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逆(中医)
什么是呃逆(中医)
?
胃气上逆,咽喉间频频呃呃作声。(医林改错)谓:“呃逆,俗称打咯忒。”呃逆在(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千金翼方)等书中均称为“哕”。至金元时期,(兰室秘藏)将“呕吐哕”混称。(丹溪心法)谓:“凡有声有物,谓之呕吐;有声无物,谓之哕”。则哕即干呕,乃呕吐之类。故在金元之前的医藉中,呃逆与哕同义,(类经)谓“古之所谓哕者,则呃逆无疑”,金元之后哕即干呕。所以呃逆、哕(干呕)、呕吐三种症状,虽均是...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常见证候 胃寒气逆呃逆:呃声沉缓有力,胃脘冷痛,得热则减,得寒则甚,口中和、苔白润,脉象迟缓。 胃火呃逆:呃声洪亮,冲逆而出,口臭烦渴,胃脘灼痛,小便短赤,大便秘,舌苔黄,脉象滑教。 脾肾阳虚呃逆;呃声不断,气不接续,手足不温,面色苍白,食少困倦,腰膝无力,小便清长,大便溏,舌质淡,苔白润,脉沉弱。 胃阴不足呃逆:呃声气促而不连续,口舌干燥,烦渴不安,舌质红绛,脉象细数。 鉴别分析 在临床上,呃逆要与干呕、暖气相区别。干呕是指胃气上逆,有声无物的症状,类属呕吐范畴。暖气,是胃内浊气上冲,经食道由口排出,时兼酸腐气味,不同于呃逆之喉间呃呃连声。不能自制。
疾病治疗:
【证治方药】 (一)胃寒 1,临床表现:呃声沉缓有力,遇寒愈甚,得热则减,胸膈胃脘不舒,饮食减少,口不渴。舌淡,苔白,脉迟缓。 2,病因病机:寒邪阻遏,胃气不和,上逆动膈。 3,治法:温中散寒,和胃止呃。 4、方剂:丁香散(《三因方》)加减。 药物:丁香3~6g,柿蒂6g,高良姜3~6g,制香跗6g,陈皮6g,炙甘草3g。 方义:丁香、柿蒂合用,散寒降逆,为止呃有效药对。高良姜温中和胃,香附、陈皮理气调中。 加减:寒重者,加吴萸、肉桂散寒;痰湿脘腹饱胀,加姜半夏、厚朴化痰;兼表寒而身热恶寒者,加藿香、苏叶疏解。 5,变通法:用橘皮干姜汤(《三因方》)亦可,药用陈皮、千姜、肉桂、党参、甘草等。 (二)胃热 1,临床表现;呃声洪亮有力,冲逆而出,自发自止,心烦口渴,口臭,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数。 2,病因病机:阳明热盛,胃火上冲,气逆动膈。 3,治法:清热泻火,和胃止呃, 4,方剂:竹叶石膏汤(《伤寒论》)加减。 药物:竹叶10g,生石膏10~15g(先煎),麦冬10~15g,姜半夏l0g,炙甘草3~6g,竹茹10g,柿蒂6~10g。 方义:竹叶、石膏清泄胃火,半夏、竹茹和胃降逆,柿蒂止呃,麦冬养阴,甘草调中。 加减:湿热中阻,胸闷脘痞者,加白蔻仁、黄连清热芳化;舌红、口渴,阴虚者,加北沙参养阴;大便秘结者,加制大黄或生大黄(后下)通腑降逆。 5,变通法:若阳明腑实,大便不通,腹满胀痛,苔黄厚者,可用小承气汤(《伤寒论》)加竹茹、柿蒂,通里攻下。 (三)气逆痰阻 1,临床表现:呃声连作,喉间有痰,呼吸不利,脘闷恶心,食纳不佳,头晕目眩。舌苔薄腻或白腻,脉弦滑。 2,病因病机:痰湿中阻,气机不畅,胃气上逆。故呃逆连作。 3,治法:理气化痰,和胃降逆。 4,方剂:旋覆花代赭石汤(《伤寒论》)加减。 药物:旋覆花10g(包),代赭石10g(先煎),姜半夏10~15g。生姜3~6g,炙甘草3~6g,大枣5枚,柿蒂3~6g。 