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疾病,经检查可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是常见的一种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中青年居多,男女比例为1:2。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临床表现: 1.腹痛 最突出,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为局限性或弥漫性,最多见于下腹部,性质多样,程度各异。便前加剧,便后立轻,冷食后加重,遇热减轻。 2.腹泻 腹泻为慢性间歇性,但亦可为持续性,或与便秘交替出现,大便多呈糊状,有时为稀水状,可带一些黏液,但不含血液。大便容量较少,病人常在清晨起床后或早餐后排便,有急迫感,多在1h内连续排便3~4次,腹泻多伴有腹痛,排便后腹痛随之减轻或消失。 3.腹胀 常与便秘或腹泻相伴,以下午和晚上为重,肛门排气或排便后减轻。 4.便秘 粪便可带较多黏液,早期多为间断性,后期可为持续性。 5.全身症状 可见疲乏、头痛、心悸、焦虑、紧张、失眠、抑郁等心理障碍。体检无明显异常发现。 6.体征 体格检查通常无明显体征。
疾病检查:
罗马Ⅲ诊断IBS标准 1、病程半年以上且近3个月有反复发作腹痛或腹部不适,伴下列异常中2项:①排便后腹痛缓解或消失;②症状发生伴随排便次数改变;③症状发生伴随粪便性状改变。2、以下症状不是诊断所必要的,但是属于常见症状,这些症状越多越支持诊断;①异常的排便频率:a.每周≤3次排便或b.每天>3次排便。②异常的粪便性状:c.块状便/硬便或d.松散便/稀水便。③排便过程异常。④排便急迫感或排便不尽感。⑤排出黏液。⑥腹胀。3、缺乏开解释症状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
疾病治疗: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方案,应积极寻找并祛除诱因,减轻症状,强调综合治辽和个体化的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上避免诱发症状是食物,减少产气食物(奶制品,大豆等),高脂肪食物。高纤维素食物(如麸糠),对改善便秘有明显效果。对焦虑的患者可适当给予镇静药。2.药物治疗(1)胃肠解痉药 抗胆碱能药物最常用,尚可部分拮抗胃结肠反射和减少肠内产气,减轻餐后腹痛,钙通道阻滞药对腹痛有一定疗效。(2)胃肠道动力相关性药物 洛哌丁胺、多潘立酮(吗丁啉)、西沙必利等。(3)泻药 通常避免使用,但对严重便秘者可短期使用。(4)抗抑郁药物 对具有明显精神症状的患者,适当予以镇静剂,抗抑郁药有一定帮助。(5)消除胃肠道胀气 二甲硅油,药用炭(活性炭)具有消气去泡作用,临床常用。(6)肠道益生菌 部分腹泻型患者可能有肠道菌群的紊乱,应用肠道益生菌类制剂有帮助。3、心理和行为疗法。
预防预后:
1.胃肠道动力异常2.内脏感觉异常研究发现IBS患者多数具有对管腔(直肠)扩张感觉过敏的临床特征,其平均痛觉阈值下降,直肠扩张后的不适程度增强或有异常的内脏-躯体放射痛。3.精神因素心理应激对胃肠道功能有显著影响,它在IBS症状的诱发,加重和持续化中起重要作用,相当一部分患者伴有心理障碍,其中以焦虑,抑郁为主。4.肠道感染部分IBS患者在发病前有肠道感染史,常发生在肠道治愈之后。5.其他部分IBS患者的症状与食物有关,可加重其症状,食物中的纤维发酵可能是过多气体产生的原因。