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腹痛(中医)
什么是产后腹痛(中医)
?
产妇分娩后,子宫收缩,小腹部有轻微阵发性疼痛,称为儿枕痛,一般产后皆有。若小腹痛较剧而无法忍受者,则称为产后腹痛。产后腹痛的辨证,重点是根据恶露的多少,腹痛的程度及特点来进行分析。治疗应分清虚实,血虚宜养血和营,血瘀宜活血通络,同时又常合温通散寒药。根据产后多虚多瘀的特点,应注意“于补血之中行逐瘀之法”(《傅青主女科·产后》)。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一)血虚 临床表现:小腹绵绵作痛,喜接喜揉,按之痛减。恶露量少、色淡。头晕目眩,心悸自汗,腰部坠胀,大便干结。舌淡红,脉虚细。 (二)血瘀 临床表现:产后小腹疼痛,拒按,恶露少,涩滞不畅,色紫黯有血块。舌质黯红或紫,边尖有瘀点(斑),脉弦、涩。
疾病治疗:
【证治方药】 (一)血虚 治法:养血和营,温经止痛。 方剂:当归建中汤(《千金要方》)加减。 药物:当归30g,生姜10g,桂枝6~10g,白芍10~15g,甘草6~10g,大枣10枚。 方义:大剂当归、白芍养血和营,桂枝、生姜温经止痛,甘草、白芍缓急止痛,大枣和胃养血。 加减:气短汗出者加党参、黄芪益气,夹瘀者加益母草、生山楂化瘀。出血过多者加生地、阿胶养血止血。 变通法:气血不足甚者,可用八珍汤(《正体类要》)加益母草。 (二)血瘀 治法:化瘀活血,温经止痛。 方剂:散结止疼汤(《傅青主女科》)加减。 药物:当归30g,川芎15g,丹皮6g,益母草10~15g,炒黑荆芥穗6g,乳香3g,山楂6g(炒),桃仁3g(打)。 方义:方用当归、川芎、益母草、乳香、桃仁活血化瘀,丹皮凉血化瘀反佐诸温药,炒黑荆芥穗人血分而又能温通。 加减:幕寒者加肉桂温通散寒,兼气滞者加枳实、赤芍理气和血。 变通法:生化汤(《博青主女科》)加味。方见产后恶露不下。 【简易方药】 1,益母草30g、生姜10g,每日l剂,水煎后,加红糖冲服。 2,泽兰叶、生山楂各15g,每日l剂,水煎后,加红糖冲服。 3,川芎3g、当归10g、红花3g、益母草3g、泽兰3g、桃仁1.5g、炙甘草1.5g、山楂6g,炮姜1.5g,黄酒15g。每日l剂,与水同煎。水煎后,加红糖冲服。(即产后生化汤) 【针灸疗法】 (一)毫针法 取穴:合谷、三阴交。 方法:常规刺法,平补平泻或捻转泻法,留针30分钟。 疗程:每日l~2次,至痛止为止。 (二)艾灸法 取穴;关元(中极)、子宫。 方法:用艾炷隔姜灸,每穴5~7壮。 疗程:同上。 【评述】 产后腹痛有虚、实两证,而又兼寒凝表现。所谓“产后宜温,”即针对分娩后妇女胞宫空虚、寒邪易侵的特点而言。 血虚者,养血和营,温经止痛,方用当归建中汤;血瘀者,活血化瘀,温经止痛,方用散结止痛汤。若虚、实表现不显著者,亦可直接用《傅青主女科》生化汤加减。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对产后腹痛用当归生姜羊肉汤治“腹中疼痛”,养血温散;用枳实芍药散、下瘀血汤治“十血着脐下”之腹痛,活血理气。启迪后人思路,殊可师法。又,明·张景岳《最岳全书·妇人规》对产后腹痛的证候分析尤其明晰,他说;“产后腹痛最当辨察虚实。血有留瘀而痛者,宴痛也;无血而痛者,虚痛也。大都痛而且胀,或上冲胸、胁,或拒按而手不可近者,皆实痛也,宜行之散之;若无胀满,或喜揉按,或喜热熨,或得食稍缓者,皆虚痛,不可妄用推逐等剂。” 北京地区盛行的“产后生化汤”,剂量轻,药性平和,适于一般患者产后腹痛症不甚者,可资应用。
预防预后:
发生本症原因,有血虚、血瘀、寒凝三种。若分娩出血过多,胞宫失养而痛者,为血虚。若恶露涩少,留而为瘀,气血运行不畅者,则为瘀血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