方义:旋覆花、代赭石降逆化痰,半夏、生姜和胃止呃,柿蒂为呃逆要药,甘草、大枣调中。 加减:胃气虚者。加党参益气;兼夹痰热者,加竹茹、陈皮化痰;喉间有痰、呼吸不利者,加厚朴、苏叶降气;气滞不畅,加川楝子、郁金理气。 5,变通法;亦可用二陈汤(《局方》)加丁香、柿蒂、竹茹等。又,肺痹为呃,咽阻胸闷,用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方,药如枇杷叶、川贝、郁金、通草、杏仁、豆鼓。 (四)瘀血阻滞 1,临床表现:呃逆日久不愈,用他药无效,或肺、胃部肿瘤压迫所致者,胸膈疼痛,饮水即作。舌质紫黯,脉弦、涩。 2,病因病机:瘀血阻滞血府而胸膈疼痛,胃气上逆动膈故呃逆日久不愈。 3,治法:活血化瘀。 4,方剂: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 药物:柴胡10g,枳壳6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6g,川芎3g,生地10g,当归10g,牛膝10g,桔梗6g,甘草6g。 方义:柴胡、枳壳理气疏肝,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当归、生地,川芎、赤芍和血活血,牛膝、桔梗一升一降,调和气血。 加减;饮热即呃,加芦根、竹茹清热和胃;饮冷即呃,加姜半夏、白豆蔻理气和胃。胸膈疼痛甚,固定不移者,加五灵脂、地鳖虫活血化瘀。 5、变通法:可用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加减。 (五)脾胃虚寒 1,临床表现:呃声低沉无力,气不得续,泛吐清水,脘腹不适,喜热喜按,四肢不温,种疲乏力,食少困倦。舌质淡,脉虚缓或细弱。 2、病因病机:脾胃虚寒,阴寒内生,气逆动膈,胃气不降而呃声低沉无力,气不得续。 3,治法:温中散寒,和胃健脾。 4,方剂:附子理中汤(《三因方》)加味。 药物:淡附子6g,干姜3~6g,党参10g,白术10g,吴萸3g,丁香3g,白豆蔻3g(后下),姜半夏10g。 方义:附子、干姜温中散寒,党参、白术健脾,吴萸、半夏和胃降逆,丁香、白蔻止呕理气。 加减:寒甚者,加肉桂、茴香散寒。 5、变通法:见四肢厥冷,心肾阳虚,浊阴上逆而见呃逆者,可用四逆加人参汤(《伤寒论》)温阳散寒,酌加止呃和胃药,药如附子、人参、干姜、甘草、丁香、柿蒂等。 (六)胃阴不足 1,临床表现:呃声短促而不连续,口干舌燥,烦渴不安,不思饮食,大便干。舌质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2,病因病机:热病后胃阴受损,或肝郁化火灼伤阴液,胃阴不足,气逆不降。 3,治法:养阴生津,和胃止呃。 4、方剂:益胃汤(《温病条辨》)加减。 药物:沙参10~1 5g,麦冬10~15g,玉竹l0~15g,石斛l0g,生地10g,枇杷叶10g(去毛、包),竹茹10g,柿蒂6g,芦根20~30g。 方义:沙参、麦冬、玉竹、石斛、生地养胃阴,枇杷叶、竹茹、柿蒂和胃止呃,芦根清热生津且能止呃。 加减;胃气虚者,加太子参、山药益气;呃声不止,加旋覆花、代赭石、公丁香降逆。 5,变通法:肝肾阴虚,气从脐下直冲于口,引起呃逆者,仿丹溪法用大补阴丸(《丹溪心法》)加肉桂、茅根、柿蒂,滋阴降逆。 【其他治法】 1,单方验方 (1)荜澄加、高良姜各等分,研末,每次7克,水煎人酷少许服用。功能温中祛寒0用于胃中寒冷呃逆。 (2)花椒微炒,去目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丸,醋汤下。功能温中散寒。用于胃中寒冷呃逆。 (3)刀豆子(炙存性)研细末,每服3克,以酒送下。功能温中祛寒。用于胃中寒冷呃逆。 (4)刀豆子3枚(用竹刀切碎),枇杷叶6克,水煎法。功能清胃泄热,降逆止呃。用于胃热呕吐。 (5)柿蒂9克丁香3克、黄连6克,水煎服。功能清热燥湿、行气降逆。用于湿热中阻之呃逆。 (6)吴茱萸炒热,橘皮,附子各等分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丸,姜汤下。功能温肾散寒,降逆止呃。用于肾阳虚之呃逆。 (7)韭菜子(生或炒均可)研末,每服9克,开水送下。功能行气降逆。用于顽固性之呃逆。 2,中成药 (1)理中丸,口服,每次1~2丸,每日3次。功能温中健脾,降逆止呃。用于虚寒性呃逆。 3,外治法 (1)导引法:口含水,并将手指掩住耳鼻,然后吞下温开水,稍等片刻放开手指,如一次不效,可行2~3次。 (2)取嚏法:取纸捻捅鼻取嚏即止,或以草刺鼻取嚏,气达而哕可止(因肺开窍于鼻,嚏则肺气和利,肺气宣通,肃降有权,呃逆自止)。 (3)转移法:以他事惊之,哕可止。缘于惊恐之,则上焦闭,其气下行,故气逆可平。 4,针灸疗法 (一)豪针法 取穴:天突、内关、膈俞,虚证加气海、足三里。实证用上脘、陡庭。 方法:毫针常规刺法,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留针30分钟,其间行针3~4次。又,按压翳风穴亦有止呃效果。 疗程:每日1次,5次为l疗程。 (二)灸法 取穴:膻中、中脘,关元。 方法:艾炷受(隔姜),每穴5~9壮,如不止可加肾俞, 疗程: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三)耳针法 取穴:膈、神门、胃、交感。每次取单侧,左右交替。 方法:毫针强剌激,留针30分钟。其间行针3次。 疗程:每日1次,5次为l疗程。 (四)拔罐法 取穴;膻中。 方法:用投火法拔罐,留置穴位20~30分钟, 疗程:每日1次,5次为l疗程。
预防预后:
胃寒气逆呃逆与胃火呃逆:二者皆属实证,前者由于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或外感寒邪探入胃肠,停滞于胃,胃阳被遏,纳降失常,发生胃寒呃逆。属寒实证。后者由于嗜食辛辣之品,胃腐积热,或外感热郡结于胃腑。或情志不畅,气郁化火,肝火犯胃,以致胃火上冲而为呃逆,属实热证。前者呃声沉缓有力,后者呃声响亮有力。前者因胃阳被遏,阳气受阻,故兼见胃脘痞满,得热则胃脘痞满减,得寒则痞满加重,口淡腻等胃寒兼证。后者胃火上冲。故呃声洪亮,冲逆而出。同时兼见,口臭心烦,小便短赤,大便难,舌苔黄,脉滑数。 脾肾阳虚呃逆与胃阴不足呃逆:二者皆属虚证呃逆。前者属阳虚证,后者属阴虚证。脾肾阳虚,呃逆声低不断,气不接续;胃阴不足,呃声急促而不连续。脾肾阳虚呃逆,兼见畏寒肢冷,手足不温,小溲清长等。胃阴不足呃逆。兼见口舌干燥、烦渴不安,舌红绛等。 (景岳全书 杂证谟):“凡杂证之呃,虽由气逆,然有兼寒者,有兼热者,有因食滞而逆者,有因气滞而逆者,有因中气虚而逆者,有因阴气竭而逆者。但察其因而治其气,自无不愈。若轻易之呃、或偶然之呃,气顺则已,奉不必精。惟屡呃为患及呃之甚者,必其气有大逆或脾肾元气大有亏竭而然。然实呃不难治。而惟元气败竭者乃最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