低下才入侵肺部而发病。肺曲菌病主要为烟曲菌的丝状曲菌感染所致。曲菌球多继发于支气管囊肿、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和肺结核空洞等。系曲霉在肺部原有的空腔内繁殖、蓄积,与纤维蛋白、黏液及细胞碎屑凝聚成曲霉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