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上腹痛
什么是饭后上腹痛
?
上腹饭后节律性疼痛,要警惕胃溃疡。胃溃疡也是一种常见的消化性溃疡,其发病原因常与胃液中的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发病年龄多见于青壮年,可迁延数年甚至数十年。胃溃疡发病之初,与十二指肠溃疡有许多相似的地方,病痛发生在上腹部,具有节律性、周期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胃溃疡发病特点:一是发病时间为餐后0.5~2小时,不属于“饥饿痛”或“空腹痛”,而是典型的“饭后痛”或“饱腹痛”,这一点与十二指肠溃疡恰恰相反。二是具体溃疡部位发生在剑突(俗称心口窝或心口)下偏左。而十二指肠溃疡则发生在剑突下偏右。因而,胃溃疡病人有时是上腹部疼痛,有时疼痛延及全腹,甚至以下腹为重,特别是穿孔时更是这样。三是压痛位置也不一样,胃溃疡的压痛常在中上腹或偏左处,而十二指肠溃疡的压痛则常在偏右处。 胃溃疡的疼痛性质与十二指肠溃疡相仿,起病缓慢,发作期与缓解期相互交替,一般长达几周甚至几个月,每次疼痛可持续1~2小时,疼痛时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偶尔也有剧痛,伴有返酸、烧心、恶心、呕吐以及多汗、乏力的特征。
疾病治疗:
胃溃疡如发病时间较短,则治愈率较高,但发病转入慢性后治愈率较低,有相当的顽固性。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有的50岁以上的中老年胃溃疡患者在发病时并无典型症状。有关专家对697例胃溃疡病人经内窥镜确诊后,发现有15.5%的患者并无上腹痛,占同期年龄组溃疡者的1/4多。为此,专家们衷告:对于胃溃疡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判断,不能仅考虑上腹有无疼痛,对于缺乏典型症状的病人,在上腹有不适或其他消化道症状的时候,尤其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不能只满足于一般的临床诊断,应进行X线钡餐透视以外的内窥镜检查,以提高诊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