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肾病
什么是放射性肾病?
肾脏充分暴露在电离辐射中会引起肾功能的损害甚至导致肾衰竭。一般认为,诊断性的放射剂量并不具有这种风险,引起放射性肾病的放射剂量必须每次在5~lOGy,低于5Gy的剂量不会影响肾组织,而大于10Gy的剂量通常会引起胃肠道的功能衰竭。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临床表现: 临床上放射性肾病常被分为:急性放射性肾病、慢性放射性肾病、血栓性微血管病等。 1.急性放射性肾病 (1)常在接受放射线6~12个月后出现症状,可有气促、头痛、夜尿增多、恶心、呕吐、严重乏力等; (2)有不同程度的水肿、贫血及高血压,部分患者可呈恶性高血压,伴发左心衰竭及高血压脑病,甚至发生肾衰竭。 2.慢性放射性肾病 (1)常由急性放射性肾病迁延不愈所致,也可能在放射治疗后数年至数十年发病; (2)起病缓慢,临床表现类似慢性间质性肾炎,主要症状为肾功能减退和高血压。常有轻度蛋白尿,尿浓缩功能减退和轻度高血压,引起慢性肾衰竭时存活率很低。 3.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或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临床上出现血小板减少和红细胞碎片时,应考虑HUS/TTP。
疾病检查:
诊断检查: 一、实验窒检查与特殊检查 1.血常规 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其减少的速度、数量与受照射剂量有关,3d内淋巴细胞<500/mm3提示为重度急性放射病。亦可见血红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2.尿常规 轻中度尿蛋白,尿沉渣可见少数红细胞及上皮细胞、透明管型或颗粒管型,尿浓缩功能减退,比重降低。 3.骨髓象 有核细胞总数减少,粒/红比例先升高,随后下降;有核细胞分裂指数下降,与受照射剂量有关。 4.染色体检查 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分析,被认为是检测辐射损伤较敏感的指标之一。 5.血尿生化指标 早期出现高淀粉酶血症,血肌酸激酶、丙二醛含量增高和尿牛磺酸、肌酸排泄量增加;晚期可有血尿素氮、肌酐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 二、诊断 诊断一般不难,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肾脏损害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发现。 鉴别诊断: 部分患者可仅表现为无症状性蛋白尿,肾功能亦正常;或仅表现为高血压,持续多年而无明显恶化,类似原发性高血压,应注意鉴别。
疾病治疗:
治疗: 1.对症处理 (1)休息,纠正贫血,及时控制血压,包括有目的地使用ACEI和ARB,降低蛋白尿,延缓肾损害,在肾脏明显缩小时可切除病肾以治愈高血压。 (2)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炎性反应,减少渗出,防止早期出血,常用于极重度急性放射病的早期治疗。 (3)慢性放射性肾病可试用抗氧化剂治疗。 (4)血栓性微血管病通常首选血浆置换。 2.已发生尿毒症者行透析疗法 3.重在预防
预防预后:
放射性肾病病因概要: 放射性肾病的病因主要分为3大方面:病因,包括核放射、医源性放射性治疗和接触放射线的职业;发病机制,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热休克蛋白、.氧化应激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有关;病理,早期肾小球和肾小管发生变化,小管、间质损伤,血管损伤的类型多种多样,表现为内膜增厚和中膜增生。 放射性肾病详细解析: 病因: 1.核爆炸、核电反应堆失控和辐照设施意外事故。 2.肿瘤放疗、骨髓移植前的全身照射及放射性核素等医源性治疗。 3.从事长期接触放射线的职业等。 发病机制: 确切的发病机制和致病介质仍在研究中。 1.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放射性肾损伤中的一个重要机制,射线诱发内皮细胞、系膜细胞及小管上皮细胞等释放趋化因子,诱导细胞间黏附分子合成增加或上调。 2.热休克蛋白47(HSP47)可能是放射性肾病肾纤维化发生及进展中的关键因子。 3.氧化应激在放射性肾病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1)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在放射性肾病中的治疗作用说明RAS在放射性肾病中也起重要作用。 病理: 1.在放射性肾病的早期阶段,肾小球和肾小管就已发生变化。系膜细胞及基质增生,向肾小球基膜(GBM)与内皮细胞间插入,使GBM呈双轨状改变,肾小管上皮细胞(以近端肾小管为甚)变性、坏死,晚期发生萎缩。 2.小管、间质损伤也是放射性肾病的一个特征。肾间质小动脉早期内膜水肿、内皮损伤及纤维素沉积;晚期内膜增厚,结缔组织增生,管腔狭窄和闭塞。肾间质早期水肿,晚期发生弥漫性纤维化。 3.血管损伤的类型多种多样,表现为内膜增厚和中膜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