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便秘
什么是产后便秘? 产妇产后饮食如常,但大便数日不行或排便时干燥疼痛,难以解出者,称为产后便秘,或称产后大便难,是最常见的产后病之一。如果产前灌肠者,产妇产后2-3天才解大便;若产前未灌肠者,产妇可能1-2天首次排便。一旦在产后超过3天未解大便,应注意便秘的出现;如果便秘持续3天以上,则一定要请医生予以适当的处理。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症状表现:产妇产后饮食如常,但大便数日不行或排便时干燥疼痛,难以解出者,称为产后便秘,或称产后大便难,是最常见的产后病之一。
疾病治疗:
1、不要久卧不动。产后女性不要长时间卧床,而应该适当的增加活动量,头两天应勤翻身,吃饭时坐起来,两天后可以下床活动。 2、调整膳食结构。每日进餐应适当配有一定比例的杂粮,要粗细粮搭配,做到主食多样化。在吃肉、蛋食物的同时,注意摄入含纤维素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蔬菜以菠菜、芹菜、洋葱、苦瓜、空心菜、韭菜等,水果以香蕉、苹果、梨、杏等为好。要多喝汤水。 3、保持乐观情绪。不良的情绪会使胃酸分泌量下降,肠胃蠕动减慢,平时应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 4、食疗润肠通便。 5、药物辅助排便。以柔和缓泻的中药及中成药为好,禁用峻猛攻下药,以免损伤正气。
预防预后:
中医: 本病产生的病因主要是产后亡血伤津,肠道失润;或素禀气虚,因产阳气更伤,气虚无力推送大便,便结肠中,壅滞难下。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血虚肠燥,阴虚火旺,气血虚弱三种类型。因此,食疗药膳重在补血养阴,润肠通便。血虚肠燥,产后大便干结、数目不解,或解时坚涩难下,但饮食正常,腹无胀痛,面色萎黄,舌谈苔薄,脉虚涩。阴虚火旺,产后大便干结,数日不解,或解时坚涩难下,腹满胀痛,手足心热,心烦口渴,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气血两虚,大便艰难,伴气喘自汗,头晕目眩,精神疲倦,舌质淡,脉大而虚。 西医: 1、由于产褥期胃肠功能减弱,肠蠕动慢,肠内容物在肠内停留时间长,使水分吸收造成大便干结。 2、经过妊娠腹部过度膨胀,使腹部肌肉和盆底组织松弛,排便力量减弱。 3、产后人体虚弱排便力量减弱。所以产后经常有便秘现象。 4、饮食结构不合理,蔬菜、水果吃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