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风
什么是唇风?
唇风是以口唇肿胀、灼热痒痛、干燥皲裂、溃烂流黄色液体为特征的疾病。又称“驴嘴风”、“唇瞤”、“猪头风”。唇风症状的描述始见于内经,《灵枢·寒热病》说:“寒热者,肌痛,毛发焦而唇槁蜡,不得汗。”其中“唇槁”二字,实际包括了唇部的红肿、疼痛、燥裂等多种症状。《外科正宗·卷四》首次提出唇风病名:“唇风,阳明胃火上攻,其患下唇发痒作肿,破裂流水,不疼难愈。”西医学的剥脱性唇炎、慢性唇炎,为唇部的非特异性炎症病变,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施治。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好发于下唇,常反复发作,初起红、肿、痒、痛、热,日久破裂流水或伴结痂,且常反复剥脱,伴见口渴喜饮,口臭,大便干燥,小便黄赤。 本病四季均可发生,以秋冬季为多见。常突然发生,由某些食物或药物引起。早期出现红肿、痛痒时,采取积极的内、外治疗法,往往症状很快消失。若失治或治疗不当,日久则破裂流水,痛如火燎,反复剥脱能使唇部肌膜增厚,影响张口及言语。上下唇均可发病,但好发于下唇。
疾病检查:
【诊断要点】 口唇局部肿胀成暗红色,表面干燥,上覆鳞屑或有唇部细小纵裂,有渗出或出血,甚则糜烂,可见黄色或灰白色假膜及渗出面结痴,易剥脱,脱后为无皮之状;口唇肿胀外吸如驴嘴状,唇周肌肉紧张,时而见有瞤动。 【鉴别诊断】 (1)唇疗:初起有粟米样脓头,继而坚硬红肿疼痛,伴有全身症状,不能自行消退。 (2)唇肿:口唇部突然肿胀、麻木,不红不痛或微痛,或口唇瞤动、麻痒、肿破流水,多发于春秋两季。 (3)口疳(红斑狼疮):口腔黏膜损害好发于唇红部,初起为一个或整个暗红色的圆形或椭圆形斑块,中央萎缩,边缘隆起,表面附有鳞屑,容易糜烂。皮损扩延,则导致唇红部与皮肤界限不清,日久向皮肤蔓延。皮肤受累后,边界较清,常呈桃红色,对诊断有一定意义。 (4)虫咬伤:蚊虫叮咬颜面局部红肿,中央有针头大暗红色斑点,或有小水疱,伴有瘙痒。 (5)接触性皮炎:有接触过敏史,皮损发生于接触部位,边界清楚,不隆起。
疾病治疗:
1.药物治疗 (1)脏腑蕴热,风热外袭 证候:唇部肿胀,疼痛,色红,干燥发痒,日久破裂流水,灼热疼痛,或见口臭,或有嘴唇不时瞤动,大便干,舌红,苔薄黄,脉弦浮。本证以局部色红、肿胀、发痒,伴见口唇瞤动等风热侵袭之症为辨证要点。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处方:凉膈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可加荆芥、薄荷疏解风热。局部红肿严重者,加黄连、白鲜皮清热解毒;破裂流水者,加车前子清利湿热。 (2)胃阴不足,口唇失润 证候:口唇肿胀潮红,干燥发痒,灼热疼痛,口渴欲饮,纳呆干呕,舌光红少津,脉细数。本证以局部色红肿胀,伴见胃阴虚的全身症状为辨证要点。 治法:滋阴养胃,生津润唇。 处方:竹叶石膏汤(《伤寒论》)加减。 可加丹皮、玄参、石斛养胃生津。 (3)脾胃虚弱,生化不足 证候;唇肿燥裂,流水,甚者流血结痂,口唇痛如火炽,犹如无皮之状,口干喜饮,饮不解渴,舌红而少津,脉细数。本证以局部燥裂热痛,伴见脾胃虚弱的全身症状为辨证要点。 治法:温补脾胃,益气健中。 处方: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可加黄芪益气健脾。 (4)血虚生风,唇燥失养 证候:口唇灼热痒痛,或不时瞤动,唇肿燥裂,呈糠状脱屑,渴欲饮水,心悸烦躁,倦怠无力,舌红苔少,脉细无力。本证以局部灼热痒痛,伴见口唇瞤动等血虚风盛的全身症状为辨证要点。 治法:补血凉血,滋阴润燥。 处方:圣愈汤(《医宗金鉴》)加减。 可加丹皮、玄参、麦冬、石斛等以加强滋阴润燥之力。 2.针灸治疗 (1)体针 基本处方:内庭 合谷 巨髎 迎香 方中内庭、合谷清泻阳明之火,巨髎、迎香属局部取穴,亦为阳明经穴,全方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效。 加减运用:脏腑热盛、发病急骤者,可加大椎、金津、玉液、十二井穴点刺放血;胃阴不足者,可加足三里、三阴交调补脾胃;脾胃虚弱者,可加足三里、阴陵泉、脾俞、胃俞健脾和胃,扶正祛邪;血虚生风者,可加足三里、三阴交、太溪补脾养血润燥。 操作方法:内庭、合谷针用泻法,巨髎、迎香平补平泻;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胃俞、太溪针用补法。 (2)耳针:神门、交感、口、肺、脾、肾、大肠,每次取2—3穴。 3.其他治疗 (1)外搽:用珠黄散或黄连膏、紫归油、青吹口散,麻油调成糊状外搽患处,每日4—5次。或以白及粉麻油调搽,每日3次。 (2)外敷:用马齿苋或芙蓉叶鲜品捣烂外敷,每日2次;或以桃仁20g研细末;在锅内炼猪大油,取汁20ml,趁热纳桃仁细末,搅匀,放冷成膏,用时涂患处,每日3次。 (3)外洗:蟾酥丸、牛黄解毒丸或六应丸。可任选一种药丸,以水调化。用调化的药水浸洗患部,每日2—3次。 (4)熏洗:白鲜皮15g,蛇床子、川槿皮各10g,地肤子、苦参各30g。用法:将上药放搪瓷杯中加清水适量(以高出药面2横指为宜),用文火煎20分钟(以后每次适当补加清水煎沸即可),备用。用时先趁热熏蒸患部,待温时将唇浸泡于药液中,每次15分钟以上。每日1一2次。
预防预后:
清代《医宗金鉴·卷六十五·唇风》谓:“唇风多在下唇生,阳明胃经风火攻,初起发痒色红肿,久裂流水火燎疼。”过食辛辣厚味则阳明胃热,脾经血燥,复受风邪、日晒、舔唇、咬唇、烟酒等外邪刺激,使风热相搏,引动脾胃湿热之邪循经上蒸,结于唇部,气血凝滞蕴热化毒而成本病。或为禀性不耐,唇部应用某些刺激物品(牙膏、口红、唇线笔、漱口药水等)过敏所致。其病机结合临床归纳如下: 1.脏腑蕴热,风热外袭 足阳明胃经环唇挟口。胃经蕴热,复受风邪侵袭,以致风火相搏,循经上犯,结于口唇。 2.胃阴不足,口唇共润 脏腑火热内蕴,日久耗伤津液,胃阴不足,津不上承,口唇失养。 3.脾胃虚弱,生化不足 口唇与脾胃关系密切,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胃素虚,或饮食失调,或吐泻太过,过用苦寒,伤及脾胃,运化失职,精微不能上达,日久则口唇失养。 4.血虚生风,唇燥失养 失血过多,或脏腑内伤,以致血虚不能滋养头面、口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